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七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9)

1. 麻𤺋用方

上九味。為末。神麯丸米湯下。

又曰。如渾身壯熱。未至羸瘦。但多搐掣煩躁者。此熱在心脾之二經也。治法須用當歸養血湯。黃連安神丸。相間而服之。以神爽身涼為度。

當歸養血湯

當歸,川芎,麥門冬,木通,淡竹葉,甘草,山梔子,燈心

上八味。水煎服。大便秘者。微加大黃。

黃連安神丸

即於前安神丸方內。去麥門冬甘草龍膽。加石菖根(一錢五分),全蠍(七個),龍膽。(二錢)

製法同前丸。硃砂為衣。燈心湯送下。

孕婦麻疹。但當以四物湯。倍加白朮條芩艾葉。安胎清熱為主。使胎無虞。而後疹易沒也。如胎氣上衝。急用苧麻艾葉湯。磨檳榔並服之。更多服上藥為妙。雖表熱壯盛。而唇舌滋潤者。忌妄用石膏大黃金汁犀角芩連等類。則傷胃中精陽氣。不能升呈胎氣。其胎必墮。而母子共亡者多。是皆峻涼太過之失也。

一熱毒薰胎。胎多受傷。而母實無恙也。蓋疹與痘不同。痘宜內實。故胎墮而母亡。麻宜內虛。故胎墮而母安。與其胎去而母存。孰若子母俱全之為愈也。大抵諸證平順。則用法依定例治之。

凡疹後熱毒。鬱伏胃中。牙齦黑爛。肉腐血出。臭氣衝人者。為走馬疳。治法宜清胃火。輕者以清胃瀉火湯。加石膏大黃檉河柳治之。外以馬鳴散貼口中。重者以清涼攻毒飲清解之。若面頰浮腫。環口青紫黑。頰穿齒脫。唇崩鼻孔腐壞者。必死勿治。如唇口多瘡。其聲啞嗄者。謂之狐惑。以化䘌丸主之。更煩躁昏悶。失聲者死證也。

清胃瀉火湯(方見於痘門收結部)

翁氏馬鳴散

人中白(即溺底白垽刮取用新瓦盛之火煅如鹽者五錢),馬鳴退(即蠶退紙火燒過二錢五分)

五倍子(二錢一錢生用一錢入礬內燒),白礬(一錢碎入五倍子一錢火煅過用)

上四味。為極細末。先以米泔濃汁攪。口內貼之。痘門金不換亦可。

費氏清涼攻毒飲(方見於痘門放苗之部),治胃中伏火伏毒太甚者。

麻疹收後。去大力子。加檉河柳一錢。燈心一分。水煎食前服。

翁氏化䘌丸

黃連(五錢),川椒(去閉目並目與子蒂炒去汗二錢),苦楝根白皮(乾者二錢)

上三味。為末。用烏梅七個。艾湯浸去核。搗爛和丸。艾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麻疹用藥

將以上九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神麯製成的藥丸,以米湯送服。

另外,若患者全身發熱,但尚未消瘦,只是頻繁抽搐、煩躁不安,這是熱邪侵犯心脾二經。治療方法應使用當歸養血湯和黃連安神丸,交替服用,直到精神清爽、身體涼爽為止。

當歸養血湯

使用當歸、川芎、麥門冬、木通、淡竹葉、甘草、山梔子、燈心草,以上八味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。若大便秘結,可稍加大黃。

黃連安神丸

在之前的安神丸配方基礎上,去掉麥門冬、甘草、龍膽,加入石菖蒲(一錢五分)、全蠍(七個)、龍膽(二錢)。

製作方法與之前的藥丸相同,以硃砂為衣,用燈心草煎湯送服。

孕婦患麻疹時,應以四物湯為基礎,加倍使用白朮、黃芩、艾葉,以安胎清熱為主,使胎兒平安,之後麻疹容易消退。若出現胎氣上衝的情況,應立即使用苧麻艾葉湯,並研磨檳榔一同服用,多服以上藥物更好。即使患者表面熱象很盛,但嘴唇和舌頭仍滋潤,切忌亂用石膏、大黃、金汁、犀角、黃芩、黃連等寒涼藥物,以免損傷胃中的精陽之氣,使其無法向上供養胎氣,導致胎兒流產,母子雙亡,這都是過度使用寒涼藥物的過失。

熱毒侵襲胎兒,胎兒多會受損,但母親可能安然無恙。這是因為麻疹與天花不同,天花宜內實,所以胎兒流產母親也會死亡;而麻疹宜內虛,所以胎兒流產母親反而能保全。與其讓胎兒離去而母親存活,不如母子平安更好。一般來說,病情平穩,就按照既定的方法治療。

麻疹之後,若熱毒鬱積在胃中,導致牙齦潰爛、肌肉腐敗出血、發出惡臭,這是走馬疳。治療方法應清胃火,病情輕者使用清胃瀉火湯,加石膏、大黃、檉柳枝治療,外用馬鳴散貼於口中。病情嚴重者使用清涼攻毒飲清解。若出現面頰浮腫、口周青紫發黑、臉頰潰爛、牙齒脫落、嘴唇崩裂、鼻孔腐壞等情況,則為不治之症。若嘴唇和口中多發瘡瘍,聲音沙啞,稱為狐惑,以化䘌丸為主治療。若更加煩躁昏迷、失聲,則是死亡之象。

清胃瀉火湯(配方見痘疹門收結部分)

翁氏馬鳴散

人中白(即尿液沉澱的白色物質,刮取用新瓦片盛著,用火煅燒如鹽的樣子,五錢),馬鳴退(即蠶蛻下的紙,燒過之後,二錢五分),五倍子(二錢,其中一錢生用,一錢放入明礬中燒),白礬(一錢,打碎放入五倍子一錢中煅燒過),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先用米泔水濃汁調勻,貼敷在口內。痘疹門的金不換也可以使用。

費氏清涼攻毒飲(配方見痘疹門放苗部分),治療胃中伏火、伏毒過盛的情況。

麻疹收尾後,去掉大力子,加入檉柳枝一錢、燈心草一分,加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
翁氏化䘌丸

黃連(五錢),川椒(去掉閉口和子蒂,炒過除去汗液,二錢),苦楝根白皮(乾燥的,二錢),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烏梅七個,以艾葉湯浸泡後去核,搗爛成泥,和藥粉做成藥丸,用艾葉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