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3)

1. 附子瀉心湯

附子(去皮臍,一枚),大黃(酒浸),黃連(去毛,炒),黃芩(炒,各一兩)

傷寒心下痞,汗出惡寒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附子(去掉外面皮和中心的臍,一粒),大黃(用酒浸泡),黃連(去掉毛,炒過),黃芩(炒過,各一兩)。

傷寒,心下痞悶,出汗而畏冷的患者,可以使用此方治療。

心下痞,故用三黃以瀉痞;惡寒,汗出,故用附子以回陽。無三黃,則不能以去痞熱;無附子,恐三黃益損其陽。熱有附子,寒有三黃,寒熱並用,斯為有制之兵矣,張機氏謂醫家之善將將者也。俗醫用寒則不用熱,用熱則不用寒,何以異於膠柱而鼓瑟乎?

白話文:

腹部脹塞,所以用三黃瀉下腑氣;惡寒、自汗,所以用附子回陽。沒有三黃,就無法去除因氣滯而生的熱;沒有附子,就怕三黃更傷陽氣。有附子,就有了溫熱之性來對抗寒冷;有三黃,就有了寒涼之性來對抗熱;寒熱並用,這就是善於用兵的策略。張機說,醫家是善於用兵的將領。一般醫生用寒藥就不用熱藥,用熱藥就不用寒藥,這與膠柱而鼓瑟有什麼不同呢?

2. 生薑瀉心湯

生薑四兩,甘草(炙),人參(去蘆),黃芩(炒,各三兩),半夏(半升,制),黃連(去毛)乾薑(各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

白話文:

  • 生薑:四兩。

  • 甘草(炙):三兩。

  • 人參(去蘆):三兩。

  • 黃芩(炒):三兩。

  • 半夏(制):半升。

  • 黃連(去毛):一兩。

  • 乾薑:一兩。

  • 大棗:十二枚。

傷寒中風,醫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數十行,穀不化,腹中雷鳴,心下痞硬而滿,乾嘔,心煩不得安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患上傷寒、中風後,醫生反而給予瀉下的藥物,導致患者腹瀉日復一日、數量眾多,食物無法消化,腹部隆隆作響,心腹部位緊塞且脹滿,乾嘔,心神煩躁不安。這種情況,用以下方劑治療。

病在表而反下之,則逆矣。下面虛其中氣,則表邪乘之而入,虛不任邪,故不利日數十行,今人謂之挾熱利也。火性急速,谷雖入而未及化,故穀不化;虛陽奔迫,故令腹中雷鳴;中虛不能化氣,故令痞硬而滿;胃虛客氣上逆,故令乾嘔、心煩不得安。人參、甘草、大棗,胃虛之聖藥也。生薑、半夏、乾薑,嘔逆之聖藥也;黃連、黃芩,痞熱之聖藥也。

白話文:

把病在表層的病證反過來用瀉下藥來治療,那就違背了治療原則。下面虛弱,中間空虛,表邪乘虛而入,虛弱的體質抵擋不住邪氣,所以每天拉十幾次肚子,現在的人稱之為挾熱利。火性急迫,穀物雖然吃下去但來不及消化,所以不消化;虛火奔迫,所以導致腹中雷鳴;中虛不能化氣,所以導致腹脹硬滿;胃虛,客氣上逆,所以乾嘔、心煩不安。人參、甘草、大棗是治療胃虛的聖藥。生薑、半夏、乾薑是止嘔吐的聖藥;黃連、黃芩是治療痞熱的聖藥。

3. 十棗湯

芫花(熬),甘遂,大戟(各五分),大棗(十枚)

傷寒表證已去,其人漐漐汗出,心下痞硬,脅痛,乾嘔,短氣者,此邪熱內蓄而有伏飲也,本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芫花(熬)、甘遂、大戟各五分,大棗十枚。

傷寒表症已經消除,此人卻汗出淋漓,心臟下方有痞塊硬結,脅部疼痛,乾嘔,氣短,這是邪氣熱毒內蓄,又有隱藏的水飲,適用於本方治療。

芫花之辛能散飲,戟、遂之苦能泄水。又曰:甘遂能直達水飲所結之處。三物皆峻利,故用大棗以益土,此戎衣之後而發巨橋之意也。是方也,惟壯實者能用之,虛羸之人,未可輕與也。

白話文:

芫花的辛辣味能攻散飲水,戟(甘遂)、遂(芫花)的苦寒味能瀉去水飲。有人說:甘遂能直達積水所在。這三種藥物都很峻烈,所以要加用大棗來益補脾胃之土,這就像軍隊在經過險難後,屯兵休養的意思一樣。方中三藥能峻利蕩滌,使積飲悉除。但此方功效峻猛,非壯實之人不可輕用,虛弱羸瘦之人不可輕易使用。

4. 三物白散

桔梗,貝母(各三分),巴豆(一錢,炒黑)

傷寒寒實結胸,無熱證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桔梗、貝母(各三錢),巴豆(一錢,炒黑)

主治傷寒寒實結胸,無熱證者。

此證或由表解裡熱之時過食冷物,故令寒實結胸,然必無熱證者為是。桔梗、貝母之苦,用之以下氣;巴豆之辛,用之以去實。又曰:病在膈上則吐,病在膈下則利,此桔、貝主上,巴豆主下之意。服後不行者,益以溫湯;行之過多者,止以涼粥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可能是因為表面熱氣消退的時期,又吃了生冷的食物,所以寒氣聚集在胸部,但一定要沒有發熱症狀纔算。桔梗、貝母的苦味,可以用來消氣;巴豆的辛辣味,可以用來排除實氣。另外還說:疾病在膈膜以上就會嘔吐,疾病在膈膜以下就會腹瀉。桔梗和貝母主治膈膜以上的疾病,巴豆主治膈膜以下的疾病,就是這個意思。服用後沒有作用的,可以加溫水服用;服用後腹瀉過多的,可以喝涼粥止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