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五 (35)
卷五 (35)
1. 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
熟地(二兩),川牛膝(去蘆),杜仲(薑炒去絲),巴戟天(去心),山茱萸(去核),小茴香(略炒),五味子(炒),遠志(去心),肉蓯蓉,白茯苓,山藥(各一兩),紅棗肉(蒸熟,十四兩),石菖蒲,枸杞子(各五錢),鹿茸(炙酥)
腎虛,齒長而動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熟地黃(二兩)、川牛膝(去蘆頭)、杜仲(用薑炒過,去掉粗絲)、巴戟天(挖去果核)、山茱萸(去核)、小茴香(略微炒一下)、五味子(炒過)、遠志(去心)、肉蓯蓉、白茯苓、山藥(各一兩)、紅棗肉(蒸熟,十四兩)、石菖蒲、枸杞子(各五錢)、鹿茸(經過油炙後炸成酥)
腎氣不足,牙齒長而動搖,此方為主治。
腎主骨,腎虛則髓弱,髓弱則骨枯,骨枯則不能固齒,故令齒長而動,譬之敗幾焉,幾敗木枯,則緊竇之寸木搖搖而出,以水澤之,則敗幾潤而寸木固。故治此者,宜滋陰補腎,腎不虛,則齦骨潤。齦骨潤,則齒固矣。是方也,熟地、牛膝、杜仲、山萸、五味、枸杞,皆味厚之品也,可以滋陰益腎。
白話文:
腎臟主宰骨骼,腎臟虛弱則骨髓就弱,骨髓虛弱則骨頭就會枯槁,骨頭枯槁則不能固定牙齒,因此就會使牙齒鬆動,就像朽壞的木樁一樣。朽壞的木樁,木材枯朽,那麼緊密的木樁隨隨便便插進去就會鬆動,用滋潤的藥水灌溉它,那麼腐朽的樁就會滋潤而固化。因此,治療這種狀況,應該要滋陰補腎,腎臟不虛,那麼牙齦和骨骼就會滋潤。牙齦和骨骼滋潤,那麼牙齒就牢固了。這個方子裡的熟地、牛膝、杜仲、山茱萸、五味、枸杞都是滋陰補腎的藥品。
巴戟、蓯蓉、茴香、遠志、石蒲、山藥、茯苓,皆甘溫之品也,可以溫腎生精。乃鹿茸者,取其為血氣之屬,得陰氣之最完,故用之以為補腎填精益髓之品耳。紅棗肉者,味甘益脾,故用之以劑丸也。
白話文:
巴戟、蓯蓉、茴香、遠志、石蒲、山藥、茯苓,都是甘溫的藥物,可以溫暖腎臟並滋生精液。鹿茸是取它屬血氣,它具有最完全的陰氣,因此用來作為補腎益髓的藥物。紅棗肉味甘,可以補益脾臟,因此用來調製成丸劑。
2. 苦參湯
齊大夫病齲齒,倉公為之作苦參湯,日漱三升,五、六日病已。蓋取其苦能安齒蠹,寒能去風熱也。後人無風蠹,有用苦參潔齒,久而病腰重者,降多故也。此不知三軍之事,而從三軍之政,未有不敗者也。
白話文:
齊國的大夫患有蛀牙,倉公為他配製了苦參湯,每天漱口三次,五、六天後病就好了。因為苦參的苦味可以安撫牙齒的疼痛,寒性可以祛除風熱。後人沒有風寒引起的牙痛,卻用苦參來潔齒,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腰部酸重的情況,這是因為苦參的降性太強了。這就像不知道軍隊作戰的道理,卻按照軍隊的政令行事,沒有不失敗的。
3. 煮牙散
附子尖,天雄尖(各二錢),全蠍(七個)
皆生搗和勻,點少許於痛處。
牙痛惡寒喜熱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-
附子尖:指附子(烏頭)的尖端部分,具有散寒、止痛、回陽救逆等功效。
-
天雄尖:指天雄(川烏)的尖端部分,具有溫中散寒、緩解疼痛的功效。
-
全蠍:指蠍子的全體,具有息風鎮痙、鎮痛、抗炎等功效。
根據中醫理論,這三味藥材可以搭配使用,起到溫陽散寒、緩解疼痛的效果。常見於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,如關節疼痛、腰腿疼痛等。
牙齒疼痛、畏寒喜溫者,使用此方為主。
凡人臥去之時,開口引其風寒,因致牙痛,故得寒飲則助其邪而痛甚,得熱飲則散其寒而少寬。是方也,附子尖、天雄尖,辛熱之品也,用之所以溫寒;乃全蠍者,微毒之品也,假之就寒毒之區,兼療風邪云爾!或用乾薑、蓽茇、細辛作湯以漱之,亦治寒之意。
白話文:
每當人們睡覺時,嘴巴張開容易讓風寒入侵,因此導致牙痛,所以喝下冷飲就會加重寒邪而疼痛加劇,喝下熱飲就能散去寒氣而略微減輕疼痛。這個方劑,附子尖、天雄尖都是辛熱之品,用來溫暖寒氣;全蠍是微毒之品,用來消除寒毒,兼治風邪。或者用乾薑、蓽茇、細辛煮成湯來漱口,也是為了治療寒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