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三 (1)
卷三 (1)
1. 童便
咳血者,以童便一物主之。
咳血是肺中有竅。肺是清虛之臟,纖芥不容,一有其竅,則血滲入肺矣。愈滲愈咳,愈咳愈滲,此為難治。褚澄云:以寒涼治之,百不一生。以溲溺治之,百不一死。故特表而出之。又曰:血雖陰類,運之者其和陽乎!所以示人者深矣。
白話文:
咳血的人,可以用童尿來治療。
咳血是因為肺部有了破損。肺是清虛的器官,非常脆弱,一點點損傷都不能承受,一旦有破損,血液就會滲入肺部。滲血越多,咳嗽越厲害,咳嗽越厲害,滲血越多,這就很难治疗。褚澄說:用寒涼的方法治療,一百個病人中活不了幾個。用童尿治療,一百個病人中幾乎都能活。所以特別把它提出來。又說:雖然血屬陰性,但推動血液運行的是陽氣的溫和作用啊!所以這話的含義很深遠。
2. 股肉
割股之事,古昔有之。蓋賢婦急於舅姑夫子之疾,而祈一念以格天爾。至唐開元間,陳藏器撰《本草拾遺》云:人肉治瘵疾。自是閭閻益多割股,至有假名干譽而為之者。嗚呼!同類固不可食,虧體豈曰事親?且俞、扁、淳、華,上世神良之醫也,未聞用人肉以治疾,而閔損、曾參之孝,亦未嘗割股,所以來要名之行者,藏器其作之矣。
白話文:
古代就曾有割股救人的事蹟。這是因為賢惠的婦女,為了急救公婆或丈夫的疾病,一心祈禱上蒼保佑,而做出這種極端行為。到了唐朝開元年間,陳藏器編寫的《本草拾遺》中記載:人肉可以治療瘵疾(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)。從此民間更多人割股救人,甚至有人假借此名義來博取名聲。唉!同類相食本就不該,損傷自身來盡孝道更是荒謬!而且,像俞跗、扁鵲、淳于意、華佗這些古代名醫,也沒聽說過用人肉治病;而閔子騫、曾子這樣的大孝子,也從未割股來求名聲。所以,提倡割股這種做法的人,陳藏器算是始作俑者了。
3. 柴前梅連散
柴胡,前胡,烏梅,胡黃連(各三錢),豬膽(一枚),豬髓(一條),韭白(五分),童便(二盞)
風勞骨蒸,久而不痊,咳嗽吐血,盜汗遺精,脈來弦數者,此方主之。
此治因風成勞者也。蓋風者百病之長,乃天之陽氣也,主疏泄萬物,故在表則令人出汗,在肺則令人咳嗽,在肝則令人吐血,在腎則令人遺精,附骨則令人蒸熱盜汗。是論也,《靈樞》函其妙,自漢、唐以至宋、元諸醫,皆未竟其說,無惑乎治勞瘵者之難其人也。柴胡解不表不里之風,胡連清入肌附骨之熱,前胡主脾肺表裡之邪。
褚澄氏曰:酸能入骨,則烏梅之用,亦可以收斂骨蒸。豬膽所以養陰,豬髓所以養骨,童便所以濟火。韭白辛熱。少用之以使嚮導。經曰:甚者從之。此之謂也。
白話文:
柴前梅連散治療因風邪引起的勞損,症狀久治不癒,伴隨咳嗽吐血、盜汗遺精,脈象弦數者。
此方針對風邪導致的勞損。因為風邪是百病之源,是天地間的陽氣,主導著萬物的疏泄,所以風邪在肌表則導致出汗,在肺則導致咳嗽,在肝則導致吐血,在腎則導致遺精,附著在骨骼則導致骨蒸熱和盜汗。這方面的論述,《靈樞》中蘊含其奧妙,從漢唐到宋元各代醫家,都未能完全闡明其道理,難怪治療勞瘵這麼困難。方中柴胡疏解表裡之風,黃連清熱解肌膚骨骼之熱,前胡則治療脾肺表裡之邪。
烏梅酸味能入骨,所以能收斂骨蒸。豬膽滋陰,豬髓補骨,童便滋陰降火。韭白辛熱,少量使用以引導藥力。正如經書所說:「病情嚴重者,應順著病情用藥。」此方正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