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舉要》~ 卷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3)

1. 痿證醫案

前營千總龔振邦,多欲陰虧,夏月病足膝痿弱。余謂當作暑痿治,清暑益氣加活血之品。授方不服,轉服傷科之藥。一旦昏厥,心痛欲死。仍延余診。脈來虛散,生脈散加和中之品,服一劑果覺少安,渠家信之不篤,遍請他醫通同酌治,改用參地桂附,服之轉增脹滿。又請一醫以和中降氣為治,脹滿雖稍除而元氣愈弱,病者益難支撐,改用參朮一劑,而從前心痛欲死之證復作。不得已,遂聽命於予焉。

余謂此屬少陰腎水虧乏,轉服傷科之藥,則氣亦虛矣。參朮桂附,適以耗陰,橘半枳砂,適以耗氣,俱未中病,故愈治愈劇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,乃正治也,用六味合生脈等,堅服五十餘劑而愈。

南匯營兵朱七官,濕熱成痿,求治於他縣時醫,以峻補剛劑囑其頻服,半月後厥陽上逆,頭眩耳鳴,胸中擾攘不安,格寒於下,兩腳如冰,自分已無生理。友人武生顧鳴鶴與朱鄰近,延予判決死生,余按脈象狂大,謂此證因溫補誤投,非絕證也。遂用芩連知柏豬膽汁等大寒之品,一劑即減,投二十餘劑而全愈。

郡城徐華封女病痿,兩足不能相去以寸,脊間皮寬肉軟,有如斗大,醫用雜補氣血之劑不效。予謂飲食如故,病屬下焦,耆朮守中,不能達下,四物誠為女科要藥,若欲填實精髓,則又不勝任矣。考《內經》筋痿骨痿,皆屬奇經絡病,乃用生鹿角、龜板、海參、魚膠、羊肉等血肉之味,配入熟地、枸杞、牛膝、歸芍,堅服三十餘劑而全痊。

白話文:

[痿證醫案]

前營千總龔振邦,因爲過度縱慾導致陰虛虧損,在夏季時出現了腳膝無力的症狀。我認爲應該按照暑熱引起的痿症來治療,使用清暑益氣並加入活血的藥材。但他沒有采納我的建議,反而去服用傷科的藥物。結果有一天突然昏迷,感到心痛難忍,似乎快要死去。於是又請我來診治。我發現他的脈象虛弱散亂,便開出生脈散加上調和中焦的藥物,服用一劑後病情確實有所緩解。然而,他家人對我的醫術信心不足,又請了其他醫生共同商討治療方案,改用了人參、熟地、肉桂和附子,結果反而使他更加脹滿不適。再請了一位醫生,採取和中降氣的方法治療,雖然脹滿感稍微減輕,但元氣卻更加衰弱,病患的身體越來越難以支撐,改用了一劑參術湯,之前幾乎要致死的心痛症狀再次發作。最後,他們只能聽從我的治療。

我認爲他的病情屬於腎水虧乏,服用傷科藥後,氣也變得虛弱。人參、白朮、肉桂和附子這類補藥只會消耗他的陰液,橘紅、半夏、枳殼和砂仁這類藥物則會消耗他的氣,這些治療方法都不對症,因此病情越治越重。應當採用滋陰壯水的治療方法,以制約過旺的陽氣,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式。我使用了六味地黃丸和生脈飲等藥物,連續服用了五十多劑後,他終於痊癒。

南匯營兵朱七官,因爲溼熱導致痿症,他向鄰縣的時醫求助,該醫囑咐他頻繁服用猛烈的補藥。半個月後,他的陽氣上逆,出現頭暈、耳鳴,胸部感覺不適,下半身寒冷如冰,自認爲無藥可救。他的朋友武生顧鳴鶴與他相鄰,邀請我判斷生死。我觀察到他的脈象異常大,斷定這是由於溫補藥物誤用所致,並不是絕症。於是我使用了黃連、知母、柏子仁、豬膽汁等大寒性質的藥物,只用了一劑病情就有所改善,連續服用了二十多劑後,他完全康復。

郡城的徐華封女兒患有痿症,兩腳幾乎無法移動分毫,脊背的皮膚寬大肉軟,像是一個大斗。醫生使用了各種補氣血的藥物,但效果不佳。我認爲她飲食正常,病症應該是下焦的問題。黃芪、白朮等藥材雖能固中焦,但無法直達下焦。四物湯確實是婦科的重要藥物,但如果想要補充精髓,它可能並不夠力。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筋痿、骨痿都屬於奇經絡病,所以我選擇了生鹿角、龜板、海參、魚膠、羊肉等血肉之品,再配合熟地、枸杞、牛膝、當歸、白芍等藥材,堅持服用了三十多劑,她最終完全康復。

