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4)

1. 大陷胸丸

大黃(酒浸,半斤),葶藶(炒),杏仁(去皮尖),芒硝(各半升),甘遂(一錢),白蜜(二合,為丸)

白話文:

  • 大黃:500公克,用酒浸泡

  • 葶藶:炒熟

  • 杏仁:去皮、去尖端

  • 芒硝:500公克

  • 甘遂:15公克

  • 白蜜:460毫升,製成藥丸

頓服之,一宿乃下。不下者,更服之。

傷寒結胸項強,如柔痙狀,此方下之則和。

白話文:

服下此方後,一晚即可見效。若未見效,則再服一次。

傷寒導致胸悶,頸部肌肉僵硬,好像受到痙攣一樣,服用此方可以緩解症狀。

結胸項強者,胸滿硬痛,能仰而不能俯也。有汗項強為柔痙。此雖有汗,其項強乃胸中滿實而不能俯,非是中風痙急,故曰如柔痙。不用湯液而用丸劑,何也?湯主盪滌,前用大陷胸湯者,以其從心下至少腹皆硬痛,三焦皆實,故用湯以蕩之。此惟上焦滿實,用湯液恐傷中、下二焦之陰,故用丸劑以攻之。

白話文:

患有胸悶、頸項強直的人,胸部又脹又痛,只有抬頭仰望,卻無法低下頭。有的人雖然流汗,卻頸項強直,像柔痙。這些人雖然流汗,頸項強直的原因,其實在於胸中脹滿所以無法低下頭,並不是中風引起的痙急抽筋,因此稱為柔痙。為什麼不用湯劑而用丸劑呢?湯劑的作用是盪滌消除病邪。之前用大陷胸湯,是因為從心下到少腹都很疼痛,三焦都實熱,所以用湯來蕩滌。現在這種情況,只是上焦的胸部脹滿,如果用湯劑恐怕會損傷中、下二焦的陰氣,所以用丸劑來攻之。

大黃、芒硝之苦寒,所以下熱;葶藶、杏仁之苦甘,所以泄滿;甘遂取其直達;白蜜取其潤利。

白話文:

大黃、芒硝味苦、性寒,可以瀉下熱積。 葶藶、杏仁味苦而甘,可以瀉散胸中鬱悶。 甘遂性苦寒,瀉下直達。 白蜜性甘,潤腸通便。

2. 抵當湯丸

水蛭(三十枚,炒褐色),虻蟲(去翅足,炒,三十枚),桃仁(三十枚,去皮尖),大黃(三兩,酒浸)

白話文:

  • 水蛭(三十隻,炒至褐色)

  • 虻蟲(去除翅膀和腳,炒製,三十隻)

  • 桃仁(三十顆,去除外皮和尖端)

  • 大黃(三兩,用酒浸泡)

傷寒不結胸,發狂,少腹硬滿,小便自利,脈沉結者,以太陽隨經,瘀熱在裡,而有瘀血也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傷寒不解胸悶發狂,少腹硬滿,小便自利,脈搏深沉而結實者,是太陽經絡循行受阻,瘀滯之熱蓄積於體內,並有瘀血存在,此方可用於治療。

宜結胸而不結胸,故曰不結胸;瘀熱內實,故令發狂,發狂則重於桃仁承氣如狂矣。少腹硬滿者,下焦實也;小便利者,血病而氣不病也;病深入里,故脈沉;內有積瘀,故脈結。脈行肌下謂之沉,遲時一止謂之結。自經而言,則曰太陽;自腑而言,則曰膀胱。陽邪由經而入,結於膀胱,故曰隨經。

白話文:

宜結胸而不結胸,所以說不結胸;瘀熱在內部積聚,所以使人發狂,發狂比桃仁承氣丸的狂熱更加嚴重。小腹堅硬滿脹,說明下焦有積聚;小便通暢,說明血病而氣不病;病已深入裏層,所以脈搏沉伏;內有積瘀,所以脈搏結澀。脈搏在肌膚下運行,稱之為沉;脈搏遲緩時停頓一下,稱之為結。從經絡的角度來講,稱之為太陽;從腑臟的角度來講,稱之為膀胱。陽性邪氣通過經絡進入體內,凝聚在膀胱,所以說隨經而入。

瘀熱在裡,熱結而燥,是瘀血也。經曰:苦走血,咸勝血。虻蟲、水蛭之鹹苦,所以除蓄血;滑能利腸,苦能瀉熱,桃仁、大黃之苦滑,所以利血熱。

白話文:

瘀熱在體內,熱氣聚集而乾燥,就是瘀血。經書上說:苦味可以驅走血液,鹹味可以勝過血液。虻蟲、水蛭的鹹苦味道,可以去除積存的血液;滑味可以通利腸道,苦味可以瀉去熱氣,桃仁、大黃的苦滑味道,可以利於血熱。

3. 梔子豉湯

梔子(十四枚,炒),香豉(四合)

傷寒汗吐下後,虛煩不得眠,心中懊憹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梔子(十四枚,炒),香豉(四合)

傷寒病後出汗、嘔吐、腹瀉,導致體虛心煩失眠,心中煩悶鬱悶的人,服用此方藥治療。

汗吐下之後,正氣不足,邪氣乘虛而結於胸中,故煩熱懊憹;煩熱者,煩擾而熱;懊憹者,懊惱憹悶也。梔子味苦,能湧吐熱邪;香豉氣腐,能剋制熱勢,所謂苦勝熱,腐勝焦也。是方也,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,若用之以去實,則非梔子所能宣矣。宣實者,以後方瓜蒂散主之。

白話文:

汗吐下之後,正氣不足,邪氣乘虛而結於胸中,所以煩躁不安、煩熱焦躁;煩躁者,煩擾不安而燥熱;煩悶者,煩惱抑鬱悶熱也。梔子味苦,能湧吐熱邪;香豉氣味腐爛,能剋制熱勢,所謂苦勝熱,腐勝焦也。這個方子,只能用來吐掉無形的虛煩,如果用來去除實證,那麼就不是梔子所能宣通的了。宣通實證的,應以後方瓜蒂散為主。

4. 瓜蒂散

苦瓜蒂(略炒),赤小豆(各五分)

傷寒,胸中多痰,頭痛者,此方吐之。

白話文:

苦瓜蒂(略微炒過),赤小豆(兩者各五分)。

對治療傷寒、胸中多痰、頭痛的人有效,服用此方可幫助吐出痰液。

胸中多痰,便是實證,與虛煩不同;痰熱交淫,故令頭痛。經曰:苦能湧泄。瓜蒂,苦物也,故用之在上則湧胸中實痰。陶隱君曰:燥可去濕,赤小豆之屬是也。此用之為佐,亦是燥其濕痰之意。是方也,吐痰誠為快利,諸亡血虛象,則又在所禁矣!蓋血亡而復用吐,則氣亦去;虛象而復用吐,則損其陰。

白話文:

胸口中有痰,那是實證,和虛煩不同;痰熱交雜一起,所以會導致頭痛。《難經》中說:苦味可以湧吐瀉泄。瓜子,是苦味的藥物,所以用它在上則能湧吐胸中的實痰。《陶隱君》說:燥物可以去除濕氣,赤小豆這一類藥物就是。用它作佐藥,也是想燥化濕痰的用意。這個方子,吐痰確實快速有效,但對於沒有血虛症狀的人,就不宜使用了!因為血虛再用吐法,則元氣也會損失;虛症再用瀉法,則會耗傷體內的陰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