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裁吾

《痙病與腦膜炎全書》~ 第九篇 詮方 (4)

回本書目錄

第九篇 詮方 (4)

1. 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
[製法]研為細末,入另藥和勻,用安息香膏並制白蜜和丸,如芡實大,約重八分,硃砂為衣,蠟殼封護。

[用法]每服一丸。中風驚癇,昏迷鬼杵,不省人事,薄荷湯送下。

[詮義]此方藥品共十四味,類集辛香溫散之大隊,若非訶黎勒之收澀、犀角之鹹寒、硃砂之重鎮,是無監製之師也。然以之療疫癘客杵,心腹猝痛,嘔吐交作,效誠有之。而以之治國醫最急性痙病,宣竅透汗,不如行軍、臥龍、開關三方,更不如飛龍奪命丹也。

謝利恆曰:此方諸香以開閉塞,與牛黃丸皆為中風門中奪隘開關之將。然牛黃丸,開熱阻關竅;此則開寒阻關竅,方中犀角為寒因寒用之嚮導,與至寶丹用龍腦、桂心無異。若夫口開手散、眼合鼻鼾、自汗遺溺等症,急用參附峻補,庶或可救。若用牛黃、蘇合香之藥,入口即斃矣。

(六)薖叟腦脊消炎丸

[特治主症]痙病,頸項強,背反張,頭動搖,目上視,口齘齒,腳攣急,肚腹陷沒,神識昏迷,痙病初起危險諸症。

[藥品],白花蛇(蘄產者,一條,去頭尾,以酒浸,去皮骨,只取淨肉,用火炙之),全蠍,羚羊角,蘇薄荷,雄黃,鏡面硃砂,蟾酥(各三錢),暹羅犀角,川牛膝(各五錢),西牛黃,冰片(各一錢五分),麝香(一錢),鮮蝸牛(四十個,緣桑樹者佳,去殼),鮮白頸蚯蚓(三十條,韭菜土下者佳),蜈蚣(川產者,五條,火炙)

[製法]上十六味,將十三味研末,用鮮蝸牛、鮮白頸蚯蚓搗爛如泥,並以陳酒化蟾酥和勻,糊丸如小豆大,每粒約重五分,蠟殼封護。

[用法]每服三丸至五丸,小兒減半,鉤藤煎湯送下。口噤者,研末調湯灌下。

[詮義]此亦國醫痙病之特效靈方。凡屬頸項強、背反張之痙病,無論最急性、亞急性、續發性,皆能治之。其特效之靈藥,首在白花蛇、蜈蚣、全蠍,次之蝸牛、蚯蚓,再次之則在羚羊角、犀角。予逐味考正於後,以見此方治痙之特效焉。

白花蛇,考諸國醫藥物學,皆稱為截風要藥。然風何以截之,苟不申明其實際,則其功效終為虛設。蓋風者,空氣之所流蕩,太陽光線照射地球,遠近強弱輕重,不得其平,則熱量增加之處澎漲上升,而他處熱量低降之冷氣即來補之,此風之所以成也。人在氣交中,感觸流蕩之空氣,則為外風,姑置勿論。

而內風則以人身之經絡臟腑、營衛氣血苟有偏勝之處,則體溫不得其平,激而為風。故凡治內風諸藥,體溫高壓,則清涼之可;體溫低降,則溫補之亦可。張山雷《中風斠詮》只知體溫之高壓,而不知體溫之低降,故只取清潛一法,而溫養諸藥,一概屏斥門外,是不知古人風字訓動之義。《內經》風勝則動,《易經》風以動之,《佛經》風輪主持大地,皆是動也。

白話文:

甲、宣發太陽之劑

[製作方法]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其他藥材混合均勻,用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白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大小如芡實般,約重八分,再以硃砂為外衣,用蠟殼封住保護。

