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內托散

人參,黃耆,甘草,當歸,川芎,白芍藥,厚朴,防風,白芷,肉桂,木香,桔梗

表虛里實,氣血皆弱者,此方主之。

在表者,痘頂灰陷為氣虛,痘根色淡為血虛。若息重氣粗,則為裡實。氣虛,故用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。血虛,故用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。然防風、白芷、肉桂,能引諸藥自內而托之於外;木香、桔梗、厚朴,能調壅實以歸於和。加減法:紅紫黑陷屬熱毒者,去桂加紫草、紅花、黃芩。

淡白灰陷屬虛寒者,加丁香溫里,肉桂溫表。當貫膿而不貫膿者,倍參、耆、當歸、糯米,煎熟入人乳、好酒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體表虛弱、體內卻有實證,同時氣血都虛弱的人。

表虛指的是,如果長痘子時,痘子頂端顏色灰暗、凹陷,表示氣虛;痘子根部顏色淺淡,表示血虛。如果呼吸沉重、粗大,則表示體內有實證。

氣虛,所以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甘草來補氣。血虛,所以使用當歸、芍藥、川芎來補血。此外,防風、白芷、肉桂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從體內將毒邪托出體表;木香、桔梗、厚朴可以調理體內壅塞的實證,使之平和。

使用加減的方法:如果痘子呈現紅、紫、黑色且凹陷,屬於熱毒,應去除肉桂,加入紫草、紅花、黃芩。如果痘子呈現淡白灰色且凹陷,屬於虛寒,則加入丁香來溫暖體內,並用肉桂溫暖體表。如果痘子應該化膿卻沒有化膿,應加倍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糯米,煎好後加入人乳、好酒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