2. 虛勞醫案

亭林鎮北陸某,素患勞嗽,時作時止,至是益加氣喘,偏臥不能轉側,脈象細弱,有似氣虛痰飲,醫用補脾理氣,久而不效,遂以本證為辭。予適在鎮中顧宅,延予一判安危。余謂此屬肺腎陰虧,非氣虛也,初用錢氏阿膠散,繼用六味地黃湯而愈。

白話文:

【虛弱勞損病例】

亭林鎮北方有位姓陸的居民,長期受勞損咳嗽之苦,病情時好時壞。到了後來,他的病情更加嚴重,出現氣喘的症狀,甚至只能側身躺著,無法翻身。從他的脈象看來,十分微弱,似乎是由於氣虛及痰多導致。醫生因此使用了補脾和調理氣血的藥方,但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卻未見成效,於是決定放棄治療此病。

當時我恰好在亭林鎮顧家,他們便請我去評估這位病人的生命安全。我認為這位病人的病因實際上是肺腎陰虛,並非氣虛。首先,我使用了錢氏阿膠散為他治療,接著再以六味地黃湯進行後續療程,最終病情得以康復。

3. 腫脹醫案

府庠生王迪賢令堂,患喘腫,脈浮無汗,渴飲異常,宗仲景風水治例,兼參王節齋先喘後腫之旨,用麻杏甘膏湯而愈。

南匯本城李孝思,單脹數月,諸藥不效,余按脈象沉微,此屬陽微,用塞因塞用法,專服理中加附子而愈。

郡城卜姓女十有三歲,先患痧疹,繼患瘧疾,醫用開泄太過,遂至脹滿,肚腹以下堅硬如石,本家疑為虛證,請一老醫中專用補藥者診治,豈知竟云痧毒內攻,法在不治。余時初到郡中,遂延余診。余按其脈沉細而微,脾虛景象,顯然如繪,初用錢氏白朮散而堅硬消,繼用陳氏六神湯而脹滿愈。

得勝渡張永椿室,系氣虛之體,秋月患腹脹,服消耗藥太過,數日間腹大如臌。余即用《濟生》腎氣,立見奇效,後稍有脹意,即投前方而愈。

白話文:

[腫脹病例]

府學學生王迪賢的母親,患有喘息和水腫,脈搏浮動且沒有出汗,口渴飲水量異常增多。根據張仲景對風水治療的原則,同時參考王節齋對於先喘息後水腫的處理方法,使用了麻杏甘膏湯進行治療,病情得以痊癒。

南匯本地人李孝思,單純的腹部脹大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,各種藥物都未能見效。我檢查他的脈象,發現脈搏沉而微弱,屬於陽氣衰微的情況,因此採用了「塞因塞用」的治療方式,專門服用理中湯加上附子,結果病情得到了改善。

郡城的一位卜姓十三歲的女孩,先是得了痧疹,接著又得了瘧疾。醫生過度使用了開泄的藥物,導致她腹部嚴重脹滿,下腹部堅硬如石。家人懷疑她是虛弱的症狀,找來一位專門使用補藥的老醫生診治,沒想到老醫生卻說是痧毒在體內作祟,已經無法治療。當時我剛到郡城,被邀請來看診。我檢查她的脈搏,發現脈象沉細且微弱,脾臟虛弱的情況十分明顯,首先使用了錢氏白朮散,使堅硬的腹部逐漸消退,再使用陳氏六神湯,最終治好了她的脹滿問題。

得勝渡的張永椿的妻子,身體氣虛,秋季時患上腹部脹大,服用了過量的消耗性藥物,幾天內腹部就大如鼓。我立即使用了《濟生》中的腎氣方,馬上見到了驚人的效果,之後只要稍微感覺到脹大,就會再次使用同樣的藥方,病情便能得到控制。

4. 腳氣醫案

郡廩生方鐵華(剛)令尊患腳氣上攻;醫投燥濕理氣通陽之劑,喘腫益加,余謂諸熱之而寒者取諸陽,因立加味腎氣湯,初服不覺其功,而亦不見其燥熱,堅服三十餘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【腳氣病治療案例】

地方學子方鐵華(字剛)的父親罹患腳氣病,症狀向上蔓延。醫生使用了燥濕、理氣、促進陽氣流通的藥方,但喘息和水腫的症狀反而加重。我認為對於用熱性藥物治療卻出現寒象的情況,應從陽氣的角度來調理,因此開立了改良版的腎氣湯。起初服用時,並未立即感受到療效,也未見燥熱的副作用,經過堅持服用三十多劑後,病情終於得到了康復。

5. 發黃醫案

吳靜山(敬權)孝廉令正錢夫人,時邪後遂發黃腫,日嗜干茶無度,蘇太諸醫,皆用氣血並補,久而不愈。延余診之。脈兩手俱洪數之甚,詢得腹中攻痛無常,夜則身熱如烙,此由陰液不充,瘀滯干黏所致。宿血不去,則肢體浮腫。新血不生,則肌肉消瘦。一切補脾剛藥,未可施於此證。

