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3)
卷二 (3)
1. 瀉黃散
藿香(二錢),山梔(一兩,炒黑),石膏(五錢),甘草(三兩),防風(四兩)
脾家伏火,唇口乾燥者,此方主之。
唇者,脾之外候;口者,脾之竅,故唇口乾燥,知脾火也。苦能瀉火,故用山梔;寒能勝熱,故用石膏;香能醒脾,故用麝香;甘能緩脾,故用甘草;用防風者,取其發越脾氣而升散其伏火也。或問何以不用黃連?余曰:黃連苦而燥,此有唇口乾燥,則非黃連所宜,故惟梔子之苦而潤者為當耳。
又問曰:既惡燥,何以不去防風?余曰:東垣已言之矣,防風乃風藥中之潤劑也,故昔人審擇而用之。
白話文:
瀉黃散的組成是:藿香二錢、炒黑的山梔子一兩、石膏五錢、甘草三兩、防風四兩。
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脾胃積熱導致嘴唇和口腔乾燥的人。嘴唇是脾臟的外在表現,口腔是脾臟的竅穴,所以嘴唇和口腔乾燥,就說明脾臟有熱。方中使用山梔子,是因為它味苦能瀉火;使用石膏,是因為它性寒能清熱;使用藿香,是因為它芳香能醒脾;使用甘草,是因為它甘味能緩和脾臟的機能;使用防風,則是利用它能疏通脾氣,使鬱積的熱氣散發出去。
有人問為什麼不用黃連?我回答說:黃連雖然苦寒能瀉火,但它也比較燥,而這個方子治療的是嘴唇和口腔乾燥的症狀,所以黃連並不適用,只有山梔子,既苦又能滋潤,才是適宜的藥物。
又有人問:既然怕燥,為什麼不用去防風?我回答說:李東垣(指李杲)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防風雖然是風藥,卻是風藥中性質比較滋潤的,所以古人經過仔細考慮才會用它。
2. 升陽散火湯
(本方去獨活加蔥白名火鬱湯)
升麻(去絲根),葛根,獨活,羌活,人參(去蘆),白芍(各五錢),柴胡(八錢),防風(二錢五分),生甘草(二錢),炙甘草(三錢)
過食冷物,抑遏少陽之火,鬱於脾部者,此方主之。
少陽者,三焦與膽也。經曰:少火生氣。丹溪曰:天非此火不能生萬物,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。是少火也,生物之本,揚之則光,遏之則滅,今為飲食填塞至陰,抑遏其上行之氣,則生道幾於息矣,故宜辛溫之劑以舉之。
升麻、柴胡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乾葛,皆辛溫上行之物也,故用之以升少陽之氣,清陽既出上竅,則濁陰自歸下竅,而食物傳化自無抑遏之患;芍藥味酸,能瀉土中之木;人參味甘,能補中州之氣;生甘草能瀉鬱火於脾,從而炙之,則健脾胃而和中矣。東垣氏聖於脾胃者,其治之也,必主於升陽。
俗醫知降而不知升,是撲其少火也,安望其衛生耶?
白話文:
升陽散火湯
此方由去獨活的火鬱湯加蔥白改良而成。方劑組成:升麻(去絲根)、葛根、獨活、羌活、人參(去蘆)、白芍(各五錢)、柴胡(八錢)、防風(二錢五分)、生甘草(二錢)、炙甘草(三錢)。
此方適用於因過食寒涼食物,抑制了少陽之火,導致火鬱於脾胃的情況。少陽指的是三焦和膽經。經書上說:「少火生氣」。朱丹溪說:「天地萬物生長,都依靠這股少陽之火;人體的生機,也依靠這股少陽之火。」這少陽之火是萬物生長的根本,它向上升發則生機勃勃,若被抑制則會熄滅。現在因為飲食過於寒涼,堵塞了陰氣,抑制了少陽之火的上升,人體生機將會衰竭,所以要用辛溫的藥物來升發它。
升麻、柴胡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葛根,都是辛溫向上走的藥物,用它們來升發少陽之氣。陽氣上升到頭面部,則陰邪之氣自然下降,飲食的消化吸收就不會受阻礙;芍藥味酸,能瀉肝火;人參味甘,能補益脾胃之氣;生甘草能瀉脾胃鬱火,炙甘草則能健脾胃和中。李東垣善於治療脾胃疾病,他的治療方法,必定重視升發陽氣。
一些庸醫只知道瀉火降氣,卻不懂得升發陽氣,這樣反而撲滅了少陽之火,怎麼能期望身體健康呢?
3. 瀉白散
桑白皮,地骨皮(各一兩),甘草(五錢)
肺火為患,喘滿氣急者,此方主之。
肺苦氣上逆,故喘滿;上焦有火,故氣急,此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也。桑白皮味甘而辛,甘能固元氣之不足,辛能瀉肺氣之有餘;佐以地骨之瀉腎者,實則瀉其子也;佐以甘草之健脾者,虛則補其母也。此云虛實者,正氣虛而邪氣實也。又曰:地骨皮之輕,可使入肺;生甘草之平,可使瀉氣,故名以瀉白。白,肺之色也。
白話文:
瀉白散適用於肺火旺盛導致的喘息、胸悶、呼吸急促等症狀。
肺氣上逆導致喘息胸悶,上焦有火則呼吸急促,這是因為氣盛則化火。方中桑白皮甘辛,甘味能補益元氣不足,辛味能瀉掉肺氣過盛;地骨皮瀉腎火,從根本上治療;甘草健脾益氣,補益正氣不足。所謂虛實,是指正氣不足而邪氣盛實。地骨皮輕,能上達肺經;生甘草性平,能瀉肺氣,因此稱為「瀉白散」。「白」指肺的顏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