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6)

1. 十全大補湯

人參,黃耆(蜜炙),茯苓,白芍藥(酒炒),白朮(炒),當歸(酒洗),甘草(炙),熟地黃,川芎(等分),桂枝(少許)

白話文:

人參:補氣益血,健脾益肺。

黃耆(蜜炙):補氣益氣,生津止渴。

茯苓:補益心脾,寧心安神。

白芍藥(酒炒):養血柔肝,緩中止痛。

白朮(炒):健脾益氣,燥濕化痰。

當歸(酒洗)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甘草(炙)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
熟地黃:滋陰補血,益精填髓。

川芎(等分):活血化瘀,祛風止痛。

桂枝(少許):溫陽散寒,通絡止痛。

發汗過多,因而致痙者,此方主之。瘡家雖身疼,不可發汗,發汗則痙者,亦此方主之。上件皆是過亡津液,無以養筋,筋牽而急,故令百節強痙耳。經曰:陽氣者,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。故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黃耆、甘草之甘溫者以益陽氣。又曰:手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步。故用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桂枝之味厚者以養陰血。

白話文:

如果發汗太多,導致痙攣,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即使是瘡家(指患有瘡瘍的人),即使身體疼痛,也不能發汗。如果發汗,也會導致痙攣,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由於體內津液過度損耗,無法濡養筋脈,筋脈受到牽拉而緊張,導致全身關節強直痙攣。經典中說:陽氣精純,則能養神;柔順,則能養筋。因此,方中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黃耆、甘草等味甘溫的藥物,以增益陽氣。經典又說:手得到血的滋養,才能握物;足得到血的滋養,才能行走。因此,方中使用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桂枝等味厚滋潤的藥物,以養陰血。

2. 桂枝

《勾玄》云:以桂熬成濃汁,著於諸木嫩苗之上,必致萎謝。故痙者,筋病也,肝木主筋,藥內用桂,可以伐肝緩筋,所謂木得桂而柔也,以故痙病宜之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勾玄》這部醫書記載,把桂皮熬成濃汁液,塗抹到各種樹木的嫩芽上,必定會導致嫩芽萎縮凋謝。所以抽筋的原因是筋出問題。肝臟屬木,主筋,所以服用含有桂皮的藥物,可以減弱肝臟的功能,緩解筋的痙攣,這就叫做「木得桂而柔」。因此,抽筋的症狀就適於用桂皮來治療。

3. 癇門第四十八

敘曰:癇,沉疴也,一月數發者易治,周年一發者難治,此虛實之判也。實者即攻之,虛者先補可也。考方三首,識其大耳,臨證變化,豈曰拘之?

白話文:

醫書上說:癇是一種沉重的疾病,一個月發作好幾次,好醫;一年才發作一次,治療就困難。這是虛實證的判別要點。實證的疾病,立刻攻治;虛證的疾病,先調理。醫生的處方有很多種類,要了解疾病的重點所在,遇到病人才能靈活變通,難道要用一種方子來限制嗎?

4.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

竹瀝(一升二合),生薑汁(五合),生苄汁(一升),龍齒(末),防風,麻黃(各四兩),防己,附子(炮),石膏,桂枝(各二兩),陳皮(去白),紫蘇(各半兩)

癇疾者,發則仆地,悶亂無知,嚼舌吐沫,背反張,目上視,手足搐搦,或作六畜聲者是也。宜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  • 竹瀝(600毫升)

  • 生薑汁(250毫升)

  • 生苄汁(600毫升)

  • 龍齒(研磨成粉末)

  • 防風、麻黃(各200克)

  • 防己、附子(炮製過)、石膏、桂枝(各100克)

  • 陳皮(去除白色的部分)、紫蘇(各25克)

癇疾患者,發作時倒地,神志不清,咬牙切齒、吐沫,身體扭曲,眼睛上翻,手腳抽搐,甚至發出各種動物的叫聲。此時應使用此方治療。

癇疾者,風痰之故也。風,陽氣也,《內經》曰:陽之氣,以天地之疾風名之,故其發也暴。然所以令人仆地者,厥氣並於上,上實下虛,清濁倒置。清濁倒置,故令人僕。悶亂無知者,濁邪干乎天君,而神明壅閉也。舌者心之苗,而脾之經絡連於舌本,陽明之經絡入上下齒縫中,故風邪實於心脾,則舌自挺;風邪實於陽明,則口自噤。一挺一噤,故令嚼舌。

白話文:

癲癇病,是風痰引起的。風,是陽氣,《內經》說:陽氣,用天地之間疾風的名字來命名它,所以癲癇發作起來很猛烈。然而導致人倒地的原因是,邪氣聚集在上面,上面實,下面虛,清氣和濁氣顛倒。清氣和濁氣顛倒,所以導致人倒地。昏迷不省人事,是因為濁邪侵犯了心神,使神志不清。舌頭是心的苗,而脾的經絡連於舌根,陽明的經絡進入上下齒縫之間,所以風邪實於心脾,則舌頭自挺;風邪實於陽明,則嘴巴自閉。一挺一閉,所以導致咬舌。

吐沫者,風熱盛於內也,此風來潮洶之象。背反張,目上視者,風在太陽經也。足太陽之經,起於睛明,挾脊而下。風邪干之,則實而勁急,故目上視而背反張也。手足搐搦者,風屬肝木,肝木主筋,風熱盛於肝,則一身之筋牽挈,故令手足搐搦也。搐者,四肢屈曲之名。搦者,十指開握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吐痰是風熱在體內盛行的緣故,這是風潮洶湧的徵兆。背部反弓,眼睛向上看,是風在太陽經的緣故。足太陽經的經絡,從眼睛的睛明穴開始,沿着脊骨往下走。風邪侵犯了太陽經,經絡就會實而且勁直,所以眼睛向上看,背部反弓。手足抽搐,是風屬於肝木,肝木主筋,風熱盛於肝,則全身的筋牽拉,所以使手足抽搐。抽搐是四肢屈曲的名稱,搦是十指張開閉合的意思。

或作六畜聲者,風痰鼓其氣竅,而聲自變也,譬之弄笛焉,六孔閉塞不同,而宮商別異是也。是方也,有麻黃、桂枝、防風、紫蘇,則可以泄在經之邪。有竹瀝、薑汁、陳皮,則可以行痰涎之滯。有苄汁、石膏,則可以清心肺之熱。有龍齒可以安魂。有防己可以通塞。其夫沉痼之痰,非附子不足以行其滯,而其大熱之性,又足以益火之源而消陰翳,譬之太陽中天,幽谷之翳障無不消滅。此古人用附子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通常是六畜發出聲音,風痰鼓動其氣孔,而聲音自然改變,就像吹笛子一樣,笛子的六孔閉塞程度不同,聲音的宮商調音也就不同,這就是道理。治療此病的方法中,有麻黃、桂枝、防風、紫蘇,可以祛除經絡中的邪氣。有竹瀝、薑汁、陳皮,可以去除痰濁。有檳榔汁、石膏,可以清心肺之熱。有龍齒可以安魂。有防己可以通塞。如果是沉積已久的痰,非要附子才能清除,但附子的性情大熱,又有可能加重火氣的來源,耗損陰分,就像太陽當空,幽谷中的陰翳障礙都會消失。這是古人使用附子的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