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34)
卷三 (34)
1. 玉屏風散
黃耆(炙),防風(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
共為末。每服三錢。
氣虛自汗者,此方主之。
自汗者,無因而自汗也。常人不自汗者,由衛氣固衛於外,津液不得走泄,所謂陽在外,陰之衛也。衛氣一虧,則不足以固津液,而自滲泄矣,此自汗之由也。白朮、黃耆、所以益氣。然甘者性緩,不能速達於表,故佐之以防風。東垣有言,黃耆得防風而功愈大,乃相畏而相使者也。
是自汗也,與傷風自汗不同,傷風自汗,責之邪氣實。雜證自汗,責之正氣虛。虛實不同,攻補亦異,臨證者宜詳別之。
白話文:
玉屏風散
黃耆(炙)、防風各一兩,白朮二兩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。
適合氣虛自汗的人服用。
所謂自汗,就是沒有原因就自己出汗。正常人不自汗,是因為衛氣護衛體表,津液不會外洩,這是「陽在外,陰之衛」的道理。衛氣不足,就無法固護津液,導致津液自行外洩,這就是自汗的原因。白朮、黃耆可以益氣,但甘味藥性緩和,作用較慢,無法快速到達體表,所以加入防風。東垣(指醫家李東垣)說過,黃耆配合防風,功效會更大,這是藥物互相抑制又互相促進的關係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自汗和傷風引起的汗出不同。傷風自汗是外邪入侵導致,需要祛邪;而這種自汗是正氣虛弱導致,需要補益。虛實不同,治療方法也不同,醫生在診斷時應當仔細區分。
2. 大補黃耆湯
黃耆(炙),人參,肉蓯蓉,山茱萸(去核),白朮(炒),當歸,肉桂(略炒),五味子(炒)甘草(炙),川芎,防風(各一錢),茯苓(一錢五分),熟地黃(二錢)
氣血俱虛,自汗者,此方主之。
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防風、肉桂,實表氣而止自汗;當歸、川芎、熟芐、肉蓯蓉、山茱萸、五味子,生津液而收陰氣。此氣血兩補之劑也。
白話文:
大補黃耆湯
這方藥用於治療氣血兩虛、容易自汗的人。
方中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防風、肉桂等藥材,能固表氣、止自汗;當歸、川芎、熟地黃、肉蓯蓉、山茱萸、五味子則能滋陰生津。因此,此方是補益氣血的良方。
3. 調衛湯
麻黃根,黃耆(各一錢),麥門冬,生地黃(各三分),生甘草,當歸梢,生黃芩,半夏(各五分),羌活(七分),豬苓,蘇木,紅花(各二分),五味子(七粒)
濕熱自汗,一身盡痛,脈濡者,此方主之。
濕無熱不作汗,濕得熱而蒸之,則能令人自汗。濕流百節,故一身盡痛。濕為陰氣,故脈濡。風能勝濕,故用羌活。辛能燥濕,故用半夏。淡能滲濕,故用豬苓。濕傷氣,黃耆、甘草、麥冬所以益氣。濕傷血,蘇木、紅花、歸梢所以消瘀。五味子、麻黃根,收汗液而固表虛。生芐、黃芩,涼陰血而除濕熱。
白話文:
調衛湯
此方用於治療因濕熱導致的自汗、全身疼痛,脈象濡弱的症狀。 濕邪單獨存在不會引起自汗,只有濕邪與熱邪結合,濕熱蒸騰才會導致自汗。濕邪流竄全身關節,因此引起全身疼痛。濕邪屬陰,所以脈象濡弱。方中使用羌活,因其能祛除濕邪;使用半夏,因其辛味能燥濕;使用豬苓,因其淡味能滲濕;用黃耆、甘草、麥門冬益氣,因為濕邪傷及元氣;用蘇木、紅花、當歸梢以消瘀,因為濕邪傷及血液;用五味子、麻黃根收斂汗液,固護表虛;用生地黃、黃芩清熱涼血,除濕熱。
4. 艾煎茯苓散
以艾煎湯,調茯苓末一錢服。
別處無汗。獨心孔一片有汗者,此方主之。
此是心火自旺,膈有停飲。火熱蒸其濕飲,故令此處有汗。茯苓甘而淡,甘能養心,淡能滲濕。艾葉香而澀,香能利氣,澀能固津。
白話文:
艾煎茯苓散
用艾草煎水,調和一錢茯苓粉服用。
其他部位沒有汗,只有心窩部位(胸口)出一片汗的人,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。
這是因為心火旺盛,膈膜處有積聚的津液。心火炙烤這些濕津,所以導致該處出汗。茯苓味甘而淡,甘味可以滋養心臟,淡味可以滲濕利尿。艾葉芳香而微澀,芳香可以行氣活血,澀味可以固護津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