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考》~ 卷四 (7)
卷四 (7)
1. 痞門第三十一
敘曰:痞,虛中之實也。許學士云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留而不去,其病則實。故治痞者,一補一消。考方二首,表昔人之法爾。
白話文:
痞症的成因是虛弱的體內累積了實邪。許學士認為,邪氣之所以會停留在體內,是因為人體本身的正氣虛弱;邪氣停滯不去,就會導致病情呈現實證的現象。因此治療痞症的方法,需要同時顧及補益虛損和消除邪氣。以下列出兩個古代的治療方劑,作為參考,以示古人治療此症的方法。
2. 枳實消痞丸
枳實(麩炒),黃連(炒,各五錢),厚朴(姜炒,四錢),半夏曲,人參,白朮(各三錢),乾生薑,甘草,茯苓,麥芽(各二錢)
心下虛痞,惡食懶倦,右關脈弦者,此方主之。
痞,與「否」同,不通泰也。《易》曰:天地不交而成痞。故肺氣不降,脾氣不運,升降不通,而名痞也。脾為邪氣乘之,不足以勝谷,故令惡食。脾者卑臟,役氣於四肢,而後肢體強健,脾病則不能致氣於肢體,故令懶倦。肝脈也,木來剋土,故令右關脈弦。是方也,枳實、黃連、厚朴之苦,可以下氣。
半夏曲、乾生薑之辛,可以行滯。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茯苓之甘,可使健脾。麥櫱善消,則可以推陳而致新矣。是疾也,功在慎口。經曰:陰之五宮,傷在五味,奈何不慎乎。
白話文:
枳實消痞丸治療的是心下痞滿、食慾不振、倦怠、右關脈弦細等症狀。
所謂「痞」,就是氣機不通暢的意思,就像《易經》所說「天地不交而成痞」,指的是肺氣下降、脾氣運化失調,升降失衡造成的。因為脾胃受邪氣侵犯,運化功能不足,所以導致食慾不振。脾臟是人體下焦的臟器,負責供給四肢氣血,脾虛則四肢無力,所以出現倦怠。而右關脈弦細,則可能是肝氣過盛克伐脾土所致。
此方中,枳實、黃連、厚朴味苦,能瀉氣降逆;半夏曲、乾薑味辛,能溫中行氣消滯;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茯苓味甘,能健脾益氣;麥芽則能消食導滯,促進新陳代謝。總之,治療這種疾病,關鍵在於飲食調養。經典醫籍記載,五臟的病變都與飲食失節有關,所以一定要謹慎飲食。
3. 木香化滯湯
木香,生薑,陳皮(各六分),柴胡(七分),當歸梢,枳實(各四分),半夏(一錢五分),紅花(二分),草豆蔻,炙甘草(各二錢)
憂氣鬱結,腹皮里微痛,心下痞滿,不思飲食,此方主之。
上件病證,即六朝之醫所謂氣膈也,今人謂之氣痞耳。經曰:脾主行氣於三陰,三陰之脈皆行腹裡,今憂氣鬱結,營衛之行澀,故令腹皮里微痛,心下痞滿者,升降之道乖也。不思飲食者,憂氣傷脾也。
辛香可以化氣,故用木香、豆蔻、生薑、陳皮、半夏之輩以主之,升降者,交泰之道也,故用柴胡之辛以升之,枳實之苦以降之,營衛澀而後腹皮痛,故用歸尾、紅花以和營,炙甘草以和衛。
白話文:
木香化滯湯
這個方子用於治療憂鬱氣滯導致的腹部隱痛、心窩部脹滿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古代醫家把這種病症稱為「氣膈」,現在則稱為「氣痞」。經書上說,脾臟主管氣血運行於三陰經,而三陰經脈都循行於腹部內臟,憂鬱之氣滯結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因此腹部隱痛,心窩部脹滿,這是升降失調造成的。食慾不振則是憂鬱之氣損傷脾臟所致。
方中使用辛香之品,如木香、草豆蔻、生薑、陳皮、半夏等,來疏通氣機;柴胡辛溫,能使氣機上升;枳實苦寒,能使氣機下降,這是利用升降調和的原理;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部疼痛,因此用當歸尾和紅花來調和營血,炙甘草來調和衛氣。
4. 治男婦痞塊方
白鴿(一對,不落水,去毛腸雜,小破),急性子(炒),藜花子(水炒),大黃(曬),朴硝(各五錢)
只為細末,入鴿腹紮緊,砂鍋陳酒煮熟,待冷取出藥,將鴿肉風曬半日,打碎炙炒,不宜焦枯。同前藥磨細末篩淨,將糯米粉掬為丸,桐子大。空心服五錢。其塊化為膿血,為魚凍,為黏膠,從大便出,潛消默化,妙難盡述。
白話文:
治療男女痞塊的藥方:
取白鴿一對(需活捉,勿讓其沾水,去除羽毛及內臟,略為切破),急性子(炒過)、藜蘆子(水炒過)、大黃(曬乾)、朴硝(各五錢),研磨成細粉,填入鴿腹中紮緊,用砂鍋加陳酒燉煮至熟透,待涼後取出藥鴿,將鴿肉風乾半日,打碎後再炒一下,注意不要炒焦。然後將炒好的鴿肉與之前的藥粉混合,磨成細粉過篩,再用糯米粉揉成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空腹服用五錢。藥效能使痞塊化膿出血,或變成像魚凍、黏膠狀的物質,從大便排出,藥效潛移默化,其神奇療效難以盡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