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羊毛瘟證論》~ 羊毛溫證論 (9)
羊毛溫證論 (9)
1. 伏邪窮源論
嬰兒病羊毛溫治
嬰兒初中下地,多有胎熱發厥吐沫不哭,肝火生風,手足動搖。法用紫雪金丹三五釐,常服燈草湯下。
嬰兒初生胎濕生黃,法用陳氏抱龍丸,葧薺清汁和勻溫服數次而愈。嬰兒初生臍風撮口證,由於有孕多欲,法用九製大黃五釐,陳氏抱龍丸五釐,燈草湯和服。
嬰兒初生胎中毒火發赤遊風,或發丹毒,由妊娠時菸酒辛膻食物太過致有此患。法用針砭去其毒血,藥用紫雪金丹一分,燈草湯和服。次以犀角、羚羊角、石膏、蟬退、荊芥、元參、黃連等分煎湯服之。
嬰兒下地三十日內外發熱變蒸,十月之間月月忽然發熱,不可作病證醫。此熱由於內生,主長養之氣至,常以葧臍清汁兼服白蜜湯解之,或用紫雪金丹少許燈草湯下。
嬰兒變蒸時,素有肝火生痰,發熱氣從苗竅不通,面色青亮忽變浮紅,目瞪微搐。法宜羚羊角、石膏、防風、薄荷、鉤藤、鬱金、山查、桔梗,時習多以乳滯著、駭撲風為論,而用疏風消滯鎮驚化痰之藥,服下無效,致病轉劇危困無救,深可嘆也。
書云:如保赤子,心誠求之,至審察病情。惟望聞問切,嬰兒在四診之中已少其三,獨診其色,所以較難診者如此。何況診視羊毛證乎?故略舉數端為幼科醫備一參耳。
嬰兒感受溫毒,伏而化生羊毛兒。生下地十月之內皆無此證。或問何也?答曰:嬰兒氣貫胸頂,呼吸通於囟門,溫毒不能相干。至食五味之早者,囟門合之亦早。七人們月或作此證,或兩三個月亦有此證,由母有溫邪,子亦受之。
其病形象:手足忽冷,頭身忽熱,面色青滯或青浮紅,唇乾口渴,舌有紅點,氣促神倦。治法:外除羊毛,內服加減雙解散,其分數約全劑十之三四。能吐能瀉可服米粥,繼以新制蘭膏湯、五黃丹酌量服之,毒火已退,宜用加減資生健脾丸。
嬰兒患羊毛溫邪,適逢出痘,急宜外除羊毛,否則閉痘不出。六日以前依羊毛治法,方用加減雙解散,增人中黃、牛子、雄黃、蘆根、芫荽。六日以後,仍歸痘證法治。
嬰兒患羊毛溫邪出痘證,系雙注宜忌,雖汁魚辛,倘服此物,昏阻煩亂倍增。嬰兒患羊毛溫邪出痘證,系單注,外除羊毛,內依痘證治法。
羊毛溫邪出痘,務須除毛為急,擦浴並施。
羊毛溫邪兼之出痧,其法相同。
羊毛溫邪不治證
毒注不解,人事昏厥,胸脹,如有不能呼吸,皮膚紫黑,脈下至者死。
毒火雙注證,誤服溫燥藥者死。
毒重脈空,神昏煩亂者死。
毒火熾甚,口鼻出血,狂躁譫言,脈虛散者死。
毒火注絡,周身拘痛,痛急昏厥,面色青收,手足紫脹浮腫,脈急或伏者死。
舌紫無苔,鼻孔如煤,面紫脹亮,人事昏沈者死。
目紅嗆血,氣促脈微者死。
腹脹如石,叫痛不休,舌紫有刺無苔者死。
煩躁喘阻,抽搐鼻扇,眼眶落陷者死。
呃逆不止者死。
張狂直視,舌強不語者死。
氣急吐蛔,循衣被者死。
舌卷囊縮者死。
潑熱脈躁,狂言不食,舌赤無苔者死。
毒留不退,體如煙燻,搖頭氣急者死。
嗆軟不食,氣喘神倦者死。
溫邪病退,元氣散亂者死。
屢汗而病不退者死。
久熱不退,脈虛者死。
病後不食,唇青或黑,昏倦肢冷者死。
挑羊毛至膜無血者死。
婦人有孕,毒火迫血不止,神昏阻厥者死。
白話文:
嬰兒得了類似羊毛溫病的病,要用溫和的方法治療。
嬰兒剛出生時,有時會有胎熱、抽搐、吐白沫不哭,這是肝火引動風邪,導致手腳抖動。治療方法可以用紫雪丹或金丹少許,配燈草湯服用。
嬰兒剛出生時,如果胎濕導致皮膚發黃,可以用陳氏抱龍丸,搭配荸薺汁調勻溫服,服用幾次就會好。嬰兒剛出生時,如果出現臍風、撮口等症狀,是因為母親懷孕時慾望過多造成的,可以用九製大黃少許,搭配陳氏抱龍丸少許,用燈草湯調服。
嬰兒剛出生時,如果胎中毒火導致皮膚發紅、出現遊走性紅疹,或是丹毒,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過量攝取菸酒、辛辣腥羶食物造成的。治療方法可以用針刺放血,去除毒血,藥用紫雪丹或金丹少許,用燈草湯調服。之後再用犀角、羚羊角、石膏、蟬蛻、荊芥、元參、黃連等藥材等分煎湯服用。
嬰兒出生三十天左右,或十個月內,會出現反覆發熱,這是正常的「變蒸」現象,不要當作疾病來治療。這是體內成長的氣機在運作,可以常服荸薺汁,搭配蜂蜜水來解熱,或是用少許紫雪丹或金丹,用燈草湯送服。
