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《三因》吐法
燒鹽(十兩)
熱飲十五升,三飲而三吐之。
欲吐不得吐,欲瀉不得瀉,腹中大痛者。名曰乾霍亂,令人暴死,急以此方探吐之。
鹽,咸物也,多則苦矣。經曰咸能軟堅,故可以開宿食頑痰;苦能湧泄,故探之則易吐矣。此法能回生起死,幸勿輕而忽之。
白話文:
燒鹽十兩,用十五升熱水沖泡,分三次飲下,每次飲後都要催吐三次。
如果想吐吐不出來,想瀉瀉不出來,肚子劇烈疼痛,這就是乾霍亂,會讓人暴斃,必須立即用這個方法催吐。
鹽是鹹的,鹽分過多就會苦。經書上說鹹味能軟化堅硬之物,所以可以去除宿食和頑痰;苦味能促進排泄,所以容易催吐。這個方法可以起死回生,千萬不要輕忽。
2. 痰門第十五
敘曰:痰證顯於外,夫人之所易知也;痰涎隱於內,而怪證百出,夫人之所難知也。顯於外者,只依常法調理而治;隱於內者,非控涎丹、神祐丸,與夫倒倉之法,不能空其巢穴也。今考古方十一首以治痰,變而通之,在乎人耳。
白話文:
痰證外顯容易察覺,但痰涎潛藏於內則會導致各種奇特的病症,不易診斷。外顯的痰證,只要按照一般的治療方法即可;內隱的痰證,則非得依靠控涎丹、神祐丸等藥物,以及倒倉等特殊方法,才能清除其根源。現在蒐集了十一個古代方劑來治療痰證,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方劑,則全憑醫師的經驗和判斷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