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蘇合香丸
白朮(炒),青木香,烏犀角,香附子(炒,去毛),丁香,硃砂(研,水飛),訶黎勒(煨,去皮),白檀香,安息香(另為末,無灰酒一升熬膏),麝香(研),蓽茇,龍腦(研),沉香(各二兩),薰陸香(另研,一兩)
蘇合香油(入安息香膏內)
蜜丸蠟固聽用。
古稱屍疰有五,飛屍、遁屍、風屍、沉屍、注屍也,宜此方主之。
《本事》云:飛屍者,遊走皮膚,穿臟腑,每發刺痛,變作無常。遁屍者,附骨入肉,攻鑿血脈,每發不可得近,見屍喪、聞哀哭便發。風屍者,淫濯四肢,不知痛之所在,每發昏沉,得風雪便作。沉屍者,纏骨結臟,衝心脅,每發絞切,遇寒冷便發。注屍者,舉身沉重,精神錯雜,常覺昏廢,每節氣至,輒變大惡。
是方也,香能辟邪惡,故用沉、檀、腦、麝、安息、薰陸、蘇油、青木、香附。溫能壯胃氣,故用蓽茇、丁香。朱能闢鬼魅,故用硃砂。甘能守中氣,故用白朮。酸能致新液,故用訶黎。犀能主蟲疰,故用生犀。互考見中風門。
白話文:
蘇合香丸
藥材:白朮(炒)、青木香、犀牛角、香附子(炒、去毛)、丁香、硃砂(研磨、水飛)、訶黎勒(煨、去皮)、白檀香、安息香(另研磨成粉,用一升無灰酒熬製成膏)、麝香(研磨)、蓽茇、龍腦(研磨)、沉香(各二兩)、薰陸香(另研磨,一兩)。
製法:將安息香膏與蘇合香油混合,再以蜂蜜製成藥丸,最後用蠟封固。
功效:古人將屍疰分為五種:飛屍、遁屍、風屍、沉屍、注屍,此方皆可治療。
飛屍症狀:遊走於皮膚,穿透臟腑,時常刺痛,病情變化無常。遁屍症狀:附著在骨頭和肌肉中,侵蝕血脈,患者常難以靠近,見到屍體或聽到哭聲就會發病。風屍症狀:四肢麻木,感覺不到痛處,常感覺昏沉,遇到風雪就會發作。沉屍症狀:纏繞骨骼臟腑,衝擊心胸,時常絞痛,遇冷就會發作。注屍症狀:全身沉重,精神錯亂,經常昏迷,每逢節氣交替就會加重病情。
此方中,沉香、檀香、龍腦、麝香、安息香、薰陸香、蘇合香油、青木香、香附子等香料可以辟邪;蓽茇、丁香溫暖脾胃;硃砂可以驅邪;白朮甘味可以固護中氣;訶黎勒酸味可以促進體液生成;犀牛角可以治療蟲病。詳細藥理可參考中風門的相關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