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溫證指歸》~ 卷一 (4)
卷一 (4)
1. 溫病有表證無表邪論
溫屬厲氣,自口鼻吸入,流布三焦。越人云:上焦在胃上口,主納而不出;中焦在胃中脘,主腐熟水穀;下焦在膀胱上口,主分別清濁。細繹經經文,三焦雖有名無狀之腑,而實總統於胃。胃者,五臟六腑之海,主裡不主表。溫邪自里達表,故治溫諸家有下不厭早之說。蓋在經謂之表邪,在胃謂之裡邪。
溫病有裡邪無表邪。瑟傷寒表邪傳裡方為裡邪者不同,故當專治裡邪。或問溫病即無表邪焉?有表證如太陽之發熱頭項痛,陽明之目痛鼻乾眉稜骨痛,少陽之脅痛耳聾寒熱口苦,傷寒有之,溫病亦有之。何謂也?予曰不然。傷寒之表證皆表邪顯呈於外也,故有表邪因有表證。
白話文:
溫熱病邪氣,從口鼻進入,遍布全身的三焦。古人說,上焦在胃的上方,負責吸收但不排出;中焦在胃的中部,負責消化食物;下焦在膀胱的上方,負責分離清濁。仔細研究經文,雖然三焦是有名無形的器官,但實際上由胃統管。胃是五臟六腑的總匯,主要負責內部,不負責外部。溫邪從內部到達外部,所以治療溫病的醫生都說越早治療越好。因為在經書裡稱為表邪,但在胃裡稱為裡邪。
溫病有裡邪,沒有表邪。不像傷寒表邪傳入內部才成為裡邪,溫病應該專注治療裡邪。有人問,溫病就沒有表證嗎?其實也有表證,例如太陽病的發熱頭痛,陽明病的眼痛鼻乾眉骨痛,少陽病的脅痛耳聾寒熱口苦,傷寒有這些表證,溫病也會有。為什麼呢?我說不是這樣。傷寒的表證都是表邪顯現在外,所以有表邪才會有表證。
溫病之表證即里邪浮越於外也,故有表證實無表邪。又可吳氏所謂熱淫之氣浮越於某經即現某經之證者此也。試以格物之理言之,燃薪於一室,煙必迷漫於當空。人望其煙而指為煙,不知煙之有其本也。內經云:有在其標而求之於本。使治其標而忘其本,不幾誤哉?嘗見令之治溫病者,一見發熱頭痛,遂誤認表邪桂枝麻黃者為常例。不但雙解涼膈不敢遽投,即神解芳香亦不敢遽用,皆緣辯證不明故致胎誤。
夫三焦總統於胃,胃氣能敷布十二經而榮養百骸,毫髮之間靡所不貫。溫邪本厲氣耳,浮越於經而現表證則有之,謂表邪則斷斷無也。問者曰:唯唯。自而又曰:溫病亦有無表證者乎?亦有兼表邪者乎?予曰:有無表證者。溫邪內伏如窮凶巨寇埋伏之兵,更為酷厲,非嚴肅之師不能克濟。
白話文:
溫病初期,病邪還停留在體表,所以雖然有表面的症狀,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表邪。就像吳氏所說,熱邪之氣浮在某條經脈上,就會表現出該經脈的病症。試想,在房間裡燃燒柴火,煙霧必然瀰漫在空中。人們看到煙霧,就說是煙,卻不知道煙霧是有根源的。就像《內經》所說,有其表象,就要追根溯源。如果只治表象,而忽略了根本,豈不是大錯特錯?我經常看到治療溫病的醫生,一見到病人發熱頭痛,就以為是表邪,隨便就用桂枝、麻黃之類的藥物,這是不對的。不僅是雙解涼膈的藥物不能貿然使用,即使是神解芳香的藥物也不能輕易使用,都是因為辨證不明而導致錯誤。
三焦統管胃部,胃氣能夠佈散到十二經脈,滋養全身,無處不達。溫邪本質上是邪氣,它會浮在經脈上,表現出表面的症狀,但並不能說這就是表邪。有人問我:那溫病會不會沒有表面的症狀呢?會不會兼有表邪呢?我說:溫病確實可以沒有表面的症狀,甚至可以兼有表邪。溫邪潛藏在體內,就像窮凶極惡的盜賊潛伏起來,更為兇險,必須用嚴肅的軍隊才能克制。
至於兼邪而作,而為表邪所困,自當兼治其表,如九味羌活湯、荊防敗梔豉湯之類,先解表邪再治溫病方為合法。此溫病兼表邪則有之。若謂溫病有表邪有表證則誤矣。於是問者曰:予今而此,如知治溫病者不可誤認表邪而強發其汗。
白話文:
至於同時受到外邪和內邪侵襲,而呈現出外邪症狀的情況,當然要兼顧治療表證,例如九味羌活湯、荊防敗梔豉湯等方劑,先解表邪,再用溫病方治療,才是合乎醫理的。溫病兼有表邪的情況確實存在。但如果說溫病有表邪和表證,那就錯了。因此,有人問道:如今我明白了,治療溫病時不可誤把表邪當作病因而強行發汗。
