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17)
卷三 (17)
1. 氣門第二十
敘曰:氣、血,人身之二儀也,氣為主而血為配,故曰氣化即物生,氣變即物易,氣盛即物壯,氣弱即物衰,氣正即物和,氣亂即物病,氣絕即物死。是氣之當養也明矣。一或失治,則衰且亂,病且死,故考五方以治氣。
白話文:
氣血是人體的兩大要素,氣主導、血輔助,所以說氣化則生,氣變則易,氣盛則壯,氣弱則衰,氣正則和,氣亂則病,氣絕則死。由此可見,氣的養護非常重要。一旦失治,氣就會衰弱混亂,導致生病甚至死亡,因此要根據五行原理來調理氣。
氣和血是人體最重要的兩種物質,氣是主要的,血是輔助的。因此,氣化才能產生萬物,氣變才能使萬物變化,氣盛才能使萬物壯大,氣弱才能使萬物衰落,氣正才能使萬物和諧,氣亂才能使萬物生病,氣絕才能使萬物死亡。所以,養氣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有一點疏忽,就會導致衰退和混亂,疾病和死亡。因此,我們要根據五行來調理氣。
白話文:
氣與血,為人身之至寶,而氣為君,血為臣。故氣化方能生萬物,氣變則萬物化,氣盛則萬物壯,氣衰則萬物流,氣和則萬物調,氣亂則萬物病,氣絕則萬物死。故養氣至為重要,稍有疏忽,則衰亂交煎,疾癧橫生。是故,調氣必求合乎五行。
2. 獨參湯
人參(二兩)
煩躁脈微者,加童便一卮。身寒脈微者,加附子三錢。
諸虛氣弱危急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人蔘(一兩)
胸中煩躁、脈搏細微者,再加入童便(一杯)。身體寒冷、脈搏細微者,再加入附子(三錢)。
各種虛症、身體虛弱、危急虛脫者,可以使用此方。
氣者,萬物之所資始也。天非此氣,不足以長養萬物。人非此氣,不足以有生。故曰:一息不運則機緘窮。一毫不續則霄壤判。是以病而至於危急,良醫以氣為首務也。人參味甘性溫,得天地衝和之氣以成形,故用之以補沖和之氣,使其一息尚存,則可以次第而療諸疾矣。煩躁加童便者,虛而有火也。
白話文:
氣是萬物開始成長的根本。天地之間沒有氣,就不能滋養萬物。人沒有氣,就不能生存。所以說:呼吸不到一瞬間,身體機能就會衰竭。一絲氣息不斷,天與地才能分開。因此,當疾病發展到危急的程度,優秀的醫生首要任務就是調補氣。人參味道甘甜性溫,它生長在上天與大地和諧之氣的滋養下,所以用它來彌補不足的調和之氣,只要有一口氣,就可以逐漸治療各種疾病。煩躁加用童便,是虛火炎盛。
身寒加附子者,回其孤陽也。雖然,虛實之辨,不可不察,獨參但可以療虛耳。若實證危急,猶然攻之,故越人有實實之戒。
白話文:
在醫治身體寒冷的病症時,加入附子,是為了使孤陽回歸體內。然而,在中醫治療中,虛證與實證的區別非常重要,不可不加以辨別。獨參只能治療虛證。如果實證危急,仍然用參來攻治,就會犯「越人有實實之戒」的錯誤。
3. 四君子湯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炙甘草(各二錢)
面色萎白,言語輕微,四肢無力,脈來虛弱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炙甘草各2錢
如果面色蒼白、說話無力、四肢無力、脈象虛弱,則使用這個藥方。
夫面色萎白,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。言語輕微,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。四肢無力,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。脈來虛弱,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。如是則宜補氣。是方也,人參甘溫質潤,能補五臟之元氣。白朮甘溫健脾,能補五臟之母氣。茯苓甘溫而潔,能致五臟之清氣。甘草。甘溫而平,能調五臟愆和之氣。
四藥皆甘溫,甘得中之味,溫得中之氣,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,故曰四君子。
白話文:
如果人的面色發白萎黃,那麼一看就可以知道他的氣不足。言語虛弱低微,那麼一聽就可以知道他的氣不足。四肢無力,那麼一問就可以知道他的氣不足。脈搏跳動虛弱無力,那麼一摸就可以知道他的氣不足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那麼就應該補氣。這個補氣的方子中,人參甘溫質潤,可以補益五臟的元氣。白朮甘溫健脾,可以補益五臟的母氣。茯苓甘溫而潔,可以生發五臟的清氣。甘草甘溫而平,可以調和五臟的氣。
四種藥材皆甘溫,甘得中和的滋味,溫得中和的氣息,就像不偏不倚的君子,因此稱為四君子。
4. 六君子湯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半夏,陳皮
氣虛,痰氣不利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人參:補氣益血,健脾益肺。
白朮: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。
茯苓:健脾益氣,寧心安神。
甘草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半夏:化痰止嘔,降逆止呃。
陳皮: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肺氣虛弱,痰液阻塞導致氣機不暢通,此方劑為針對此證的主治方。
《內經》曰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著而成病。東南之土卑濕,人人有痰,然而不病者,氣壯足以行其痰也。若中氣一虛,則不足以運痰而痰證見矣。是方也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前之四君子也,所以補氣。乃半夏則燥濕以制痰,陳皮則利氣以行痰耳。名之曰六君子者,表半夏之無毒,陳皮之弗悍,可以與參、苓、朮、草比德云爾!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強壯的人氣血流動就更加健康,虛弱的人氣血停滯就會形成疾病。東南地區的土地低濕,人人都有痰,但是不生病,這是因為他們的氣血旺盛,足以運行痰液。如果中氣虛弱,就無法運行痰液,於是痰證就會出現。這個方子中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是「四君子」,用來補氣。半夏燥濕以化痰,陳皮利氣以運行痰液。把這個方子命名為「六君子湯」,是為了說明半夏沒有毒性,陳皮不燥烈,可以與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相提並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