考仲景治黃,有豬膏發煎潤燥之法,爰仿其義,專用滋潤之品,調養腎肝而愈。

前營遊擊溫公(大勇)夏月自浦口來松,途中冒暑,到署後請醫調治,初用清暑利濕不效,改用參朮歸地,轉增脘痛。自後朝暮更醫,僉言誤補留邪,治難有效。遂延余診。余見其身面發黃,總是胃腑結聚不行所致,用連理湯辛開苦降法,授方不服,遂就診於青浦醫家,方用茵陳五苓散等,服之亦不效。遂以絕證為辭,歸至署中,計無復出,始委命以聽余焉。

予仍用前法,服參些少,是夜即得安寢,改用理中湯調理半月而愈。後以禮貌之衰,堅辭不往,升金山參將後,重發舊恙,遂成不治之證矣。

白話文:

[黃疸病例]

吳靜山(敬權)的賢妻錢夫人,在感染時疫之後,隨即出現黃疸與水腫的症狀。她每天對乾茶的渴求無止境,蘇太等多位醫生均採用補益氣血的療法,然而病情持續未見好轉。我被邀請來為她診治。

她的脈象雙手都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洪數,進一步詢問得知她腹部疼痛不定時發生,夜晚時身體熱度高得像烙鐵般,這是由於體內陰液不足,導致瘀血和乾澀黏滯的情況。若舊血不排出,肢體會浮腫;新血無法生成,肌肉則會漸漸消瘦。所有強烈的補脾藥物,對於這種情況來說都不適宜使用。

根據張仲景治療黃疸的方法,其中有一種利用豬脂發煎來潤澤燥熱的方式,我參考這個原理,專門選用滋潤的藥材,調理腎臟和肝臟,最終病情得以痊癒。

前營遊擊溫公(大勇),在夏季從浦口來到松江,途中遭受酷熱,到達目的地後便尋醫治療。起初使用清暑利濕的藥物,但效果不佳,轉而使用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熟地等補藥,結果反而增加了胸脘部位的疼痛。自此,他早晚更換醫生,眾多醫生一致認為是因錯誤的補藥留下邪氣,使得治療難以見效。最後,他邀請我為他診斷。

我見他身體與臉部呈現黃疸,總體上是由於胃腑的淤積無法順利排出所導致。我建議使用連理湯,以辛辣開胃、苦降的療法,但他並未接受我的處方,轉而向青浦的醫生求診,醫生使用茵陳五苓散等藥方,服用後也沒有任何改善。最終,醫生以病情無法治療為由拒絕繼續治療,他回到住處,無計可施,最後決定將生命交託於我手中。

我依然採用先前的療法,只讓他服用少量的人參,當晚他的睡眠就得到了改善。接著,我改用理中湯進行調理,經過半個月後,病情完全康復。然而,由於後來他對我的態度逐漸冷淡,我堅決不再前往。他晉升為金山參將後,舊疾再次復發,最終演變成無法治癒的病症。

6. 濁證醫案

濁證濕滯為多,而亦有宜於溫固者。上海徐德音濁下如涕,醫不辨其為精濁,概以利濕之法治之,久不見效。漸至食則易飢,心火上亢,腎水下趨,形消腰折,寒熱頻頻,督脈陽維交病。余謂此係精濁。非便濁也。用鹿角菟絲骨脂等溫補下焦,兼服威喜丸而愈。

提憲稿房陳壽昌病濁,醫者疑其腎陰虧損而致此疾,早投補腎藥,少腹脹痛欲死。余用左金清火,合雄鼠糞湯攻濁而愈。

白話文:

在處理濁證的情況下,大多是由於濕氣滯留所導致,但也有情況是需要使用溫補固本的方式來治療。像是上海的徐德音,他的排泄物像鼻涕一樣渾濁,醫生未能辨認出這是精濁而非一般的濕濁,於是統一用利濕的藥方來治療,但長時間下來並無顯著療效。病情漸漸惡化到吃東西就容易感到飢餓,心臟的火氣上升,腎臟的水分下降,身體消瘦腰部彎曲,寒熱交替頻繁,督脈和陽維兩條經絡都受到影響。我認為這應該是精濁,不是普通的濕濁。於是採用鹿角、菟絲子、骨脂等溫補的藥材來調理下焦,同時配以威喜丸服用,病情終於得到改善。

另外,提憲稿房的陳壽昌也患有濁證,醫生懷疑他是因為腎臟陰虛才導致這種疾病,所以早上讓他服用補腎的藥物,結果造成他小腹劇烈疼痛,痛到快要死去。我使用左金來清熱降火,配合雄鼠糞湯來清除濁氣,最後病情得以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