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1)
卷三 (1)
1. 玉屏風散
黃耆(炙),防風(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
共為末。每服三錢。
氣虛自汗者,此方主之。
自汗者,無因而自汗也。常人不自汗者,由衛氣固衛於外,津液不得走泄,所謂陽在外,陰之衛也。衛氣一虧,則不足以固津液,而自滲泄矣,此自汗之由也。白朮、黃耆、所以益氣。然甘者性緩,不能速達於表,故佐之以防風。東垣有言,黃耆得防風而功愈大,乃相畏而相使者也。
是自汗也,與傷風自汗不同,傷風自汗,責之邪氣實。雜證自汗,責之正氣虛。虛實不同,攻補亦異,臨證者宜詳別之。
白話文:
玉屏風散
黃耆(炙)、防風各一兩,白朮二兩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。
適合氣虛自汗的人服用。
所謂自汗,就是沒有原因就自己出汗。正常人不自汗,是因為衛氣護衛體表,津液不會外洩,這是「陽在外,陰之衛」的道理。衛氣不足,就無法固護津液,導致津液自行外洩,這就是自汗的原因。白朮、黃耆可以益氣,但甘味藥性緩和,作用較慢,無法快速到達體表,所以加入防風。東垣(指醫家李東垣)說過,黃耆配合防風,功效會更大,這是藥物互相抑制又互相促進的關係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自汗和傷風引起的汗出不同。傷風自汗是外邪入侵導致,需要祛邪;而這種自汗是正氣虛弱導致,需要補益。虛實不同,治療方法也不同,醫生在診斷時應當仔細區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