2. 治溫證當明五兼十更夾
溫病兼夾不可不辨。素無其證與溫邪合病為之兼,素有其證與溫邪並病謂之夾。是溫病為本,兼夾為標。若辨之不明,未有不以標為本,甚至治其標而忘其本者。閱古方書,惟麟郊戴氏有五兼十夾之說,其意甚善,惜乎略而不詳。如五兼詳於風寒,略於燥火;主夾詳於本證,略於陰陽。
茲於未備者補之,煩冗者刪之,使後之治溫病者,凡遇兼夾之證,胸有成竹,不致岐路亡羊。寧不為溫病中增一法門耶?即以六淫論之,暑必兼濕,故夏傷於暑,秋必病瘧;夏傷於濕,秋必病痢。其所以為瘧為痢者,夏之暑與濕相兼為患也。至於夾證尤為明顯,如內傷飲食,外感風寒之類相併而為患也。
白話文:
溫病兼夾不可不辨
溫病中,兼夾之症不可不辨。所謂兼,是指原本沒有的症狀,因溫邪入侵而同時出現;而夾,是指原本就有的症狀,因溫邪入侵而加重或變化。溫病是本,兼夾是標。若辨不清,容易將標當作本,甚至只治標而忘了根本。
古書中,只有麟郊戴氏提到五兼十夾之說,其意甚好,但略而不詳。例如五兼詳於風寒,卻略於燥火;主夾詳於本證,卻略於陰陽。
因此,我將針對不足之處加以補充,繁冗之處加以刪減,希望能讓後人治療溫病時,遇到兼夾之症,胸有成竹,不致迷失方向。這不就等於在溫病治療中增加了一種方法嗎?
從六淫的角度來看,暑必兼濕。所以夏天傷於暑,秋天就會得瘧疾;夏天傷於濕,秋天就會得痢疾。之所以會得瘧疾或痢疾,就是因為夏天的暑濕相兼而致病。
至於夾證,就更明顯了,例如內傷飲食、外感風寒等症狀同時出現而致病。
若不細為考覈,徒講兼夾不究溫病,誤矣;即究溫病而不知兼夾,更誤矣。嘗見溫病有兼夾之證,輕者必先治表,後端治溫;重者表裡兩急,自當雙解。若膠執解表在前,無不貽誤,誠可悼嘆。果能明乎溫病兼夾,治溫病不遺兼夾,治兼夾無心溫病,或先治兼夾,或端治溫病,或治兼夾而溫病漸輕,或治溫病而兼夾自除。庶幾溫病兼夾兩相發明,而於治濕病也燎若指掌矣。
白話文:
如果沒有仔細考究,只是空談溫病兼夾,而不去深入探究,那就錯了;即使探究了溫病,卻不知其兼夾,更是錯誤。我常看到溫病兼夾的症狀,輕者應先治表,再後治溫;重者表裡兩急,就應該同時解決。如果死板地執著於先解表,無疑會貽誤病情,實在令人惋惜。
如果能明白溫病兼夾的道理,治溫病時不遺漏兼夾,治兼夾時不忘記溫病,可以先治兼夾,也可以先治溫病,也可以在治兼夾的過程中溫病逐漸減輕,也可以在治溫病的過程中兼夾自除。希望溫病與兼夾都能互相闡明,這樣治濕病就會像掌上觀紋一樣清晰明瞭了。
3. 舌胎論
舌胎之說肇自長沙,然所論者只白胎一種,其餘概未之及。後人金鏡錄、觀舌心法、傷寒舌□諸書立說甚詳,皆傷寒舌胎之梗概也。若溫病熱邪自里達表,舌胎尤不可忽。蓋傷寒一證自表入里,六經傳變,一病舌無不白,可一汗而解。其不解者,寒鬱化熱,舌胎必由白而黃而黑,邪已傳腑,自當攻下,有一定之規。
若溫病則不然,三焦受邪,不循經絡,傳變不一。且少陽為三陽之樞,出表入里,任邪所為,即有發熱頭痛之表證,實無在經之表邪。書所謂有表證無表邪,誠至言也。既無在表之邪,是以有一病即黃即黑之舌胎,自當有急攻急下之湯藥,以救燃眉。若泥傷寒之說,必侯邪入胃腑,胎轉黃者,方可攻下,恐病溫者,腸胃腐爛,早赴九泉矣。
白話文:
關於舌苔的說法起源於長沙,但只論及白苔一種,其他種類並沒有提及。後人著有《金鏡錄》、《觀舌心法》、《傷寒舌鑑》等書,詳細論述舌苔,皆是傷寒舌苔的概括。如果溫病熱邪從內部到達體表,舌苔就更不能忽視。因為傷寒病症從體表進入內部,六經傳變,任何情況下舌苔都會變白,可以通過發汗來解除。如果不能解除,寒氣鬱積化熱,舌苔就會從白轉黃再轉黑,邪氣已經傳入臟腑,就需要攻下治療,有一定的規律。
但溫病就不一樣了,三焦受邪,不循經絡,傳變不一。而且少陽是三陽的樞紐,出表入里,任由邪氣所為,即使有發熱頭痛的表證,其實也並非在經絡的表邪。書中所言「有表證無表邪」,確實是至理名言。既然沒有在表面的邪氣,所以一旦出現黃色或黑色的舌苔,就必須馬上使用急攻急下的湯藥來救治。如果拘泥於傷寒的理論,一定要等到邪氣進入胃腑,舌苔轉黃才攻下,那麼溫病患者的腸胃可能就會腐爛,早早地離開人世了。
