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舉要》~ 卷三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2)

1. 雜症合論

勞淋遇勞即發,通淋通瘀,虎林湯為要方。濁有赤濁白濁之分,戴元禮曰:赤濁屬血,由心小腸,火也。白濁屬氣,由肺大腸,金也。葉天士又發明便濁精濁之治,便濁用萆薢分清飲等,精濁傷及督任,必用升固八脈之氣。

腿痛亦分六經,李東垣曰:前廉為陽明,白芷升麻葛根為引經。後廉為太陽,羌活防風為引經。外廉屬少陽,柴胡羌活為引經。內廉為厥陰,青皮吳萸為引經。內前廉為太陰,蒼朮白芍為引經。內後廉為少陰,獨活澤瀉為引經。痛有血虛血寒寒濕風濕濕熱流注,陰虛陽虛腎虛風襲之殊。

足痛一症,外感者,惟寒濕濕熱風濕之流經入絡。經云:傷於涼者,下先受之,當以治濕為主,其間佐溫佐清佐散,隨症以制方。內傷則不外肝脾腎三者之虛,或補中,或填下,或養肝,隨症以施治。喻嘉言論足上麻木,有熱極似寒之症,如夏月之反雨冰雹也,宜以竹瀝等清絡為主。

白話文:

雜病綜合論

「勞淋」這種病,只要一勞累就會發作,治療原則是疏通小便、排除瘀積,其中「虎林湯」是主要的方劑。尿液混濁有赤濁和白濁之分,戴元禮認為,赤濁屬血,是心和小腸的火熱所致;白濁屬氣,是肺和大腸的氣虛所致。葉天士又進一步闡明了小便混濁和精液混濁的治療方法,小便混濁可用「萆薢分清飲」等方劑,而精液混濁則會損傷督脈和任脈,必須用藥來升提和固攝八脈之氣。

腿痛也要區分是屬於哪條經絡的病變,李東垣認為,腿的前側屬於陽明經,可以用白芷、升麻、葛根來引導藥力到達病所;後側屬於太陽經,用羌活、防風來引導;外側屬於少陽經,用柴胡、羌活來引導;內側屬於厥陰經,用青皮、吳茱萸來引導;內前側屬於太陰經,用蒼朮、白芍來引導;內後側屬於少陰經,用獨活、澤瀉來引導。腿痛的原因有多種,例如血虛、血寒、寒濕、風濕、濕熱、氣血運行不暢、陰虛、陽虛、腎虛以及風邪侵襲等。

腳痛這種病,如果是外感引起的,多半是寒濕、濕熱或風濕之邪侵入經絡所致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受到寒邪侵襲,下部會先發病。」因此,治療腳痛要以祛濕為主,再根據具體情況,配合溫陽、清熱或疏散的藥物。如果是內傷引起的,則不外乎肝、脾、腎三臟的虛弱,治療時要根據具體情況,或是補中益氣,或是滋補下元,或是調養肝臟。喻嘉言提到,腳上出現麻木,有時會出現熱極似寒的假象,就像夏天反而下冰雹一樣,此時應該用竹瀝等藥物來清熱通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