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治痢捷要新書》~ 張氏醫案跋 (12)
張氏醫案跋 (12)
1. 婦人胎前產後痢
婦人患痢本與男子治法同,只以胎前、產後故諸多礙手。胎前治法按照寒熱虛實治例,須加養血利氣藥如歸、芎、芍、地蘇梗、酒芩、腹皮、砂仁、木香、白朮、陳皮之屬。產後治法按照寒熱虛實治例,須加逐瘀生新之藥如歸、芎、延胡、薑炭、紅花、澤蘭、香附之類。氧虛者量加參、耆,或專以生化湯加肋脾養胃並痢門應用諸藥。
(再產後熱症最多,但察其虛實以治之而已,不可因產後惡寒一語妄用熱藥以火濟火。)
張石頑曰:予嘗以甘草、厚朴、茯苓、木香、乾姜治妊娠白痢,以千金三物膠艾湯治妊娠血痢,以連理湯加膠艾治赤白相兼之痢,以千金黃連湯、白頭翁湯加甘草、阿膠治胎前、產後五色諸痢俱應手奏效。證治準繩日:胎則下痢,產後不止,勢莫挽回者,用伏龍肝湯丸隨證加減。
白話文:
【婦女懷孕及產後的痢疾問題】
婦女罹患痢疾,其治療原則基本上與男性相同,但因為處在懷孕或產後的特殊時期,所以在治療上會有許多顧慮和限制。在懷孕期間,治療方法需根據病人的寒熱虛實狀況進行,同時必須加入一些養血順氣的藥物,如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、紫蘇梗、黃芩酒炒、陳皮、砂仁、木香、白朮等。
產後的治療方式同樣要依照寒熱虛實來調整,但需額外加入能幫助排除瘀血、促進新生的藥物,如當歸、川芎、延胡索、薑炭、紅花、澤蘭、香附等。若是病人出現氣血兩虛的情況,則可酌量添加人參、黃耆,或者使用生化湯加上調理脾胃、養胃以及適用於痢疾的各種藥物。
另外,產後的熱症情況最為常見,但治療時仍需辨別是實熱還是虛熱,切勿單純因為產後容易畏寒,就誤用熱性藥物,以免火上加油。
張石頑先生曾分享,他用甘草、厚朴、茯苓、木香、乾薑治療懷孕期間的白痢;用千金三物膠艾湯治療懷孕期的血痢;用連理湯加膠艾治療赤白相間的痢疾;用千金黃連湯、白頭翁湯加甘草、阿膠治療懷孕及產後的各類痢疾,皆有良好的療效。
《證治準繩》一書提到,對於胎兒下痢,或是產後持續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伏龍肝湯丸,根據實際病情適度增減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