[使用方法] 每次服用一丸。用於治療中風、驚癇,導致昏迷、胡言亂語、不省人事的情況,用薄荷湯送服。

[藥理分析] 這個方子總共有十四種藥材,大多是辛香溫散的藥物,如果沒有訶黎勒的收斂、犀角的鹹寒、硃砂的重鎮作用,就沒有監製的藥物了。然而用它來治療疫病、突發的腹痛、劇烈嘔吐,確實有效果。但如果用它來治療國醫中最急性的痙病,宣通氣竅、發汗的效果,不如使用行軍、臥龍、開關這三個方子,更不如飛龍奪命丹。

謝利恆說:這個方子中的各種香藥是為了打開閉塞,和牛黃丸一樣,都是治療中風時用來開通關竅的將領。但牛黃丸是開通熱邪阻滯的關竅,這個方子則是開通寒邪阻滯的關竅,方中的犀角是針對寒邪所使用的藥引,和至寶丹使用龍腦、桂心的道理一樣。至於口開手散、眼合鼻鼾、自汗遺尿等症狀,應當立刻使用人參、附子等峻補藥物,或許還能救治。如果使用牛黃、蘇合香等藥物,一入口就會死亡。

(六)薖叟腦脊消炎丸

[特殊治療主症] 痙病,包括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張、頭部搖動、眼睛向上看、牙關緊咬、腳部攣急、腹部凹陷、神志不清等症狀,以及痙病初期發生的各種危險情況。

[藥材] 白花蛇(蘄州產的,一條,去掉頭尾,用酒浸泡,去除皮骨,只取淨肉,用火烤炙),全蠍,羚羊角,蘇薄荷,雄黃,鏡面硃砂,蟾酥(各三錢),暹羅犀角,川牛膝(各五錢),西牛黃,冰片(各一錢五分),麝香(一錢),鮮蝸牛(四十個,以桑樹上的為佳,去殼),鮮白頸蚯蚓(三十條,以韭菜土下的為佳),蜈蚣(四川產的,五條,火烤炙)。

[製作方法]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,其中十三味研磨成粉末,將鮮蝸牛、鮮白頸蚯蚓搗爛如泥,再用陳酒化開蟾酥,混合均勻,製成藥丸,大小如小豆,每粒約重五分,用蠟殼封住保護。

[使用方法] 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兒童減半,用鉤藤煎湯送服。如果牙關緊閉,可將藥丸研成粉末,調入湯藥中灌服。

[藥理分析] 這也是國醫治療痙病的特效藥方。凡是屬於頸部僵硬、背部反張的痙病,無論是最急性的、亞急性的、還是繼發性的,都能夠治療。其中特效的藥物,首先是白花蛇、蜈蚣、全蠍,其次是蝸牛、蚯蚓,再次是羚羊角、犀角。我將逐一考證這些藥材的作用,以便說明這個藥方治療痙病的特效。

白花蛇,在國醫藥物學中都被稱為治療風邪的重要藥物。然而風邪是如何被截斷的呢?如果不明確說明它的實際作用,那麼它的功效終將是虛假的。所謂的風,是空氣的流動,太陽光照射地球,遠近、強弱、輕重不均,導致熱量增加的地方膨脹上升,而其他熱量低降的冷空氣就會來補充,這就是風形成的原因。人在氣的交會中,感受到流動的空氣,這就是外風,暫且不論。

而內風則是因為人體經絡臟腑、營衛氣血如果出現偏盛的情況,就會導致體溫不平衡,激動而生風。所以凡是治療內風的藥物,體溫升高,就應該用清涼的藥物;體溫降低,就應該用溫補的藥物。張山雷在《中風斠詮》中只知道體溫升高,卻不知道體溫降低的情況,所以只採用清熱潛陽的方法,而將溫養的藥物一概排除在外,這是不了解古人所說的「風」字有動的意思。《內經》中說「風勝則動」,《易經》中說「風以動之」,《佛經》中說「風輪主持大地」,都是在說動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