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六和湯
砂仁,半夏,杏仁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,厚朴,木瓜,藿香,白朮,白扁豆,赤茯苓(各二兩)
夏月飲食後,六腑不和,霍亂轉筋者,此方主之。
六和者,和六腑也。食飲為患,和以砂仁;夾涎吐逆,和以半夏;膈氣不利,和以杏仁;胃虛不調,和以參、術;中氣不快,和以藿香;伏暑傷脾,和以扁、樸;轉筋為患,和以木瓜;三焦蓄熱,和以赤苓;氣逆急吐,和以甘草。正考見暑門。
白話文:
六和湯
夏天飲食後,六腑不調和,出現霍亂、抽筋等症狀,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。
「六和」指的是調和六腑。飲食不當導致疾病,用砂仁來調和;口中涎液增多、嘔吐,用半夏來調和;胸膈氣機不通暢,用杏仁來調和;胃氣虛弱、失調,用人參、白朮來調和;中焦氣機不暢,用藿香來調和;暑熱傷及脾胃,用白扁豆、厚朴來調和;抽筋,用木瓜來調和;三焦積聚熱邪,用赤茯苓來調和;氣逆嘔吐劇烈,用甘草來調和。 詳細內容可參考暑病相關章節。
2. 藿香正氣散
藿香(三錢),白朮(炒),厚朴(薑湯炒),茯苓,紫蘇,半夏(制),大腹皮(淨洗),桔梗陳皮(去白),甘草(炙),白芷(各一錢)
內傷、外感而成霍亂者,此方主之。
內傷者調其中,藿香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半夏、厚朴、桔梗、大腹皮,皆調中藥也,調中則能正氣於內矣;外感者疏其表,紫蘇、白芷,疏表藥也,疏表則能正氣於外矣。若使表無風寒,二物亦能發越脾氣,故曰正氣。
白話文:
藿香正氣散:
這方劑用於治療內傷或外感引起的霍亂。
藥方中,藿香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半夏、厚朴、桔梗、大腹皮等藥材,都具有調理脾胃的作用,能調整身體內部的機能,使正氣內盛。紫蘇和白芷則能疏散表邪,使體表正氣充盈。即使沒有風寒侵襲,這兩種藥也能促進脾胃功能,從而使正氣充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