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二 (54)
卷二 (54)
1. 十全大補湯
人參,黃耆,白朮,茯苓,熟地黃,當歸,川芎,芍藥,甘草(等分),桂心(少許)
瘡久,血氣虛弱,頸面腹背皆瘡者,此方主之。
瘡疥生於手足者為輕,生於頸面腹背者,氣血虛羸之盛,乃小人道長之象。故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大補其氣。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苄、桂心大補其血。氣血得其補,則腹背之瘡先愈,而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矣。脾胃門參苓白朮散,亦可酌用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「十全大補湯」,它的成分包含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熟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甘草,這些藥材的份量都相同,另外再加少量的桂心。
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長期瘡瘍、血氣虛弱,導致脖子、臉部、腹部、背部都長瘡的人。
如果瘡疥長在手腳,病情相對較輕;但如果長在脖子、臉部、腹部、背部,就代表氣血非常虛弱,這是邪氣強盛的表現。所以,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來大力補氣;用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桂心來大力補血。當氣血得到補養,腹部和背部的瘡瘍就會先好轉,這樣正氣就會增強,邪氣就會消退。另外,也可以參考脾胃門的參苓白朮散來使用。
2. 加品
古方有苦參、沙參、忍冬花、皂角刺者,此皆治瘡善藥。若依前法,則此輩不用變愈,必欲用之,苦參宜用酒炒。
白話文:
古代的藥方裡,有使用苦參、沙參、忍冬花、皂角刺這些藥材的,這些都是治療瘡瘍的良藥。如果按照之前的舊方法,那麼這些藥材就算不用也會痊癒,(但)如果一定要使用它們,苦參最好用酒炒過。
3. 疥瘡塗藥總考
古方塗藥,有用蛇床子、川椒、雄黃、樟腦、水銀、檳榔者,有少入人言者,皆殺蟲也。有用木鱉子、大風子者,皆去風也。有用枯礬、硫黃者,為燥濕也。有用大黃、黃柏、輕粉、鉛粉、黃丹者,為解熱者。或以桕油塗者,或以麻油塗者,或以豬脂塗者。予少時常自用之,率驗於此而違於彼,今月少愈,再月即發,竟以服藥而瘳,終無益於塗也。然病淺者,間有塗之而愈,故塗藥亦所不廢。
白話文:
古時候用來塗抹治療疥瘡的藥方,有的會使用蛇床子、川椒、雄黃、樟腦、水銀、檳榔等,這些成分大多被認為可以殺蟲。有的會使用木鱉子、大風子等,這些成分大多被認為可以去除風邪。有的會使用枯礬、硫黃等,這些成分大多被認為可以乾燥濕氣。有的會使用大黃、黃柏、輕粉、鉛粉、黃丹等,這些成分大多被認為可以解熱。還有人會用桕油、麻油或豬油來塗抹。我年輕的時候常常自己使用這些藥方,但往往這個方法對這個人有效,對另一個人就沒效,這個月好了一點,下個月又發作,最後還是靠吃藥才治好,塗抹的藥對我來說終究沒有什麼幫助。然而,病情比較輕微的人,有時塗抹藥物就會痊癒,所以塗抹藥物的方法也不能完全廢棄。
4. 暴死門第六十八
敘曰:幻化之軀,不能無死,但曰暴死,則非正命矣。君子順受其正,胡然以非命歸耶?故考方法八條,以拯暴死。
白話文:
說:人身是虛幻變化的,不可能不死,但說是暴死,就不是正常的壽終。君子應該順應天命、接受自然的死亡,怎麼會用非正常死亡的方式結束生命呢?因此,考究了以下八種方法,希望能救治暴死的人。
5. 六君子湯加天麻方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半夏,陳皮,天麻
暴死口噤吐沫,身體溫暖,脈來虛大者,中風暴死也,此方主之。
暴死者,卒然而倒,不省人事也。風燥則筋急,故令口噤。吐沫者,風盛氣湧使然,乃風來潮洶之象,風為陽邪,故令身體溫暖。脈來虛大者,正氣虛而邪氣盛也。斯時也,主辛散之劑以驅風,則懨懨之氣必絕,非其治也。故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之甘溫者急固其氣,復用半夏、陳皮之辛利者以平其沫。天麻之加,定風邪爾。
白話文:
突然暴斃,嘴巴緊閉,吐白沫,身體溫熱,脈象虛大的人,這是中風猝死的症狀,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
所謂的猝死,是指突然倒地,失去意識。風邪乾燥會導致筋脈抽搐,所以嘴巴會緊閉。吐白沫,是因為風邪太盛,氣往上湧導致的,這是風邪來勢洶洶的表現。風邪屬於陽邪,所以身體會溫熱。脈象虛大,表示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。這個時候如果使用辛散的藥物來驅散風邪,那衰弱的氣一定會耗盡,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所以要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這些甘溫的藥物來趕快穩固氣,再用半夏、陳皮這些辛味的藥物來平息白沫。加入天麻,是為了平定風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