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38)
卷二 (38)
1. 補中益氣湯
人參(去蘆),炙甘草(各一錢),黃耆(一錢五分,炙),升麻(三分),白朮(炒),當歸,陳皮,柴胡(各五分)
困乏勞倦,傷其中氣者,此方主之。
中,脾也,坤也,萬物之母。氣,陽也,乾也,萬物之父。過於困乏勞倦,則百骸皆虛。百骸既虛,必盜父母以自養,而中氣大傷矣。不有以補之,則形氣不幾於絕乎?故用白朮、甘草之平補者以補中;用人參、黃耆之峻補者以益氣。土欲燥,則當歸隨以潤之。氣欲滯,則陳皮隨以利之。
而升麻、柴胡者,所以升乎甲膽乙肝之氣也。蓋甲乙者,東方生物之始。甲乙之氣升,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次第而生生矣。
白話文:
補中益氣湯
人參、炙甘草各一錢,炙黃耆一錢五分,升麻三分,炒白朮、當歸、陳皮、柴胡各五分。
這方藥主要治療因過度疲勞而損傷脾胃之氣的人。
脾臟是人體的中心,如同大地坤位,是萬物的母親;而氣是陽氣,如同天乾,是萬物的父親。過度勞累,就會導致全身虛弱,而虛弱的身體就會掠奪脾胃之氣來維持自身,從而嚴重損傷脾胃的元氣。如果不加以補充,身體就會衰竭。因此,使用白朮、甘草這些平和的補藥來補益脾胃;用人參、黃耆這些峻猛的補藥來益氣。脾胃喜燥,所以用當歸滋潤;氣機若有阻滯,則用陳皮行氣。
升麻、柴胡則是用來提升肝膽之氣。肝膽屬木,是東方萬物生長的開始。肝膽之氣上升,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的生生之氣就能順利運行。
2. 二十四味流氣飲《和劑》
陳皮,青皮,甘草(炙),厚朴(薑製),紫蘇,香附(各四兩),大腹皮,丁香皮,檳榔木香,草果,莪朮(炮),肉桂,藿香(各一兩半),人參,麥門冬,白朮,赤茯苓,枳殼(炒)石菖蒲,木瓜,白芷,半夏(各一兩),木通
上件每服五錢。
腹中氣滯,痞悶不快,胸膈走痛者,此方主之。
氣,陽也,升降出入,法乾之行健不息,使氣無留滯,斯無痛苦。若人也,以寒、熱、怒、恚、喜、憂、愁七氣干之,則痞悶痛楚之疾生爾。今夫寒則氣收,收則氣不流矣。故用丁皮、肉桂、草果之屬溫而行之。熱則氣亢,亢則氣不流矣,故用麥門冬、赤茯苓、木通之屬清而導之。
怒則氣逆,逆則氣不流矣,故用檳榔、枳殼、厚朴、木瓜之屬抑而下之。恚則氣積,積則氣不流矣,故用青皮、陳皮、腹皮、木香、莪朮之屬快而利之。喜則氣緩,緩則氣不流矣,故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之屬補而益之。憂則氣沉,沉則氣不流矣,故用白芷、紫蘇之屬升而浮之。
愁則氣鬱,鬱則氣不流矣,故用香附、菖蒲、半夏、藿香之屬利而開之。或問:七氣之來,豈能並至?方以二十四味,何示人以弗精專也?余曰:氣證與諸證不同。諸證者,痰、血、積、食屬於有形,故著於一處,偏於一隅,可以單方治也。若夫七情之氣,屬於無形,上下左右散聚無常,故集辛香之品而流動之,雖二十四味,不厭其繁,譬之韓侯之兵,多多益善云爾。
白話文:
二十四味流氣飲的組成:陳皮、青皮、炙甘草、薑製厚朴、紫蘇、香附(各四兩),大腹皮、丁香、檳榔、木香、炮莪朮、肉桂、藿香(各一兩半),人參、麥門冬、白朮、赤茯苓、炒枳殼、石菖蒲、木瓜、白芷、半夏(各一兩),木通。每次服用五錢。
此方主要治療腹部氣滯、胸悶不舒、胸膈疼痛等症狀。
氣是陽氣,它在體內升降出入,正常運作如同乾卦的運行,生生不息,使氣體暢通無阻,人就不會感到痛苦。但如果受到寒、熱、怒、恚(憤怒)、喜、憂、愁七情之氣的影響,就會導致胸悶、疼痛等疾病。
寒則氣收縮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丁香、肉桂、草果等溫熱藥物來促進氣血運行。熱則氣盛,氣血運行也不暢,所以用麥門冬、赤茯苓、木通等清熱藥物來疏導。
怒則氣逆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檳榔、枳殼、厚朴、木瓜等藥物來抑制並使其下降。恚則氣鬱積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青皮、陳皮、大腹皮、木香、莪朮等藥物來疏通。喜則氣虛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等補益藥物來增強氣血。憂則氣沉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白芷、紫蘇等藥物來提升氣血。
愁則氣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所以用香附、菖蒲、半夏、藿香等藥物來疏通和宣洩。
有人可能會問:七情之氣不可能同時出現,為什麼要用二十四味藥?這樣是不是不夠專注?我的回答是:氣證與其他證候不同。其他證候,如痰、血、積聚、食積等,都是有形的,所以病灶局限於某一部位,可以用單方治療。而七情之氣是無形的,在體內上上下下、左左右右地散佈,變化無常,所以需要用多種辛香藥物來疏通它。雖然用了二十四味藥,但並不嫌多,就像韓信的兵法一樣,「多多益善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