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
1. 卷四
2. 脾胃門第二十八
敘曰:脾胃,人身之坤元也。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故脾胃為百骸之母。東垣所以擅名當世者,無他長焉,知脾胃之為要爾。庸師治病,壞人脾胃者多矣。此欲養其子者,先戕其母也,豈豫養之道哉!今考六方於下,庶幾乎調元之補也。
白話文:
脾胃是人體的根本,如同大地一樣滋養萬物,所以脾胃是全身臟腑的根本。東垣(指李東垣)之所以在當時醫學界享有盛名,原因並不在於其他特殊長處,而在於他深知脾胃的重要性。很多庸醫治病,卻常常損害病人的脾胃,這就好比想養育子女,卻先傷害了母親,怎麼能算是好的養生方法呢!現在我將六種方劑列在下面,希望有助於調理脾胃,恢復元氣。
3. 參苓白朮散
人參,茯苓(去皮),白朮(炒),砂仁,甘草(炒),山藥,桔梗(炒),薏苡仁(炒),扁豆,蓮肉
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者,此方主之。
脾胃者,土也。土為萬物之母,諸臟腑百骸受氣於脾胃而後能強。若脾胃一虧,則眾體皆無以受氣,日見羸弱矣。故治雜證者,宜以脾胃為主。然脾胃喜甘而惡苦,喜香而惡穢,喜燥而惡濕,喜利而惡滯。是方也,人參、扁豆、甘草,味之甘者也。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肉、薏苡仁,甘而微燥者也。
砂仁辛香而燥,可以開胃醒脾。桔梗甘而微苦,甘則性緩,故為諸藥之舟楫,苦則喜降,則能通天氣於地道矣!
白話文:
參苓白朮散
此方適用於脾胃虛弱,沒有食慾的人。
脾胃是人體的根本,如同大地之母,所有臟腑器官都依靠脾胃的氣血滋養才能強壯。一旦脾胃虛弱,全身就會缺乏營養,日漸消瘦。因此,治療各種疾病,都應該以調理脾胃為先。脾胃喜歡甘甜味而不喜歡苦味,喜歡芳香而不喜歡污濁,喜歡乾燥而不喜歡潮濕,喜歡通暢而不喜歡阻塞。這個方子中,人參、扁豆、甘草是甘甜的;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肉、薏苡仁是甘甜略帶溫燥的;砂仁辛辣芳香溫燥,可以開胃增進食慾;桔梗味甘微苦,甘味緩和,能起到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的作用;苦味則有下降之性,可以使氣機通暢。
4. 錢氏益黃散
陳皮(十兩),丁香(一兩),青皮,訶子肉,甘草(各五錢)
每服末二錢。
小兒脾虛不實,米穀不化,滑腸滯頤者,此方主之。
胃主受納,脾主消磨,故能納而不能化者,責之脾虛。滑腸者,腸滑而飧泄也。滯頤者,頤頷之下多涎滯也,皆土弱不能制水之象。火能生土,故用丁香。甘能補土,故用甘草。香能快脾,故用陳皮。澀能去滑,故用訶子。用青皮者,謂其快膈平肝,能抑其所不勝爾!
白話文:
錢氏益黃散:
方劑包含陳皮十兩、丁香一兩、青皮、訶子肉、甘草各五錢。每次服用二錢的藥粉。
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,導致米穀消化不良、大便稀溏、流口水等症狀。
胃負責接收食物,脾負責消化吸收,如果能吃卻不能消化,就是脾虛造成的。大便稀溏是指腸道功能失調,導致大便稀薄。流口水則是脾土虛弱,不能控制水液的表現。丁香性溫,能溫補脾土;甘草能補脾益氣;陳皮理氣健脾;訶子能收斂止瀉;青皮行氣疏肝,能抑制肝木過亢克制脾土。
5. 補中益氣湯
人參,炙甘草(各一錢),黃耆(一錢五分),陳皮,白朮,當歸,柴胡(各五分),升麻(三分)
飢困勞倦,中氣虛弱者,此方主之。
中氣者,脾胃之氣也。五臟六腑,百骸九竅,皆受氣於脾胃而後治,故曰土者萬物之母。若飢困勞倦,傷其脾胃,則眾體無以受氣而皆病,故東垣諄諄以脾胃為言也。是方也,人參、黃耆、甘草,甘溫之品也,甘者中之味,溫者中之氣,氣味皆中,故足以補中氣。白朮甘而微燥,故能健脾。
當歸質潤辛溫,故能澤土。術以燥之,歸以潤之,則不剛不柔,而土氣和矣。復用升麻、柴胡者,升清陽之氣於地道也。蓋天地之氣一升,則萬物皆生。天地之氣一降,則萬物皆死,觀乎天地之升降,而用升麻、柴胡之意,從可知矣。或曰:東垣謂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,故用黃耆以益皮毛,不令自汗而泄肺氣,其辭切矣。
予考古人之方而更其論,何也?余曰:東垣以脾胃為肺之母故耳。余以脾胃為眾體之母,凡五臟六腑、百骸九竅,莫不受其氣而母之,是發東垣之未發,而廣其意耳,豈曰更論!
白話文:
補中益氣湯
人參、炙甘草各一錢,黃耆一錢五分,陳皮、白朮、當歸、柴胡各五分,升麻三分。
這方藥主治因飢餓、疲勞、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的人。
脾胃之氣是人體的中氣,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、九竅的運作,都依靠脾胃之氣來維持,所以說脾胃是萬物之母。如果因飢餓、疲勞、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胃,則全身各處都因氣血不足而生病,所以李東垣(醫家)特別強調脾胃的重要性。這個方子中,人參、黃耆、甘草都是甘溫的藥物,甘味是中和之味,溫性是中和之氣,其氣味平和,能補益中氣。白朮味甘性微燥,能健脾;當歸質地潤澤,性味辛溫,能滋潤脾土。白朮略偏燥,當歸略偏潤,二者配合,使脾土的氣機不偏不倚,達到平和的狀態。再加入升麻、柴胡,是為了升提清陽之氣,使之運行於全身。因為天地之氣上升,萬物才能生長;天地之氣下降,萬物就會衰敗。從天地之氣的升降,可以理解升麻、柴胡的功效。有人說,李東垣認為脾胃虛弱,肺氣就會首先衰竭,所以用黃耆來補益皮毛,避免自汗損耗肺氣,他的說法很精闢。
我參考古人的方劑,卻對其理論進行了修改,為什麼呢?我認為,李東垣是將脾胃視為肺的根本,而我則認為脾胃是全身的根本,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、九竅都依靠脾胃之氣來維持,我的說法是對李東垣理論的進一步闡述和拓展,並非是推翻他的理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