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昆

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1)

1. 大柴胡湯

柴胡(半斤,去節),黃芩(三兩,炒),芍藥(三兩,炒),半夏(半升,泡七次),生薑(五兩),枳實(四兩,麵煨),大黃(二兩,酒浸),大棗(十二枚)

傷寒,陽邪入里,表證未除,里證又急者,此方主之。

表證未除者,寒熱往來、脅痛、口苦尚在也;里證又急者,大便難而燥實也。表證未除,故用柴胡、黃芩以解表;里證燥實,故用大黃、枳實以攻裡。芍藥能和少陽,半夏能治嘔逆,大棗、生薑,又所以調中而和榮衛也。

白話文:

大柴胡湯

此方用於治療傷寒,陽邪入侵體內,表證尚未消除,裡證又很急迫的病情。

表證未除是指寒熱交替、脅肋疼痛、口苦等症狀仍然存在;裡證急迫則是指大便不通且乾燥。因為表證未除,所以用柴胡、黃芩來解表;因為裡證燥實,所以用大黃、枳實來攻裡。芍藥能調和少陽經,半夏能治療嘔逆,大棗、生薑則能調理脾胃,調和營衛之氣。

2. 調胃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酒浸),芒硝(半升),甘草(二兩)

傷寒,陽明證俱,大便秘,譫語,脈實者,此方主之。

陽明證俱者,不惡寒,反惡熱、作渴是也。傳至陽明,則熱經數日矣。熱久則五液乾涸,故大便秘;液亡則無水以制火,故譫語。譫語者,呢喃而語,妄見妄言也。邪入於裡,故脈實。大黃苦寒,可以蕩實,芒硝鹹寒,可以潤燥;甘草甘平,可以和中。此藥行,則胃中調而裡氣承順,故曰調胃承氣。

然猶有戒焉,表證未去而早下之,則有結胸、痞氣之患,此大、小陷胸湯之所以作也。夫人惡可以不慎乎?

白話文:

調胃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用酒浸泡),芒硝(半升),甘草(二兩)。

治療傷寒,屬於陽明症,並伴隨大便秘結、神志不清胡言亂語(譫語)、脈象有力(脈實)的病人,可以用這個方子。

陽明症的表現是不怕冷(不惡寒),反而怕熱(反惡熱)、口渴(作渴)。病邪傳變到陽明經,此時已經發熱好幾天了(熱經數日矣)。發熱時間長了,體液就會耗竭(五液乾涸),所以大便秘結;體液不足,就無法抑制體內的熱邪(液亡則無水以制火),所以會神志不清胡言亂語(譫語)。譫語是指病人喃喃自語,胡言亂語,產生幻覺。邪氣入侵到臟腑內部(邪入於裡),所以脈象有力(脈實)。大黃苦寒,可以瀉去實邪;芒硝鹹寒,可以潤燥通便;甘草甘平,可以調和脾胃。這個藥方服用後,胃腸功能就會恢復正常,臟腑氣機也就能順暢運行,所以稱為「調胃承氣湯」。

但是需要注意,如果表證(感冒的初期症狀)還沒有消除就過早服用瀉下藥,就會導致胸部痞滿阻塞(結胸)、氣機阻滯(痞氣)等問題,這就是大陷胸湯和小陷胸湯治療的病症。治療疾病,怎能不謹慎呢?

3. 小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酒浸),厚朴(二兩,炒),枳實(三枚,麩炒)

傷寒,腹脹滿,潮熱,狂言而喘者,此方主之。

邪在上焦則作滿,邪在中焦則作脹,胃中實則作潮熱。曰潮熱者,猶潮水之潮,其來不失時也!陽乘於心則狂,熱干胃口則喘。枳、樸去上焦之痞滿,大黃蕩胃中之實熱。此其里證雖成,病未危急,痞、滿、燥、實、堅猶未全俱,以是方主之,則氣亦順矣;故曰小承氣。

白話文:

小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用酒浸泡),厚朴(二兩,炒過),枳實(三個,麩炒)。

治療傷寒,肚子脹滿,身體發潮發熱,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並呼吸急促的病症,這個方劑是主要的治療方法。

邪氣在上焦則表現為肚子滿脹,邪氣在中焦則表現為肚子脹,胃中實熱則表現為潮熱。所謂潮熱,就像潮水一樣,來得有規律。陽氣亢盛犯於心則神志不清,熱邪傷及胃則呼吸急促。枳實和厚朴能去除上焦的痞滿,大黃能瀉去胃中的實熱。這種病雖然已經是裡證,但病情還不危急,痞、滿、燥熱、實證、堅硬等症狀還沒有全部出現,用這個方劑治療,就能使氣機通暢;所以叫做小承氣湯。

4. 大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酒浸),厚朴(半升,薑湯炒),枳實(五枚,麩炒),芒硝(三合)

傷寒,陽邪入里,痞、滿、燥、實、堅全俱者,急以此方主之。

調胃承氣湯不用枳、樸者,以其不作痞、滿,用之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也。小承氣湯不用芒硝者,以其實而未堅,用之恐傷下焦血分之真陰,謂不伐其根也,此則上、中、下三焦皆病,痞、滿、燥、實、堅皆全,故主此方以治之。厚朴苦溫以去痞,枳實苦寒以泄滿,芒硝鹹寒以潤燥軟堅,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。

雖然,仲景言急下之證,亦有數條。如少陰屬腎水,病則口燥舌乾而渴,乃熱邪內炎,腎水將絕,宜急下之,以救將絕之水。又如腹脹不大便,土勝水也,宜急下之;陽明屬土,汗出熱盛,急下以存津液;腹滿痛者,為土實,急當下之;熱病,目不明,熱不已者死。此腎水將竭,不能照物,則已危矣,須急下之,此皆大承氣證也。

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,或雖危急而下藥過之,則又有寒中之患。寒中者,急溫之,宜與理中湯。

白話文:

大承氣湯

大黃(四兩,用酒浸泡),厚朴(半升,用薑湯炒),枳實(五枚,用麩炒),芒硝(三合)。

治療傷寒,陽邪入侵內臟,出現痞滿、乾燥、實證、堅硬等症狀齊全者,應立即使用此方。

調胃承氣湯不用枳實、厚朴,是因為它不針對痞滿症狀,使用恐傷及上焦虛弱的元氣。小承氣湯不用芒硝,是因為病情雖然實證,但尚未堅硬,使用恐傷及下焦血液的真陰,謂之不伐其根。此方適用於上、中、下三焦都生病,且痞滿、乾燥、實證、堅硬等症狀都齊全的情況。厚朴苦溫能去除痞證,枳實苦寒能瀉去滿證,芒硝鹹寒能潤燥軟堅,大黃苦寒能瀉去實證和熱證。

然而,張仲景也提到需要緊急使用下瀉方法的幾種情況。例如少陰屬腎水,生病時口乾舌燥且口渴,這是熱邪內炎,腎水將盡,宜緊急下瀉,以挽救將盡的腎水。又如腹部脹滿而不通便,是土克水,宜緊急下瀉;陽明屬土,汗出熱盛,緊急下瀉以保存津液;腹部脹滿疼痛,是土實,應立即下瀉;熱病,眼睛看不清,高燒不退將死,這是腎水將竭,不能照物,已非常危險,須緊急下瀉,這些都是大承氣湯的適用症狀。

如果病情還不危急就過早使用下瀉方法,或即使危急但藥物使用過度,則又會有寒邪入侵的問題。寒邪入侵,需立即溫補,宜服用理中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