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》~ 木部下品 (3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下品 (3)

1. 益智子

味辛,溫,無毒。主遺精虛漏,小便餘瀝,益氣安神,補不足,安三焦,調諸氣。夜多小便者,取二十四枚,碎,入鹽同煎服,有奇驗。陳藏器云:止嘔穢。一云:含之攝涎穢。生:崑崙國及海南。

白話文:

辛辣、溫和,無毒。主治遺精、虛漏、小便餘瀝。能增強元氣、安神、補益不足、安三焦、調和諸氣。夜間小便頻多的人,取二十四枚,搗碎,加鹽同煎服,有奇效。陳藏器說:止嘔吐穢物。另有一說:含在口中可引出穢物。生長在崑崙國和海南。

2. 接骨木

味甘苦,平,無毒。主折傷,續筋骨,除風癢,齲齒,可作浴湯。陳藏器云:有小毒。主痰飲,下水腫及痰瘧。煮服之,當痢下及吐;不可多服。葉:主瘧。小兒服三葉,大人服七葉,並生搗絞汁服,得吐為度。《產書》云:治產後心悶,手腳煩熱,氣力欲絕,血暈連心,頭硬及寒熱不禁。

白話文:

中藥甘草,味道甘甜微苦,性情平和,無毒。主治跌打損傷,續接筋骨,祛除風癢,治療齲齒,還可以作為沐浴用的藥湯。陳藏器說:甘草有小毒。主治痰飲,可以消除水腫和痰瘧。把甘草煮熟後服用,可以治療痢疾和嘔吐;但不能服用太多。甘草葉:主治瘧疾。兒童服用三片葉子,成年人服用七片葉子,生服葉子搗碎後絞取汁液服用,吐出為佳。《產書》中說:甘草可以治療產後心悶,手腳煩熱,氣力衰竭,心血暈眩,頭部僵硬,以及寒熱交替的症狀。

3. 南藤

味辛,溫,無毒。主風血,補衰老,起陽,強腰腳,除痹,變白,逐冷氣,排風邪。亦煮汁服,亦浸酒服。一名丁公藤。《南史》:解叔謙,雁門人。母有疾,夜於庭中祈告,忽聞空中雲得丁公藤治即瘥。訪醫及《本草》皆無。至宜都山下,見一翁伐木,云是丁公藤,療風。乃拜泣求得,及漬酒法。受畢,失翁所在。母疾遂愈。

白話文:

它味道辛辣,性溫,沒有毒。主治風血,補養衰老,振起陽氣,強健腰腳,消除風濕痹痛,變白頭髮,祛除寒氣,排出風邪。既可以煮成汁服用,也可以浸泡在酒中服用。還有一個名字叫丁公藤。《南史》記載:解叔謙,雁門郡人。他母親生病了,他晚上在庭院中祈禱,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用丁公藤治療就可以痊癒。他詢問醫生和查閱《本草》,都沒有記載。於是他就來到宜都山下,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砍伐樹木,老人說這是丁公藤,可以治療風病。於是向老人叩拜流淚,請求他賜予丁公藤,並且詢問浸泡酒的方法。老人講完之後,就不見了。他母親的疾病於是痊癒了。

4. 木鱉子

味甘,溫,無毒。主折傷,消結腫,惡瘡,生肌,止腰痛,除粉刺䵟𪒟,婦人乳癰,肛門腫痛。藤生葉有五花,狀如薯蕷,花黃,子似栝蔞,肉上有刺,其核似鱉。八月採。日華子云:醋摩消酒毒。嶺南人取嫩實及苗葉作茹,蒸食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中藥具有甘甜的滋味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它可以用來治療骨折、瘀傷、腫脹、惡性瘡瘍、促進肌肉生長、緩解腰痛、去除粉刺、幫助女性治療乳癰、緩解肛門腫痛。它的藤蔓上長有五顏六色的葉子,形狀像山藥,花是黃色的,果實和栝樓相似,果肉上有刺,核像鱉殼。在八月採摘。日華子說:用醋塗抹可以消除酒毒。嶺南人會採摘嫩果實和嫩葉當作食物,蒸熟之後食用。

5. 鉤藤

微寒,無毒。主小兒寒熱,十二驚癇。《藥性論》云:臣。味甘,平。主小兒驚啼,瘛瘲熱壅。日華子云:治客忤胎風。葛洪:治猝得癇。用吊藤、甘草炙各二分,水五合,煮取二合,服如小棗大,日五夜三。又方:療小兒驚癇諸湯皆用吊藤皮。

白話文:

微寒,無毒。主要治療小兒寒熱,十二種驚風症狀。《藥性論》雲:臣。味甘,平。主要治療小兒驚啼,癲狂和高熱。日華子雲:治療客忤胎風。葛洪:治療突然得癇。使用吊藤皮,甘草炙各二分,水五杯,煮取二杯,服用如小棗大小,一天五次,晚上三次。另有方法:治療小兒驚癇的各種湯藥都使用吊藤皮。

6. 芫花

味辛苦,溫、微溫,有小毒。主咳逆上氣,喉鳴喘,咽腫短氣,蠱毒鬼瘧,疝瘕癰腫,殺蟲魚,消胸中痰水,喜唾,水腫,五水在五臟、皮膚及腰痛,下寒毒,肉毒。根:療疥瘡,可用毒魚。《藥性論》云:使。能治心腹脹滿,去水氣,利五臟,寒痰,涕唾如膠,主通利血脈,治惡瘡,風痹濕,一切毒風,四肢攣急不能行步,能瀉水腫脹滿。日華子云:療嗽,瘴瘧。

所在有。決明為之使。反:甘草。

白話文:

它是苦和辛的味道,溫暖或微溫,且有少許毒性。主要治療咳嗽嘔吐、逆上,喉嚨有聲音喘鳴,咽喉腫脹呼吸短淺,蠱毒幻覺和瘧疾,疝氣、瘕積和癰腫,殺死昆蟲和魚類,消除胸口中的痰水,容易吐口水,水腫,五臟、皮膚和腰部的五種水,排除寒毒和肉毒。根部:治療疥瘡,可以毒死魚類。《藥性論》說:它可以利用。能夠治療心臟和腹部脹滿,去除水氣,通暢五臟,排出寒痰,涕唾如膠水,主要用於通暢血脈,治療惡瘡,風濕濕,各種毒風,四肢抽筋急促,無法行走,具備減輕水腫脹滿的能力。日華子說:治療咳嗽,瘴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