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千緡湯
半夏(七枚),皂角(一寸,炙),甘草(一寸,炙)
痰涎上湧,喉中有聲,不渴者,此方主之。萹
濕土生痰,故用半夏以燥濕;氣塞則痰滯,故用皂角以利氣;肺苦氣上逆,故用甘草以緩急。又甘草能益脾,皂角能去垢,半夏能破逆。曰千緡者,重其效也。
白話文:
千緡湯
半夏七枚,皂角一寸(炙烤後),甘草一寸(炙烤後)。
如果痰液湧上喉嚨,喉嚨裡有聲音,但不口渴,這個方子可以治療。
因為濕土會生痰,所以用半夏來乾燥濕氣;氣機阻塞就會痰液停滯,所以用皂角來通利氣機;肺氣逆上,所以用甘草來緩解急症。此外,甘草能益脾,皂角能去污垢,半夏能化解逆氣。稱為「千緡湯」,是因為強調它的療效顯著。
2. 導痰湯
半夏(四物錢,制),陳皮(去白),枳殼(麩炒),膽南星,赤茯苓,炙甘草(各一錢)
風痰湧盛者,此方主之。
風痰者,濕土生痰,痰生熱,熱生風也。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,前之二陳湯耳。加南星以治風痰;入枳殼,去痰如倒壁。
白話文:
導痰湯
本方用於治療風痰壅盛。風痰的成因是濕邪化生痰液,痰液生熱,熱則生風。方中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,即為二陳湯的組成。再加入南星以治療風痰,加入枳殼則能像倒塌的牆壁般迅速去除痰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