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四 (25)
卷四 (25)
1. 妙香散
人參(五分),山藥(二兩,薑汁炒),麝香(一錢,另研),木香(二錢半,煨),黃耆,遠志(去心,炒),茯苓,茯神(各一兩),桔梗,甘草(各二錢),辰砂(二錢,另研)
共為細末,每服二錢,酒下。
此安神正氣而精自固之方也,夢中遺矢者,宜主之。
白話文:
人參(五分),山藥(二兩,用薑汁炒過),麝香(一錢,另研),木香(二錢半,煨過),黃耆,遠志(去心,炒過),茯苓,茯神(各一兩),桔梗,甘草(各二錢),辰砂(二錢,另研)。
這是安定心神、扶正氣,使精氣得以保固的藥方。若有夢中遺精的症狀,適合服用。
精、氣、神,人身之三寶也。神役氣、氣役精、三寶之用也。是以神昏則氣蕩,氣蕩則精離;神明則氣正,氣正則精固。是方也,不用固澀之劑以固精,但用人參、茯苓、茯神、遠志、辰砂以安神,用麝香、木香、黃耆、桔梗、甘草、山藥以正氣,神清氣正,則淫夢不作,邪火不起,精不必澀而自固矣。《內經》曰:主明則下安,以此養生則壽,沒世不殆。
此之謂也。
白話文:
精、氣、神是人體的三個寶物。神駕馭氣,氣駕馭精,這是三寶的作用。所以,神昏沉則氣混亂,氣混亂則精脫離;神清澈明亮則氣正,氣正則精堅固。因此,不用固澀的藥劑來固精,而是使用人參、茯苓、茯神、遠志、辰砂來安定神,使用麝香、木香、黃耆、桔梗、甘草、山藥來調整氣息,神清氣正,則淫夢不產生,邪火不生起,精不必澀而自然堅固了。《內經》說:主神清明則下面才能安定,用這個方法養生就可以長壽,終生不會有危險。
此之謂也。
2. 治濁固本丸
蓮花須,黃連(炒,各二兩),豬苓(二兩五錢),白茯苓,砂仁,益智,半夏(薑製),黃柏(炒,各一兩),炙甘草(三兩)
胃中濕熱,滲入膀胱,濁下不禁者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蓮子芯,黃連(用小火炒過,各兩兩),豬苓(兩兩五錢),白茯苓,砂仁,益智,半夏(用薑汁炮製過),黃柏(用小火炒過,各一兩),炙甘草(三兩)
胃中濕熱下注膀胱,導致小便混濁不清且失禁,此方為主治。
凡濁下不禁,牽絲者,責之精濁,腎家之病也。不牽絲者,責之便濁,胃中濕熱也。是方也,半夏所以燥胃中之濕。茯苓、豬苓所以滲胃中之濕。甘草、砂仁、益智,香甘益脾之品也,益脾亦所以制濕。而黃連、黃柏之苦,所以治濕熱。蓮花須之澀,所以止其滑泄耳。名之曰固本者,胃氣為本之謂也。
白話文:
凡是無法控制的混濁而向下流的症狀,並伴隨牽絲狀的,需要歸因於腎臟精氣不足,也就是腎臟疾病引起的。
如果不伴隨牽絲狀的,則需要歸因於腸胃濕熱引起的。
這個方劑中,半夏是用來燥濕胃中的濕氣的。
茯苓和豬苓是用來滲透胃中的濕氣的。
甘草、砂仁和益智都是芳香甘甜,能益補脾胃的藥物,益脾胃也能夠制約濕氣。
而黃連和黃柏的苦寒之性,是用來治療濕熱之症的。
蓮花蕊的澀性,是用來止住滑泄的。
之所以把它命名為「固本」,是因
為胃氣是人體的根本之謂。
3. 韭子
《千金方》精極類用韭子以治遺精、夢失、小便白濁者,蓋九方焉,而單用韭子者居其半。夫韭子辛熱物耳,何孫思邈取之深也?昆謂用之以治便濁者,用其辛熱之氣,燔其濕土,使蒸溽上行而不下,乃釜底加薪之法,益火之原以消陰翳也。用之以治遺精者,用其辛熱之氣以壯真陽,使之涵乎陰精而不漏,乃益土防水之法,衛外而為固也。凡此方外不傳之秘,惟可與知者道耳。
白話文:
《千金方》中關於遺精、夢遺、小便白濁的藥方中,有很多都使用了韭子,而且用韭子單獨治療的方子佔了一半。韭子是一種辛熱的藥物,為什麼孫思邈對它的使用這麼重視呢?我認為,用韭子治療小便白濁,是利用其辛熱之氣,蒸發體內的濕氣,使濕氣上升而不下行,就像在鍋底加柴火,增加火勢以消除陰翳一樣。用韭子治療遺精,是利用其辛熱之氣壯陽,使陽氣涵養陰精而不外洩,就像在堤壩外加固,以防止水患一樣。這些藥方都是不傳之祕,只有懂的人才能理解。
4. 自汗門第四十二
敘曰:有因而自汗,非病也,所謂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,乃陰陽和而雨澤降也。惟無因而自汗,則為病矣,宜以甘劑補之。今考古人四方,率甘劑耳。
白話文:
解釋說:有的人因某種原因而自汗,這不是病,這種汗叫做「陽汗」,它像天地的雨一樣,是由於陰陽調和而降下的。只有無緣無故自汗,纔是病,應該用甘味藥劑來治療。現在考察古代人四方用藥,大都採用甘味藥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