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六君子湯
人參,白朮,茯苓,半夏(姜煮),陳皮,甘草
脾虛鼓脹,手足倦怠,短氣溏泄者,此方主之。
經曰:脾主行氣於三陰。三陰者,太陰脾、厥陰肝、少陰腎也。其脈皆行於腹裡,脾病則三陰之氣不行,故令鼓脹。手足倦怠者,四肢受氣於脾,脾病則無以受氣,故倦怠。短氣者,脾病而中氣弱也。溏泄者,土弱不能制濕也。是方也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,甘溫益脾之物也。
半夏、陳皮,快脾利氣之物也。然溫者益氣,甘者守中,下咽之後,必增脹滿,此勿疑之。經曰:塞因塞用,故用補劑以治脹滿,初服則脹,久服則通。此惟精達經旨者知之,庸醫未足道也。
白話文:
六君子湯
六君子湯用於治療脾虛導致的腹部脹滿、手腳乏力、呼吸短促、大便稀溏等症狀。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溫和滋補脾胃;半夏(用薑汁炮製)、陳皮則能疏通脾胃之氣。 雖然一開始服用可能會覺得脹滿,但這是藥物發揮作用的正常現象,持續服用就能改善症狀。 只有真正理解經方理論的人才能明白這個道理,庸醫是無法理解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