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4)

1. 痢門第十一

敘曰:始痢宜下,夫人之所共知也;久痢宜補,亦夫人之所共知也。至如二陽合病皆下痢,太陽、陽明合病自下痢者宜發汗,太陽、少陽合病自下痢者宜和解,陽明、少陽合病自下痢者宜攻裡,非得傷寒之玄關者,不足以語此也。今考十方於後,大都口耳之見而已。

白話文:

話說:初期痢疾應該以瀉法為主,這是眾所周知,慢性痢疾應該以補益法為主,這也是眾所周知的。至於二陽合病引起的痢疾,太陽陽明合病自行下痢者宜發汗,太陽少陽合病自行下痢者宜和解,陽明少陽合病自行下痢者宜攻裡,如果不通曉傷寒學的奧妙,是無法談論這個問題的。現今考察十方,大多是得自於口耳之傳罷了。

2. 芍藥湯加芒硝方

白芍藥(二錢),當歸尾,黃連,黃芩(各一錢),木香(不見火),桂心,檳榔,甘草(各五分),大黃(七分),芒硝(一錢)

痢疾便膿血,裡急後重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白芍藥(二錢) :二錢重的白芍藥。

當歸尾(一錢):一錢重的當歸尾。

黃連(一錢):一錢重的黃連。

黃芩(一錢):一錢重的黃芩。

木香(不見火)(五分):五分重的木香,未經火炒。

桂心(五分):五分重的桂心。

檳榔(五分):五分重的檳榔。

甘草(五分):五分重的甘草。

大黃(七分):七分重的黃。

芒硝(一錢):一錢重的芒硝。

痢疾便膿血,裡急後重者,此方主之。

痢,滯下也。患痢大都責於濕熱,熱傷氣,故下白;熱傷血,故下赤;熱傷大腸,則大腸燥澀,故里急後重。河間云:行血則便膿自愈,故用歸、芍、硝、黃以行血;和氣則後重自除,故用木香、檳榔、甘草以和氣;苦能堅腸,寒能勝熱,故用芩、連厚腸胃而去熱;有假其氣,則無禁也,故假桂心之辛熱為反佐。

白話文:

痢疾,是腸道積滯下瀉的疾病。患痢疾大多數是濕熱引起的,濕熱傷氣,所以大便白色;濕熱傷血,所以大便紅色;濕熱傷大腸,則大腸枯燥澀結,所以裏急後重。河間醫派說:運行血脈則膿血自愈,所以用當歸、芍藥、硝石、黃芩來運行血脈;調和中氣則後重自除,所以用木香、檳榔、甘草來調和中氣;苦味能堅澀腸道,寒性能勝熱,所以用黃芩、黃連來厚實腸胃並去除熱;有時需借用其藥性,則無禁忌,所以借用桂心的辛熱來做反佐。

3. 桃仁承氣湯

桃仁(二十五枚,去皮尖),桂枝(七分,炒),大黃(五錢,酒浸),芒硝(五錢),甘草(二錢)

白話文:

桃仁(25 顆,去除外皮和尖端),桂枝(7 分,炒過),大黃(5 錢,浸泡在酒中),芒硝(5 錢),甘草(2 錢)

痢疾初起,質實者,此方主之。若初間失下,反用固澀之藥,以致邪熱內蓄,血不得行,腹痛欲死者,急以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痢疾剛開始發作,大便形狀堅實的患者,可以使用這個方劑。如果在痢疾的初期沒有及時治療,反而使用了收斂固澀的藥物,導致邪熱在體內積蓄,血液運行不暢,腹痛劇烈,有死亡危險的,則應緊急使用這個方劑。

《內經》曰:通因通用;又曰:暴者奪之。故用大黃、芒硝之鹹寒以盪滌邪熱;用桃仁之苦以逐敗血;甘草之甘以調胃氣。乃桂枝則辛熱物也,用之者何?經曰: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,故用其引大黃、芒硝直達瘀熱之巢穴,乃嚮導之兵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治療疾病時,要根據病因進行治療;又說:病情來勢暴烈,應當用強力的方法治療。所以用大黃、芒硝的鹹寒之性來盪滌邪熱;用桃仁的苦味來驅除敗血;甘草的甘味來調和胃氣。然而桂枝是辛熱的藥物,為什麼也要使用呢?《內經》說:病情輕微時,應採取與病情相反的方法治療;病情嚴重時,應順應病情進行治療。所以用桂枝來引導大黃、芒硝直達瘀熱的巢穴,就像嚮導一樣引導大軍前進。

4. 清六丸
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,紅曲(五錢)

血痢者,此方主之。

滑石能清六腑之熱,甘草能調六腑之氣,紅曲能和六腑之血。

白話文:

滑石(480公克),甘草(80公克),紅曲(40公克)

患有血痢者,此方是治療的主方。

  • 滑石:能清淨六腑的熱氣
  • 甘草:能調和六腑的氣息
  • 紅曲:能調和六腑的血液

5. 溫六丸
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,乾薑(五錢)

薑汁為丸。

白痢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滑石(三百六十公克),甘草(六十公克),乾薑(三十公克)

白痢患者,此方對其有效。

白痢為寒,中世之謬論也。劉守真氏出,始以白痢責之熱傷氣,可謂開發群曚。是方也。滑石寒而淡,寒則能除六腑之熱,淡則能利六腑之濕;甘草得天地衝和之氣,故性平而調六腑;乾薑得天地正義之氣,故入氣而闢濕邪。又曰乾薑性溫,可使從治,經曰佐以所利,是故用之。

白話文:

把白痢病解釋為寒症,是歷代醫家的謬論。劉守真大夫出現之後,才開始用白痢病的病因是熱氣傷及陽氣,可說是他開啓了我等羣迷。這個方劑使用以下藥材:滑石寒涼且淡,寒性可以消除六腑的熱氣,淡性可以利除六腑的濕氣;甘草得天地衝和之氣,所以性情平和,調和六腑;乾薑得天地正義之氣,所以能進入氣分而排除濕邪。又說乾薑性溫,可以作為輔助藥物治療,經典所說「佐以所利」,因此使用乾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