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54)
卷一 (54)
1. 調胃承氣湯
大黃(四錢),芒硝(五錢),甘草(二錢)
中消者,善食而溲,此方主之。
經曰:癉成為消中。癉者,熱也。消中者,善食而溲也。大黃苦寒,可以攻熱。芒硝鹹寒,可以潤燥,甘草甘平,可以調中。
白話文:
調胃承氣湯
大黃四錢、芒硝五錢、甘草二錢,適用於消化不良但食慾好、小便多的人。
經書記載:積熱導致消中,積熱就是指體內有熱。消中是指食慾好、小便多。大黃苦寒,能清熱;芒硝鹹寒,能潤燥;甘草甘平,能調和脾胃。
2. 大黃甘草飲子
大黃(一兩五錢),甘草(四兩),大豆(五升,先煮二三沸,去苦水再煮)
三物用井花水一桶煮熟,冷服無時。
此治中、上二焦消渴之方也。
大黃能去胃中實熱,甘草能緩燥急之勢,大豆能解諸家熱毒,而必冷服者,寒因寒用也。
白話文:
大黃甘草飲子
此方用大黃一兩五錢、甘草四兩、大豆五升治療中焦、上焦的消渴症。先將大豆煮沸兩三次,去除苦味後再煮。然後將三味藥材用井水一桶煮熟,放涼後隨時服用。大黃能清除胃裡的實熱,甘草能緩解大黃的燥急之性,大豆能解各種熱毒。必須冷服的原因,是採用寒性藥物治療寒症。
3. 六味地黃丸
熟地黃(八兩),山茱萸,山藥(各四兩),白茯苓,牡丹皮,澤瀉(各三兩)
下消者,煩渴引飲,小便如膏,此方主之。
先有消渴善飲,而後小便如膏者,名曰下消。懼其燥熱漸深,將無水矣!故用此方以救腎水。熟地、山萸,質潤味厚,為陰中之陰,故可以滋少陰之腎水。丹皮、澤瀉,取其鹹寒,能制陽光。山藥、茯苓,取其甘淡,能療膏濁。
白話文:
六味地黃丸
配方:熟地黃八兩,山茱萸、山藥各四兩,白茯苓、牡丹皮、澤瀉各三兩。
適用於下消症狀:口渴想喝水,小便黏稠像膏狀,此方可治療。
下消的成因:先出現口渴多飲,之後小便黏稠像膏狀,稱為下消。擔心燥熱加重,身體會缺水,所以用此方滋補腎水。熟地黃、山茱萸質地滋潤,味道厚重,是陰中之陰,能滋養腎陰。牡丹皮、澤瀉性味鹹寒,能抑制陽熱。山藥、茯苓性味甘淡,能治療黏稠的尿液。
4. 八味丸
熟地黃(八兩),山茱萸肉,山藥(各四兩),白茯苓,牡丹皮,澤瀉(各三兩),肉桂(炮)附子(炮,去皮臍,各一兩)
渴而未消者,此方主之。
此即前方六味地黃丸加附子、肉桂也。渴而未消,謂其人多渴,喜得茶飲,不若消渴之求飲無厭也。此為心腎不交,水不足以濟火,故令亡液口乾。乃是陰無陽而不升,陽無陰而不降,水下火上,不相既濟耳。故用肉桂、附子之辛熱壯其少火,用六味地黃丸益其真陰。真陰益則陽可降。
少火壯則陰自生。故灶底加薪,枯籠蒸溽,槁禾得雨,生意維新,惟明者知之,昧者鮮不以為迂也。昔漢武帝病渴,張仲景為處此方,至聖玄關,今猶可想。
白話文:
八味丸
方中用熟地黃八兩,山茱萸肉、山藥各四兩,白茯苓、牡丹皮、澤瀉各三兩,炮製過的肉桂、炮製後去皮臍的附子各一兩。
這個方子適用於口渴但喝水後症狀仍未減輕的人。
它其實是六味地黃丸加了附子、肉桂。口渴但喝水後仍未減輕,意思是患者很渴,喜歡喝茶水,但不像消渴症患者那樣喝水也喝不夠。這是因為心腎不交,水不能滋潤火,所以才會導致體液不足、口乾舌燥。根本原因是陰氣不足,陽氣無法上升;陽氣不足,陰氣無法下降,導致水在下,火在上,陰陽不能調和。因此,用肉桂、附子的辛熱之性來溫補不足的陽氣,再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。腎陰充足,陽氣就能下降;陽氣充足,陰氣就能滋生。就像灶底添柴,濕籠蒸騰,乾枯的禾苗得到雨水,重新煥發生機一樣。只有聰明的人才能明白,愚昧的人往往覺得這是迂腐的做法。據說漢武帝曾患口渴症,張仲景就用這個方子治療他,其效果如同到達聖賢的玄妙境界,至今仍令人稱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