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四君子湯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

陽明虛,宗筋失養,不能束骨而利機關,令人手足痿弱者,此方主之。

陽明者,胃也。胃為土,土者萬物之母。《易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。若胃土一虛,則百骸失養,而絕其生氣矣。故宗筋縱馳,不能束骨而利機關,令人手足痿弱。是方也,人參、甘草,甘溫之品也,甘者土之味,溫者土之氣,故足以益陽明;白朮、茯苓,燥滲之品也,燥之則土不濡,滲之則土不濕,故足以益脾胃。凡人大病之後,手足痿弱者,率是陽明虛也。

能於胃而調養之,則繼東垣之武矣。

白話文:

四君子湯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這四味藥組成的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陽明經虛弱,導致筋骨失養,無法支撐骨骼,使關節活動不利,進而出現手腳無力萎軟的症狀。

陽明經指的是胃經。胃如同泥土,是萬物之母。《易經》說:「偉大的坤元(大地),萬物依靠它而生長。」如果胃(土)虛弱,則全身筋骨都得不到滋養,生命力就會衰竭。因此,筋脈鬆弛,無法支撐骨骼,關節活動也不靈活,導致手腳無力萎軟。這個方子中,人參和甘草性味甘溫,甘味是土的特性,溫性是土的氣,所以能滋補陽明經;白朮和茯苓具有燥濕滲水的功效,能使脾胃既不乾燥也不潮濕,進而增強脾胃功能。一般來說,大病初癒後出現手腳無力萎軟的,大多是陽明經虛弱所致。

能夠調理好胃氣,就能繼承李東垣(金元時期名醫)的醫術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