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5)

1.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考

實火可瀉,宜用芩、連、梔、柏;虛火可補,宜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甘草,所謂溫能除大熱也。或者誤用芩、連、梔、柏以治虛火,則火益熾。何以然哉?四件皆降下之品,降多則亡陰,陰亡則不足以濟火,故令火益熾。

白話文:

實證的熱症可以瀉火,應該用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柏子;虛證的熱症則需要補益,應該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甘草,這就是所謂的溫和方法可以消除大熱。如果錯誤地用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柏子來治療虛火,反而會讓火更旺盛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這四味藥都是下降的藥物,下降過度就會耗損陰氣,陰氣不足就無法滋養陰液以制約火邪,所以反而會讓火更旺盛。

2. 天雄附子川烏硫黃考

諸證無火者,宜於四件斟酌之。

壯火固不可有,少火亦不可無,所謂天非此火不足以生萬物,人非此火不足以有生。故凡諸證寒涼太過,幾於無陽者,宜審擇而用之。昔人以附子一物為太陽丹,以天雄、附子、川烏為三建湯,以硫黃為金液丹,皆所以養其真陽,壯其真火,而存此身之生氣耳。

明變之士,幸教我哉。

白話文:

各種症狀沒有內火的情況下,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斟酌使用這四種藥材。

雖然旺盛的火氣不可取,但一點火氣也不能沒有。就像天上的火如果不夠,就不能孕育萬物;人體如果不具備這種火氣,就不能生存。所以,凡是症狀過於寒涼,幾乎沒有陽氣的人,就應該謹慎地選擇並使用這些藥材。古人用附子單獨作為「太陽丹」,用天雄、附子、川烏組成「三建湯」,用硫黃製成「金液丹」,都是為了滋養人體的真陽之氣,增強人體的真火,以維持生命活力。

希望精通藥理的專家能指點迷津。

3. 斑疹門第九

敘曰:無熱不斑,無濕不疹,此二言者,斑疹之大觀也。其致疾之由,則有風、寒、暑、濕之殊;辨證之法,則有表、里、虛、實之異。此在人之自悟,非可以紙上盡也。

白話文:

斑疹的成因,總離不開熱和濕。沒有熱,就不會出現斑;沒有濕,就不會出現疹。這是理解斑疹的根本。至於致病的原因,則有風、寒、暑、濕等不同的因素;辨證的方法,則有表證、里證、虛證、實證等不同情況。這些都需要個人去體會領悟,不是紙上談兵就能說清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