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24)
卷三 (24)
1. 脫肛門第二十二
敘曰:脫肛,一也,有寒熱之判焉。又能進之而辨氣血中之寒熱,則精藝者也。今考古方三首,表其要者爾。
白話文:
脫肛,其實就是一種疾病,可以根據寒熱來區分。更進一步區分氣血中的寒熱,才是真正精通此道的人。現在介紹三個古方,來概括其治療要點。
2. 丹溪脫肛方
人參,黃耆,川芎,當歸,升麻
久瀉脫肛者,此方主之。
瀉久則傷氣,下多則亡陰,是氣血皆虧矣,故令廣腸虛脫。氣不足者,補之以甘溫,故用參、耆。陰不足者,養之以厚味,故用芎、歸。下者舉之,故用升麻。
白話文:
丹溪脫肛方適用於久瀉導致脫肛的患者。長期腹瀉會耗損元氣,下墜過多則陰精虧損,導致氣血兩虛,使直腸鬆弛脫垂。因此,此方以人參、黃耆補益元氣;以川芎、當歸滋養陰血;並以升麻舉升下陷的直腸。
3. 舉肛丸
半夏,天南星,枯白礬(各五錢),枯紅礬,雞冠花(炒),白附子(各五兩),訶子肉(煅)黑附子(生),枳殼(各一兩),蝟皮(二枚,炙),栝蔞(一枚,燒存性),胡桃仁(十五枚,燒存性)
共為末,醋糊作丸。空心溫酒下三十丸。
泄瀉虛寒脫肛者,此方主之。
濕盛則濡瀉,久瀉則胃虛,胃虛則臟寒,臟寒則無陽以升舉,故令肛腸脫而不上。燥能去濕,故用半夏、南星。枯能制濕、故用紅、白枯礬。溫能暖臟,故用黑、白附子。乃若雞冠花、刺蝟皮、枳殼所以驅風。而訶子、栝蔞、胡桃仁之灰,取其澀以固脫也。
白話文:
舉肛丸方劑,由半夏、天南星、白礬、紅礬、雞冠花、白附子、訶子肉、黑附子、枳殼、蝟皮、栝蔞、胡桃仁等藥材組成。各藥材用量比例不同,詳細用量已在原文中列明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。每次空腹溫酒服用三十丸。
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虛寒導致的泄瀉脫肛。 長期腹瀉導致脾胃虛弱,脾胃虛弱則臟腑寒冷,臟腑失溫則缺乏陽氣向上托舉,最終引起肛腸脫垂。方中使用半夏、天南星燥濕,紅白枯礬制濕,黑、白附子溫暖臟腑,雞冠花、蝟皮、枳殼驅風,訶子、栝蔞、胡桃仁則收斂固脫。
4. 收肛散
熊膽(五分),孩兒茶(三分),冰片(一分)
共為細末,乳調塗肛上,熱汁下而肛收矣。
熱瀉脫肛者,用此方塗之良。
熱則肛門澀,澀則便不易出,不易出則令人努責,努責之久,則令脫肛。此與寒脫不同者,此則肛門澀,寒脫則洞泄而不澀也。苦可以勝熱,故用熊膽。澀可以固脫,故用兒茶。辛可以拔邪,故用冰片。
白話文:
收肛散
此方由熊膽、孩兒茶、冰片組成,研磨成細粉,用母乳調和後塗抹於肛門上,即可治療因熱症引起的肛門下墜。
此方適用於因熱瀉導致脫肛的患者。
熱症會導致肛門緊澀,排便困難,用力過猛則易導致脫肛。這與寒症導致的脫肛不同,寒症脫肛的肛門是鬆弛的,不會緊澀。方中使用熊膽,因其苦味能清熱;使用孩兒茶,因其澀味能收斂止脫;使用冰片,因其辛味能驅除邪氣。
5. 嘔吐門第二十三
敘曰:嘔有聲長、聲短之辨,吐有見痰、見食之分,參之以脈證,合之以顏色,問之以從來,始為無失。毋但曰嘔吐小疾而忽之,常見肝實之證,令人嘔吐不已而死者。茲考六方,志其略爾。
白話文:
嘔吐的聲音有長有短,吐出的東西有痰、食物之分。要綜合脈象、症狀、臉色,並詢問病史,才能準確診斷。不能只認為嘔吐是小病而忽略它,常見因肝火旺盛導致持續嘔吐致死的情況。這裡記錄六種治療方法,僅作簡要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