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9)

1. 瘧門第十

敘曰:瘧之理難言矣。知五運六氣、十四經絡,始能粗知其證。知陰陽進退消長之理,然後知夫瘧疾變遷之妙。苟非精研斯道,則所知者膚淺而已,一有問難,猶然袖手解頤。今考名方十八首,說證用藥,可為初學之啟蒙也。

白話文:

作者說:瘧疾的道理很難用言語解釋清楚。只有懂得五運六氣、十四經絡,才能粗略地瞭解瘧疾的症狀。懂得陰陽的消長變化規律,才能懂得瘧疾變化的奧妙。如果不精心地研究這些問題,那麼所知道的知識就只是皮毛而已,一旦有人提問,就會不知所措。現在我選出十八首名方,詳細說明症狀和用藥,可以作為初學者的入門讀物。

2. 麻黃羌活湯

麻黃(去節),羌活防風甘草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麻黃(去掉根節),羌活,防風,甘草(各三錢重)

瘧發時,頭疼,身熱,脊強,脈浮者,名曰寒瘧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瘧疾發作時,頭痛、發燒、背部僵硬、脈象浮起的,稱為寒瘧,此方主治。

寒熱一日一發,間日一發,三日一發,皆名曰瘧,此雲頭疼、身熱、脊強、脈浮,皆太陽證也。太陽乃寒水所化。故《機要》名為寒瘧。麻黃、羌活,太陽經之汗藥也。故以為君;防風乃諸風藥之卒徒,故以為佐;甘草能和諸藥而兼解散,故以為使。是方乃攻實之劑,若臨病用藥,則血虛者宜加四物,氣虛者宜加參、術,全在活法,不徒執也。

白話文:

寒熱一天發作一次,隔天發作一次,或三天發作一次,都叫做瘧疾。瘧疾的症狀包括頭痛、身熱、脊背僵硬,脈搏浮動,這些都是太陽經證候。太陽經是寒水所化的,所以《機要》一書將瘧疾稱為寒瘧。麻黃和羌活都是太陽經的發汗藥,所以用它們為主藥。防風是各種風藥中最能除邪的,所以用它作佐藥。甘草能調和各種藥物,並兼具解表散熱的作用,所以用它作使藥。這個方劑是攻實的治法,在臨牀上用藥時,如果患者血虛,應該加四物湯;如果患者氣虛,應該加人參、白朮。一切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,不能死板地執著於某種方劑。

3. 白芷湯

白芷(二錢),知母石膏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白芷(3 公克),知母,石膏(各 7.5 公克)

瘧發時,目痛,鼻乾,口渴,自汗,不得眠,脈長,有熱無寒,或熱多寒少者,名曰熱瘧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瘧疾發作時,眼睛疼痛,鼻子乾燥,口渴,自發性出汗,無法入睡,脈搏偏長,有熱而無寒,或熱症較明顯而寒症較輕者,稱為熱瘧,此方專門治療此症。

此條皆陽明證也,以其有熱而無寒,或熱多而寒少,故《機要》名為熱瘧。白芷所以解陽明之經,石膏所以清陽明之腑,知母所以養陽明之陰。虛者宜加人參,質實便燥者,此方不足與也,宜下之,用傷寒門大柴胡湯,後以本方調之。

白話文:

這一路證候的疾病都是陽明證,因為發熱卻不寒冷,或者發熱嚴重而寒冷輕微,所以《機要》就將它命名為熱瘧。使用白芷來疏通陽明經絡、使用石膏來清除陽明腑中的熱氣、使用知母來滋養陽明經絡的陰液。體質虛弱的患者,應當增加人參;體質堅實但燥熱的患者,不宜再給予此方,應當採用其他的方法,可以使用《傷寒》篇章中的「大柴胡湯」,之後再使用此方來調整。

4. 小柴胡湯

柴胡(去蘆),黃芩(炒),人參甘草半夏(法制),生薑大棗

白話文:

柴胡(去除外皮裡的絨毛),黃芩(炒過),人參,甘草,半夏(經過炮製),生薑,大棗

瘧發時,耳聾,脅痛,寒熱往來,口苦,喜嘔,脈弦者,名曰風瘧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瘧疾發作時,耳鳴耳聾,脅肋疼痛,寒熱交替,口苦口乾,容易嘔吐,脈象弦緊的,稱為風瘧,此方專門針對此症狀。

此條皆少陽證也,以少陽為甲木,在天為風,故《機要》名為風瘧。柴胡、黃芩能和解少陽經之邪,半夏、生薑能散少陽經之嘔,人參、甘草能補中氣之虛,補中所以防邪之入里也。正考見傷寒門。

白話文:

這些症狀都屬於少陽病證。以少陽比作甲木,在自然界中就相當於風,所以《機要》稱之為風瘧。柴胡、黃芩能夠調和、解表少陽經的病邪,半夏、生薑能夠消散少陽經引起的嘔吐,人參、甘草能夠補益中氣的虛損。補益中氣的目的在於防止病邪入裡化熱。詳細的考證請參考《傷寒論》的條目。

5. 清脾飲

青皮(去穰,炒),厚朴(薑湯炒),白朮(炒),黃芩(炒),半夏(制),柴胡(去蘆),茯苓(去皮),草果甘草

白話文:

  • 青皮:去掉內芯,炒過。

  • 厚朴:用薑湯炒過。

  • 白朮:炒過。

  • 黃芩:炒過。

  • 半夏:已經炮製過的。

  • 柴胡:去掉蘆頭。

  • 茯苓:去皮。

  • 草果:不需處理。

  • 甘草:不需處理。

瘧發時,熱多寒少,口苦咽乾,大小赤澀,脈來弦數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瘧疾發作時,發熱較多,發冷較少,口苦喉嚨乾澀,大小便赤痛,脈象弦而數,此方適用。

此條皆太陰證也,太陰脾主濕,濕生痰,痰生熱,故見上件諸證。脈來弦數,弦為痰飲,數為熱也。方曰清脾者,非清涼之謂,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。故青皮、厚朴清去脾部之痰,半夏、茯苓清去脾中之濕,柴胡、黃芩清去脾中之熱,白朮、甘草清去脾臟之虛,而草果仁又所以清膏粱之痰也。劉宗厚先生因草果仁之溫熱而譏焉,蓋未達嚴用和氏之清矣。

白話文:

這條方劑都是太陰證的治療方法。太陰脾主濕,濕生痰,痰生熱,所以出現上面這些症狀。脈象來弦數,弦是痰飲,數是熱。方劑名稱為「清脾」,不是指清涼的意思,而是攻去其邪,使脾部為之一清。所以,青皮、厚朴清去脾部的痰;半夏、茯苓清去脾中之濕;柴胡、黃芩清去脾中之熱;白朮、甘草清去脾臟之虛;而草果仁則是清膏粱之痰。劉宗厚先生因為草果仁的溫熱而批評它,這大概是沒有理解嚴用和先生的清法。

《機要》云:瘧在三陰經,總謂之濕瘧,當從太陰經論之。此言可謂知要。今即古方審擇而用焉,則本方為切當矣。

白話文:

《機要》一書說:瘧疾發生在三條陰經上,總稱為濕瘧,應該按照太陰經的理論來診療。這句話可以說是抓住了要點。現在根據古方經過審慎地選擇並應用,那麼本方就切合實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