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防風通聖散

防風,川芎,當歸,大黃,芒硝,白芍藥,連翹,薄荷,麻黃,石膏,桔梗,黃芩,白朮,梔子,荊芥,滑石,甘草

失下發斑者,此方主之。

失下者,腸胃燥實,當下而失於下也。失下則熱無所泄而結於胃,胃主肌肉,故肌肉之間見紅斑也。紅者,火之色,熱之熾也。方中有大黃、芒硝、甘草,乃傷寒門調胃承氣湯也,所以瀉腸胃之實熱;加連翹、梔子、黃芩、薄荷,乃火門之涼膈散也,所以散胸膈之熱邪。全方除芒硝、大黃,各曰雙解散;解表有防風、麻黃、薄荷、荊芥、川芎;解里有石膏、滑石、黃芩、梔子、連翹;復有當歸、芍藥以和血;桔梗、白朮、甘草以調氣。營衛皆和,表裡俱暢,故曰雙解。

本方名曰通聖散,極言其用之妙也。正考見中風門。

白話文:

防風通聖散

這方藥主要用於治療下痢伴有發紅疹子的症狀。

下痢是指腸胃燥熱積滯,應該排出卻排不出去。排不出去,體內的熱就無處發洩,聚集在胃部。因為胃主肌肉,所以肌肉間就會出現紅疹。紅色是火的顏色,表示體內熱盛。方劑中大黃、芒硝、甘草,是傷寒論中調胃承氣湯的組成部分,用來瀉除腸胃的實熱;加入連翹、梔子、黃芩、薄荷,是火門的涼膈散的組成部分,用來散發胸膈的熱邪。整個方劑除了芒硝、大黃之外,都是成對的解表藥和解裡藥;解表藥有防風、麻黃、薄荷、荊芥、川芎;解裡藥有石膏、滑石、黃芩、梔子、連翹;還有當歸、芍藥來和血;桔梗、白朮、甘草來調氣。使營氣和衛氣都調和,表裡都通暢,所以稱為雙解。

此方名為「通聖散」,充分說明它療效神奇。其藥方可參照《傷寒論》中風門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