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六 (10)
卷六 (10)
1. 甘桔湯
甘草(二錢),桔梗(三錢)
咽喉腫痛者,此方主之。
甘草之甘,瀉實火而補虛火。桔梗之苦,清喉熱而瀉氣熱。
白話文:
甘草(二錢),桔梗(三錢)
咽喉腫痛者使用此方為主。
甘草的甘甜,能瀉實火而補虛火。桔梗的苦味,能清喉熱而瀉氣熱。
2. 消毒飲
牛蒡子(二錢),荊芥穗(一錢),生甘草,防風(各五分)
咽喉腫痛,膈上熱盛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-
牛蒡子(10公克)
-
荊芥穗(5公克)
-
生甘草(2.5公克)
-
防風(2.5公克)
咽喉腫痛,隔肌以上熱氣旺盛的人,適用此方治療。
牛蒡子疏喉中風壅之痰,荊芥穗清膈間風壅之熱,生甘草緩喉中風壅之氣。乃防風者,散諸風不去之邪也。
白話文:
牛蒡子可疏散喉嚨中的風邪痰液,荊芥穗可以清解膈間因風邪引起的熱氣,生甘草能緩解喉嚨中因風邪引起的氣滯。防風可驅散各種風邪不退的邪氣。
3. 加味如聖散
桔梗(二錢),牛蒡子,麥門冬(各一錢五分),甘草,玄參,荊芥(各一錢),防風(七分),生犀角,黃芩(各五分)
痰嗽風熱,聲啞喉痛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桔梗 (12克),牛蒡子,麥門冬 (各6克),甘草,玄參,荊芥 (各4.5克),防風 (3克),生犀角,黃芩 (各2.25克)
痰咳風熱,聲音沙啞喉嚨疼痛的,此方藥主治這種情況。
牛蒡子、麥門冬,療風痰而清肺熱。荊芥、防風,散風邪而升鬱熱。甘草、桔梗、黃芩,利咽喉而清氣熱。犀角、玄參,涼心膈而療結熱。熱去則金清,金清則聲啞瘥矣。
白話文:
牛蒡子和麥門冬,有治療痰熱引起的風寒,並清解肺熱的作用。荊芥和防風,用以祛散風邪,並提升鬱熱。甘草、桔梗和黃芩,能治療咽喉腫痛,並清除氣熱。犀角和玄參等藥材,有清涼心膈,以及治療結熱的作用。當體內的熱氣去除後,金液就會清潤,金液清潤後,聲音嘶啞的病症就會痊癒。
4. 紫草化毒湯
紫草(二錢),陳皮(一錢),升麻,甘草(各五分),小便赤加木通
痘已出未出,熱壅不快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紫草(八公克),陳皮(四公克),升麻、甘草(各二公克),小便赤熱時加木通
痘瘡已發或未發,因熱氣壅滯而不通暢,適合服用此藥。
紫草活竅,利血化毒。陳皮快膈,消痰利氣。升麻消風,發散瘡痍。甘草補虛,和中解熱。木通之加,為導熱邪則由溺而泄爾。
白話文:
紫草有疏通竅道、清血解毒的作用。陳皮能理氣化痰,下氣通絡。升麻能祛風,化解瘡瘍。甘草能補虛勞,調和陰陽,清熱解毒。木通能引熱下行,通過小便把熱氣排出體外。
5. 前胡化斑散
酒紅花,當歸(各一錢),前胡(八分),荊芥(四分),白芷,甘草節,赤芍藥,陳皮(各五分)鬱金(七分,酒浸),胡荽子(三十粒)
痘中夾斑之輕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-
酒紅花、當歸:各一錢
-
前胡:八分
-
荊芥:四分
-
白芷、甘草節、赤芍藥、陳皮:各五分
-
鬱金:七分,泡過酒
-
胡荽子:三十粒
痘疹中夾雜斑點較輕微者,可以使用此方來治療。
斑之淡紅色者,斑之輕也。治痘中之斑,與傷寒、雜證不同。傷寒之斑,宜主寒涼。痘中之斑,寒之則血凝而痘不起。雜證之斑,間用溫補。痘中之斑,補之則血溢而斑愈盛。此方用酒紅花、當歸、赤芍藥,所以活斑中之血。前胡、白芷、陳皮、荊芥,所以利表裡之氣。乃胡荽子、甘草節、酒鬱金,皆所以散滯氣爾。
白話文:
暗紅色的斑點,是斑點比較輕微的。治療痘痘中的斑點,與傷寒、其他疾病不同。傷寒引起的斑點,應該以寒涼的藥物為主。痘痘中的斑點,如果用寒涼的藥物,會使血液凝結,痘痘就長不出來。其他疾病引起的斑點,偶爾可以使用溫補的藥物。痘痘中的斑點,如果使用溫補的藥物,會使血液外溢,斑點更加嚴重。這個方子使用紅花、當歸、赤芍藥,是為了讓痘痘中的血液活動起來。前胡、白芷、陳皮、荊芥,是為了宣通表裡之氣。胡荽子、甘草節、酒鬱金,都是為了散去滯留的氣。
此其為藥,利營調衛,不寒不熱,誠得治痘斑之理也。師云:斑證之原,由初間不能清熱解毒。若能於初間清熱解毒,胡然有斑?
白話文:
中醫治療痘斑的藥物,能夠疏通營衛經絡,不寒不熱,確實符合治療痘斑的原理。老師說,痘斑的根源,在於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清除體內熱毒。如果能在一開始就清除熱毒,怎麼可能還會有痘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