舊題元·朱震亨著,清·湯望久校輯

《脈因證治》~ 卷一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2)

1. 六經餘證

太陽證誤下有八變,脈浮者,必結胸。緊者,必咽痛。弦者,必兩脅拘急。細數者,頭痛不止,沉緊者,必欲嘔。沉滑者,必熱利。浮滑者,必下血。

陽明不當發汗,發汗成蓄血,上焦為衄。不當下而下之,血蓄下焦發狂。有年老患時熱狂妄,服附者愈,服寒涼者死。

足太陽未渴,小便清者,禁利。咽乾禁汗,成蓄血禁下太早。已渴者,五苓散。譫語、潮熱、大渴,宜下。

足少陽三禁,胃實可下。足太陰禁下。足少陰脈沉,口燥咽乾而渴,禁汗;脈澀而弱,禁下。三陰非胃實,不可下。

治三焦便有膽少陽經,作風治不宜汗、下、利小便。治心便有腎少陰,故本熱標寒,故脈沉細,按之洪大,用承氣湯酒製熱飲是也。

治膀胱便有小腸太陽,故本寒標陽,故脈緊數,按之不鼓而空虛,用姜附寒飲頓服。

治肺便有脾太陰,故寒因寒用,大黃枳實下之。

治陽明純陽,大腸喜熱惡清,當以熱治寒也。絡宜清,當以寒治熱。

許學士解利外感

傷風者,惡風。用防風二錢、甘草、麻黃各一錢。頭痛加川芎,項背腰痛加羌活,身重加蒼朮,肢節痛加羌活,目痛鼻乾及痛加升麻;或乾嘔,或寒熱,或脅下痛,加柴胡。傷寒者,惡寒。用麻黃二錢、防風、甘草各一錢。頭沉悶加羌活一錢。

凡治傷寒,以甘草為君,防風、白朮為佐。是寒宜甘發也,看他證加減。傷風以防風為君,甘草、白朮為佐。是風宜辛散也。其傷寒表證,以石膏、滑石、甘草、知母、蔥、豉之類,汗出即解。如熱半表半裡,與小柴胡,汗出而愈;熱甚,大柴胡與之;更甚,小承氣。裡熱甚,大承氣,發黃者,茵陳蒿湯下之。結胸,陷胸湯下之。

內傷,見於右手。內傷躁作寒已,寒作躁已,不相併,但有間,且晡時必減,乃胃氣得令。潮作之時,精神困倦,乃其氣不足。外傷,見於左手。外傷但無間,且晡時必作劇,乃邪氣盛。潮作之時,精神有餘,乃邪氣勝。寒邪不能食,風邪能食。

表虛,不作表虛治。或勞役於涼處解衣,或陰虛新浴,表虛為風寒所遏,切不可妄解表。

白話文:

六經餘證

太陽病如果誤用攻下方法,會有八種變化:如果脈象是浮的,一定會形成結胸;如果脈象是緊的,一定會咽喉疼痛;如果脈象是弦的,一定會兩脅部拘急不舒;如果脈象是細而數的,頭痛會持續不止;如果脈象是沉而緊的,一定會想嘔吐;如果脈象是沉而滑的,一定會出現熱性痢疾;如果脈象是浮而滑的,一定會出現下血。

陽明病不應該發汗,如果誤用發汗,會造成體內瘀血積蓄,在上焦會出現流鼻血的症狀。不應該攻下卻誤用攻下,會使瘀血積聚在下焦,導致精神錯亂。曾經有年老的病人,患有時發時熱的精神錯亂,服用溫補的附子後痊癒,而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死亡。

足太陽經還沒有出現口渴,小便清澈的人,禁止使用利尿的方法。咽喉乾燥的人,禁止發汗,如果太早攻下會形成瘀血。已經出現口渴的人,可以用五苓散。如果出現譫語、潮熱、大渴,就應該攻下。

足少陽經有三種禁忌,如果胃部有實熱,可以用攻下的方法。足太陰經禁止攻下。足少陰經如果脈象是沉的,口燥咽乾而且口渴,禁止發汗;如果脈象是澀而弱的,禁止攻下。三陰經如果不是胃部有實熱,不可以攻下。

治療三焦的病變,要考慮到膽少陽經,如果是風邪引起的疾病,不宜發汗、攻下、利小便。治療心臟的病變,要考慮到腎少陰經,所以會出現本質是熱的,而表面是寒的狀況,因此脈象會呈現沉細,但按下去卻是洪大有力的,這時應該用承氣湯用酒製熱飲來治療。

治療膀胱的病變,要考慮到小腸太陽經,所以會出現本質是寒的,而表面是熱的狀況,因此脈象會呈現緊數,但按下去卻是空虛無力的,這時應該用乾薑附子湯熱飲頓服來治療。

治療肺部的病變,要考慮到脾太陰經,所以會出現寒因寒用的情況,這時可以用大黃枳實湯來攻下。

治療陽明病,它屬純陽,大腸喜熱而惡清涼,應該用熱藥來治療寒邪。絡脈適合用清法,應該用寒藥來治療熱邪。

許學士對於外感疾病的理解:

傷風的人會怕風,可以用防風二錢、甘草、麻黃各一錢來治療。頭痛加川芎,項背腰痛加羌活,身體沉重加蒼朮,肢節疼痛加羌活,眼睛痛、鼻乾或疼痛加升麻;如果出現乾嘔、寒熱、或脅下痛,加柴胡。傷寒的人會怕冷,可以用麻黃二錢、防風、甘草各一錢來治療。頭部沉悶加羌活一錢。

凡是治療傷寒,以甘草為主藥,防風、白朮為輔助藥。這是因為寒邪適合用甘溫的藥物發散,再根據其他症狀來加減藥物。治療傷風以防風為主藥,甘草、白朮為輔助藥。這是因為風邪適合用辛散的藥物發散。傷寒的表證,可以用石膏、滑石、甘草、知母、蔥、豆豉之類的藥物,汗出就會痊癒。如果熱邪在半表半裡,可以用小柴胡湯,汗出就會痊癒;如果熱邪更嚴重,用大柴胡湯;如果更加嚴重,用小承氣湯。如果裡熱嚴重,用大承氣湯,如果出現黃疸,用茵陳蒿湯來攻下。如果是結胸,用陷胸湯來攻下。

內傷的病症,會反應在右手的脈象上。內傷發作時,會先出現煩躁然後轉為寒冷,寒冷後又轉為煩躁,不會同時並存,而是會有間隔,而且在下午時分會減輕,這是因為胃氣正旺盛。如果發病時精神困倦,這是因為正氣不足。外傷的病症,會反應在左手的脈象上。外傷發作時,不會有間隔,而且在下午時分會加重,這是因為邪氣旺盛。如果發病時精神充足,這是因為邪氣強盛。寒邪會使人食慾不振,風邪則會使人食慾正常。

如果出現表虛的情況,不要按照表虛來治療。可能是因為在涼爽的地方勞動後解開衣服,或者陰虛剛洗完澡,導致表虛被風寒所侵襲,千萬不可以隨意用解表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