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池田瑞仙

《痘科辨要》~ 卷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)

1. 辨女子出痘

夫孕婦出痘。熱能動胎。胎墮則氣血衰敗。而痘不能起發灌漿矣。凡治之之要。始終以安胎為主。切不可用丁桂燥熱之品。及禁食諸毒物之類。其初發熱。先以參蘇飲之類發之。既出後無凶症者。多服安胎飲保之。或渴或泄者。用人參白朮散。加減治之。如痘色灰白。頂陷不起發者。

用十全大補湯。加木香糯米服之。總之不問輕重。如有熱證者。悉以清涼安娠為主。如毒火燔灼於內。則雖大黃石膏亦可用。是乃安胎之妙要也。

蓋孕婦出痘。正當盛時。忽有臨正產者。勢必氣血俱虛。亦宜以十全大補湯。大補氣血為主。如虛寒者加熟附子。如虛寒愈劇。陽氣猶脫者。急以參附大劑兼與之。凡胎之墮也。非血熱。必氣虛也。急宜峻補。而陽氣猶脫者不治。他無法方。

凡當初熱見點起脹之時。而胎墮者多生。至灌漿期。而胎墮者多死。至收靨期。而胎墮者無妨。但不問日期。胎墮之後。內氣下脫。而痘倒陷。不成漿者必死。故急宜以峻補之劑。實其元陽。外此無復他策。如證平準。宜審症施治。不可妄為多疑之慮。反到變證也。

又曰。孕婦出疹。熱極不易退者。內實故也。必墮其胎。胎墮則疹隨熱內解而愈。古人所謂。麻宜內虛。痘宜內實。此之謂也。

凡方產之後。半月前後。適逢出痘者。其症雖重。而無胎孕擊累。惟氣血尚虛。治宜大補榮衛為主。若出瘡密者。隨其證而用其方。如投連翹大力子之類。大便自利者。用肉果炮姜之類。余照常例而治之。惟雖孕婦首尾無夾症者。應於日期。用法如常。

白話文:

孕婦長痘,熱氣會影響到胎兒,如果胎兒流產,就會導致母體氣血衰敗,痘子也無法正常發出、長大。治療的重點,從頭到尾都要以安胎為主,絕對不能使用丁香、肉桂等燥熱的藥材,也要禁食有毒的食物。

剛開始發熱時,先用參蘇飲之類的藥方來幫助發散。痘子出來後,如果沒有出現危險的症狀,就多服用安胎飲來保養。如果口渴或腹瀉,就用人參白朮散來加減治療。如果痘子的顏色灰白,頂部凹陷無法正常發出,就用十全大補湯,加入木香和糯米服用。總之,不論病情輕重,只要有發熱的症狀,都要以清涼安胎為主。如果體內毒火很旺盛,即使使用大黃、石膏等藥材也是可以的,這才是安胎的重要方法。

孕婦長痘,正值痘子盛發的時候,如果剛好要生產,必定會氣血虛弱,也應該用十全大補湯來大補氣血。如果體質虛寒,就加入熟附子。如果虛寒更加嚴重,陽氣快要脫失,就要趕緊用人參附子湯這樣大劑量的藥方來救治。胎兒流產,不是因為血熱,就是因為氣虛,要趕快大補。如果陽氣已經脫失,就無法醫治了,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。

一般來說,剛開始發熱、出現紅點、開始腫脹時,就流產的胎兒通常還能存活;到了痘子長大、漿液期才流產的胎兒,大多會死亡;到了痘子快痊癒時才流產的胎兒,則沒有什麼妨礙。但不論哪個時期,胎兒流產之後,體內氣機下陷,痘子也會跟著凹陷,無法長出漿液,這種情況通常會死亡。所以,要趕緊用大補的藥方來補足元陽,沒有其他辦法。如果病情平穩,就應該仔細觀察症狀來治療,不要胡亂猜疑,反而導致病情惡化。

還有說法是,孕婦出疹子,如果熱度很高不容易退,是因為體內太過實熱的緣故,這樣必定會導致流產。一旦流產,疹子就會隨著熱氣消散而痊癒。古人說:「麻疹適合體內虛弱,痘疹適合體內實熱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凡是剛生產完半個月左右,剛好遇到長痘的情況,雖然病情可能比較嚴重,但因為沒有懷孕的負擔,只是氣血比較虛弱,治療上要以大補氣血為主。如果痘子長得很密集,就依照不同的症狀使用不同的藥方,例如使用連翹、大力子等藥材;如果大便比較順暢,就使用肉果、炮姜等藥材。其他的治療方式就按照一般的方法進行。總之,只要孕婦從頭到尾沒有夾雜其他疾病,就應該按照痘子的病程,用藥也和一般情況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