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麥煎散

知母,石膏,人參,白茯苓,赤芍藥,滑石,葶藶,杏仁,地骨皮,麻黃根,甘草

共為末,浮小麥煎湯調下二錢。

濕熱內淫,肺病喘急,以致皮毛之氣不充,令人盜汗,四肢煩疼,肌肉消瘦者,此方主之。

《內經》曰:肺主皮毛。《靈樞經》曰: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開闔者也。今肺以喘而虛,故皮毛之氣不充,氣不充,則腠理失肥,開闔失宜,而令盜汗。是方也,滑石、茯苓,可以瀉濕;石膏、知母,可以消熱;杏仁、葶藶,可以瀉喘;人參、甘草,可以益肺。地骨皮、赤芍藥,可以去熱於裡。麻黃根、浮小麥,可以止汗於表。

白話文:

麥煎散

此方由知母、石膏、人參、白茯苓、赤芍藥、滑石、葶藶子、杏仁、地骨皮、麻黃根、甘草研磨成粉末,用煮熟的小麥湯調服,每次二錢。

適用於體內濕熱鬱積,導致肺部疾病,出現喘息急促,皮膚毛髮營養不足,盜汗、四肢煩痛、肌肉消瘦等症狀。

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肺臟主司皮膚毛髮;《靈樞經》也說,衛氣能溫暖肢體肌肉,充盈皮膚,使肌膚豐滿,並調節開合功能。 現在因為肺部喘息而虛弱,所以皮膚毛髮得不到滋養,氣血不足,導致肌膚鬆弛,開合失調,於是出現盜汗。 本方中,滑石、茯苓能利濕;石膏、知母能清熱;杏仁、葶藶子能止咳平喘;人參、甘草能益氣補肺;地骨皮、赤芍藥能清裡熱;麻黃根、浮小麥能止表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