嬰兒變蒸的時候,如果本身有肝火、產生痰液,導致發熱時氣機不順暢,臉色青白而亮,忽然又轉為潮紅,眼睛發直、輕微抽搐。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用羚羊角、石膏、防風、薄荷、鉤藤、鬱金、山楂、桔梗等藥材。一般人常認為這是乳食積滯、受驚風所致,而使用疏風消食、鎮驚化痰的藥物,反而會使病情加重,導致危險,實在可惜。
古書說:「要像保護嬰兒一樣,誠心求治,仔細觀察病情。」診斷嬰兒疾病只能依靠望聞問切四診,但嬰兒無法配合詢問,只能靠觀察顏色來判斷,所以比較困難,何況是診斷類似羊毛病的症狀呢?因此略舉一些要點,提供兒科醫師參考。
嬰兒感受溫熱的毒邪,潛伏在體內,會轉化成類似羊毛病的症狀。出生十個月內的嬰兒通常不會有這種病。有人問為什麼?回答說:嬰兒的氣機通暢,直達頭頂,呼吸也通向囟門,所以溫毒不容易侵入。等到開始吃五味雜食比較早的嬰兒,囟門會提早關閉,到了七個月或是兩三個月大的時候,就會出現類似羊毛病的症狀,這通常是因為母親有溫熱的邪氣,傳給了孩子。
這種病的表現是:手腳突然發冷,頭部和身體突然發熱,臉色青滯或青中帶紅,嘴唇乾燥口渴,舌頭上有紅點,呼吸急促,精神疲倦。治療方法是:先去除皮膚上的類似羊毛的症狀,內服加減雙解散,服用量約為全劑的十分之三四。如果能吐或能瀉,可以服用米粥,接著服用新製的蘭膏湯或五黃丹,服用量需要酌量。等毒火消退後,再服用加減資生健脾丸。
嬰兒得了類似羊毛溫病的熱邪,又剛好要出疹子,應該趕快去除類似羊毛的症狀,否則疹子會發不出來。出疹子前六天,可以按照治療羊毛溫病的方法,使用加減雙解散,並加入人中黃、牛子、雄黃、蘆根、芫荽。六天之後,就按照治療疹子的方法來治療。
嬰兒得了類似羊毛溫病的熱邪,又剛好要出疹子,如果是合併兩種病症,就要避免食用魚腥辛辣的食物,如果吃了這些食物,會導致病情加重,使嬰兒更加昏沉煩躁。如果是只有一種病症,先去除類似羊毛的症狀,再依照治療疹子的方法來治療。
得了類似羊毛溫病的熱邪又出疹子,必須趕快去除類似羊毛的症狀,可以擦拭身體和洗澡並用。
得了類似羊毛溫病的熱邪又出痧,治療方法相同。
以下是不治的症狀:
毒邪侵入身體無法解除,導致昏迷不醒、胸悶脹痛,好像無法呼吸,皮膚呈現紫黑色,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,這是死症。
毒火同時侵入身體,如果誤用溫熱燥烈的藥物,會導致死亡。
毒邪嚴重、脈象虛弱,神志昏迷、煩躁不安,這是死症。
毒火極為旺盛,出現口鼻出血、狂躁胡言亂語,脈搏虛弱散亂,這是死症。
毒火侵犯經絡,全身拘攣疼痛,疼痛劇烈導致昏迷,臉色青紫、手腳紫脹浮腫,脈象急促或微弱到幾乎摸不到,這是死症。
舌頭呈現紫色、沒有舌苔,鼻孔像沾了煤炭一樣黑,臉色紫脹發亮,神智昏迷,這是死症。
眼睛發紅、嗆咳出血,呼吸急促、脈搏微弱,這是死症。
腹部脹大如石頭,持續叫痛、舌頭呈現紫色、有芒刺但沒有舌苔,這是死症。
煩躁喘不過氣、抽搐、鼻翼煽動、眼眶凹陷,這是死症。
不斷打嗝,這是死症。
神情狂亂、眼睛直視、舌頭僵硬無法說話,這是死症。
呼吸急促、吐出蛔蟲、手在身上亂摸,這是死症。
舌頭捲縮、陰囊縮成一團,這是死症。
高熱不退、脈搏躁動、胡言亂語、不吃東西、舌頭赤紅沒有舌苔,這是死症。
毒邪潛留體內無法消退、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黑、搖頭晃腦呼吸急促,這是死症。
喝不下奶、精神倦怠、呼吸喘氣、身體虛弱,這是死症。
溫邪病症退去,但元氣散失,這是死症。
反覆流汗,病症仍舊沒有消退,這是死症。
發熱很久不退,脈象虛弱,這是死症。
病後不吃東西、嘴唇發青或發黑、昏睡疲倦、四肢冰冷,這是死症。
挑開類似羊毛的症狀,發現底下沒有血液,這是死症。
孕婦體內有毒火,導致出血不止、神志昏迷、抽搐,這是死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