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63)
卷一 (63)
1. 防風通聖散
防風,川芎,川歸,黃芩(炒),麻黃(去節),連翹,薄荷,石膏,白朮(炒),梔子(炒黑),大黃,芒硝,桔梗,荊芥,白芍藥,滑石,甘草
表有疥瘡,內有實熱,此方主之。
諸痛瘍瘡癢,皆屬心火,故表有疥瘡,必里有實熱。是方也,用防風、麻黃,泄熱於皮毛。用石膏、黃芩、連翹、桔梗,泄熱於肺胃。用荊芥、薄荷、川芎,泄熱於七竅。用大黃、芒硝、滑石、梔子,泄熱於二陰。所以各道分消其勢也。乃當歸、白芍者,用之於和血。而白朮、甘草者,用之以調中爾。互考見中風門、火門。
白話文:
這帖藥方叫做防風通聖散,裡面包含了防風、川芎、當歸、炒黃芩、去節的麻黃、連翹、薄荷、石膏、炒白朮、炒黑梔子、大黃、芒硝、桔梗、荊芥、白芍藥、滑石和甘草。
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身體表面有疥瘡,同時體內有實熱的情況。
各種疼痛、瘡瘍和搔癢,大多屬於心火旺盛引起的,所以當皮膚表面有疥瘡時,通常體內也會有實熱。這個藥方使用防風和麻黃,是為了將熱從皮膚毛孔排出;用石膏、黃芩、連翹和桔梗,將熱從肺和胃排出;用荊芥、薄荷和川芎,將熱從頭部七竅排出;用大黃、芒硝、滑石和梔子,將熱從大小便排出。這樣分開引導,讓熱邪消散。至於當歸和白芍,是用來調和氣血的;而白朮和甘草,是用來調理脾胃功能的。相關的內容,可以參考中風和火熱相關的章節。
2. 玉燭散
川芎,當歸,生地黃,赤芍藥,大黃,甘草,朴硝(各等分)
疥瘡作痛者,此方主之。
諸痛屬實,實者可瀉,故用朴硝、大黃瀉其實,生地、赤芍涼其血,川芎、當歸和其營,甘草調其衛。是方為攻下之劑,必形氣、病氣兩實者,始可用之。若病氣有餘,形氣不足者,以前方防風通聖散去大黃、芒硝可也。
白話文:
川芎、當歸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大黃、甘草、朴硝,這些藥材都取相同的份量。
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疥瘡引起的疼痛。
各種疼痛如果屬於實證,實證的治療原則是瀉法,所以用朴硝、大黃來瀉其體內的實邪,用生地、赤芍來涼血,用川芎、當歸來調和營氣,用甘草來調和衛氣。這個方子是屬於攻下的藥劑,必須是身體的氣和病邪都屬於實證的情況下,才可以服用。如果只是病邪有餘,但身體的氣不足,就應該用之前的防風通聖散,把裡面的大黃、芒硝去掉就可以了。
3. 當歸補血湯加防風連翹方
當歸,防風(各一錢),黃耆(五錢),連翹(二錢)
疥瘡有血無膿,瘙癢不止者,此方主之。
有血無膿,此表氣不足也。諸癢屬虛,虛者可補,故用當歸、黃耆大補其氣血。乃防風者,引歸、耆直達於表,二物得之而效愈速也。若連翹者,解諸經之客熱而已。此藥服之數劑,諸瘡化毒生膿,又更服之,得膿滿毒盡,則去病根,而無溫瘢之患。若膿日久不幹者,去黃耆,加白朮、茯苓以燥之。如治爛豆之法則善矣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適合用來治療疥瘡,這種疥瘡的特點是皮膚會癢個不停,但是沒有膿,只有血。
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皮膚表面的氣不足。各種搔癢的症狀都屬於虛症,虛弱的狀況可以通過補的方式來改善,所以使用當歸和黃耆來大補氣血。加入防風,是為了引導當歸和黃耆的藥效直達皮膚表面,有了防風,藥效會更快。連翹的作用是排除身體各經絡的虛熱。
服用這個藥方幾劑之後,疥瘡會化膿,等到膿液充足、毒素排盡,就能去除病根,而且不會留下疤痕。如果化膿後很久都無法收乾,就把黃耆去掉,改用白朮和茯苓來幫助收乾。這就像治療爛豆瘡一樣,效果會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