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21)
卷一 (21)
1. 桂枝加芍藥湯
桂枝(三兩,淨洗),芍藥(六兩,炒),甘草(二兩),生薑(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
本太陽病,醫反下之,因而腹滿時痛者,屬太陰也,桂枝加芍藥湯主之。
表證未罷,而醫下之,邪乘裡虛,當作結胸,今不作結胸,而作腹滿時痛,是屬於太陰。裡氣不和,故腹滿時痛耳。時痛者,有時而痛,非大實之痛也,故但與桂枝湯以解表,加芍藥以和里。
白話文:
桂枝加芍藥湯
此方用於治療太陽病患者,因誤用下法治療而導致腹部脹滿時痛的症狀。這屬於太陰病證的表現。
患者原本的表證尚未痊癒,卻被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法治療,導致邪氣乘虛而入,本應發展成結胸,但現在卻表現為腹脹且間歇性疼痛,這正是太陰病的症狀。由於裡氣不和,所以才會出現腹脹且間歇性疼痛。這種疼痛是間歇性的,不是持續劇烈的疼痛,因此方劑以桂枝湯解表,並加入芍藥以調和裡氣。
2. 桂枝加大黃湯
桂枝,芍藥,生薑(各三兩),甘草(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,大黃(一兩)
表證未罷,因誤下而大實痛者,此方主之。
大凡表證未罷,仍當解表,若誤下以虛其里,則餘邪乘虛而入,內作大實痛。曰大實痛,則非有時而痛者可例矣;故前方但倍芍藥,而此則加大黃。加大黃者,取其苦寒能蕩實也。論又曰:太陰為病,脈弱,其人續自便利,設當行大黃、芍藥者,宜減之,以其人胃氣弱,易動故也。則夫俗醫不辨虛實,而執方治病者,皆仲景之罪人矣!
白話文:
桂枝加大黃湯適用於感冒症狀尚未消失,卻又因為錯誤服用瀉下藥導致腹部脹痛的情況。
感冒初期症狀未消除就應該先解表,如果錯誤地服用瀉藥,反而會導致體內虛弱,讓剩下的邪氣乘虛而入,造成嚴重的腹痛。這種嚴重的腹痛,與一般偶爾發作的疼痛不同;因此,之前的方子只加倍芍藥,而這個方子則要加大黃。加大黃的用意,是利用其苦寒的性質來消除體內鬱積的邪氣。另外,如果病人屬太陰證,脈象虛弱,且經常腹瀉,如果要使用大黃、芍藥,劑量就要減少,因為這種體質的人胃氣虛弱,容易受到藥物的刺激。所以那些不辨虛實,只憑方劑治病的庸醫,都是仲景的罪人!
3. 桂枝加附子湯
桂枝,芍藥,生薑(各三兩),大棗(十二枚),甘草(二兩),附子(三枚)
太陽病發汗,遂漏不止,其人惡風,小便難,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者,此方主之。風濕相搏,身體疼煩,不能轉側者,亦此方主之。
發汗遂漏不止,則虛其表而亡陽,陽虛則無以衛外,故其人惡風;小便難者,經虛腑亦虛,而膀胱之氣不化,不化則不出,故小便難。汗多,表亡津液,則無以養筋,故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。用桂枝湯,所以和在表之營衛;加附子,所以壯在表之元陽。風濕相搏者,風邪與濕邪相搏激也。
然何以知之?若風邪為患,必分六經,今身體盡是疼煩,不能轉側,則無六經可辨之證,故知其風濕相搏也。與桂枝湯解在表之風,加附子以溫寒濕。
白話文:
桂枝加附子湯
傷風感冒發汗過多,導致汗液持續不止,患者怕風,小便困難,四肢略微僵硬,難以彎曲伸展,此方可用。因風寒濕邪交互相搏,導致全身疼痛難受,無法翻身,也可用此方。
發汗過多導致汗液持續不止,則耗損了體表的陽氣,陽氣虛弱就無法抵禦外邪,所以患者怕風;小便困難是因為經脈和臟腑都虛弱,膀胱的氣機不暢,氣機不暢則尿液排不出,所以小便困難。出汗太多,體表津液流失,則無法滋養筋脈,所以四肢略微僵硬,難以彎曲伸展。使用桂枝湯,是為了調和體表營衛之氣;加入附子,是為了增強體表元陽之氣。風寒濕邪交互相搏,是指風寒和濕邪互相侵襲,互相激發。
怎麼知道是風寒濕邪交互相搏呢?如果單純是風邪作祟,一定會出現六經辨證的症狀,但現在患者全身疼痛難受,無法翻身,則沒有六經辨證的跡象,所以知道是風寒濕邪交互相搏。用桂枝湯來治療體表的風邪,再加入附子來溫暖寒濕之邪。
4. 麻黃附子細辛湯
麻黃(去節),細辛(去土,各二兩),附子(一枚)
少陰病,始得之,反發熱,脈沉者,此方主之。
病發於陰者,當無熱。今少陰病始得之,何以反發熱也?此乃太陽經表裡相傳之證故耳!蓋太陽膀胱經與少陰腎經相為表裡,腎經虛,則太陽之邪由絡直入腎臟。餘邪未盡入里,故表有發熱,真寒入腎,故里有脈沉。有太陽之表熱,故用麻黃以發汗;有少陰之裡寒,故用辛、附以溫中。
白話文:
麻黃附子細辛湯
麻黃(去掉莖節)、細辛(去掉泥土),各二兩,附子(一枚)。
治療少陰病初期,剛開始發病就出現反覆發熱,脈象沉弱的症狀,用這個方子。
少陰病發病在裡,應該沒有發熱的現象。現在少陰病初期就發熱,這是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太陽經和少陰經表裡互相傳遞病邪的緣故!因為太陽經(膀胱經)與少陰經(腎經)互為表裡,腎經虛弱,則太陽經的邪氣就能沿著經絡直接進入腎臟。邪氣還沒有完全進入裡邊,所以表面有發熱;真正的寒邪進入腎臟,所以裡邊脈象沉弱。由於有太陽經的表熱,所以用麻黃發汗;由於有少陰經的裡寒,所以用細辛、附子溫暖臟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