至於白胎一種,更細察其胎雖白燥而無津,此白砂胎中必夾濕,至死不黃。或白而潤,舌本必赤,或有紅點,如古所謂蟲碎舌法,當清解,不宜溫燥。若誤認外感而投辛溫之劑,害不旋踵。其他諸舌種種不一,而溫邪進退之機,大都不出乎此。今急為詳辨,願同志者早具燃犀之目,俾胸有把握,亦如舟師之有舵,庶矣操縱在我,所往無不利也。
又如陶節庵傷寒六書三十六舌,可謂至詳至備矣。但傷寒之舌,表邪傳裡,寒化為熱,方現出黃胎,不似溫病邪自里達表,一病即現黃胎。以此為準,萬不失一。至愈下而舌胎愈黑愈燥者,屬陰虛;潤者,屬陽微,皆死候也。更有舌赤無胎,如太陽初出之關,閃灼不定,胃中陰陽皆絕,萬無生理。
白話文:
觀察舌苔,白色乾燥無津液的,屬於白砂苔,其中一定夾雜濕氣,即使病人死亡也不變黃。如果舌苔白潤,舌根必定發紅,或有紅色斑點,如同古人所說的「蟲碎舌法」,應該清熱解毒,不可溫燥。如果誤認為外感而服用辛溫藥物,危害將會很快出現。其他的舌苔種類繁多,但溫邪進退的機理,基本上都離不開這些觀察。我現在詳細說明這些辨證方法,希望同行們能像燃燒犀牛角一樣,擁有明亮的洞察力,才能胸有成竹,就像船隻有了舵一樣,可以隨心所欲,所做的一切都能順利成功。
陶節庵《傷寒六書》中記載的三十六種舌苔,可謂非常詳細完備。但傷寒的舌苔,是外邪傳入內,寒邪轉化為熱,才會出現黃苔,不像溫病的邪氣從內達外,一開始就會出現黃苔。以此為準則,就不會判斷失誤。如果病情加重,舌苔越來越黑、越來越乾燥,屬於陰虛;舌苔潤濕,屬於陽虛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還有一種舌頭發紅,沒有苔,就像太陽初升,閃爍不定,胃中陰陽都已經衰竭,完全沒有生命跡象了。
以上陰虛陽微二證,欲百中救一,陰虛者麥味地黃湯合養陰法,陽虛者朮附合理陰法,補其未逮也。
白話文:
對於陰虛和陽微這兩種病症,我們有方法能拯救大部分病患。對於陰虛的病人,我們可以使用麥味地黃湯配合滋陰的方法來治療;對於陽虛的病人,則可以用肉桂附子湯配合補益的方法來治療。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補充治療尚未完全覆蓋的部分。
4. 望色論
望色重於切脈,內經云:「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。」又云:「能合色脈可以萬全。」盡脈動於內,其一是甚微,色現於外,其象至顯。且有諸內必形諸外,可一望而知之。如肝熱左頰先赤,肺熱右頰先來,脾熱鼻赤,賢熱頤赤,心熱額赤之類。觀於某部之赤,即可以識某臟之熱矣。
推而論之,青則為寒,黃則為濕,黑者多實,白者多虛。溫病屬熱,無不面赤,甚者如大醉後,如暑天遠遊,面多繃脹,紅赤大的氏。溫病初起,天庭必晦;溫病將愈,鼻準先光。垢暗不堪者,病邪必重;鬆緩微潤者,病勢漸輕。吳又可謂望之可憎,如油膩,如煙熄滅熏為溫病之色。
白話文:
觀察面色比把脈更重要,古籍《內經》中說:「上古時期的醫生善於觀察面色和脈象,從而通曉神明。」又說:「能將面色和脈象結合起來,就能萬無一失。」脈象變化隱藏在體內,微弱難察,而面色卻表現在外,變化明顯。而且,內在的病變必然會反映在外部,只需觀察就能得知。比如,肝熱會先導致左臉頰發紅,肺熱會先導致右臉頰發紅,脾熱會導致鼻尖發紅,腎熱會導致下巴發紅,心熱會導致額頭發紅等等。通過觀察某個部位的發紅,就能知道是哪個臟器出現了熱症。
進一步推論,面色青白則表示寒症,面色黃色則表示濕症,面色黑則多為實症,面色白則多為虛症。溫病屬於熱症,患者的面色一定會發紅,嚴重者如大醉後或炎熱天長途旅行後,臉部會顯得繃緊脹滿,泛起紅赤。溫病初期,額頭會顯得昏暗;溫病將要痊癒時,鼻尖會先變得明亮。面色灰暗晦澀的,病邪一定很重;面色鬆緩微潤的,病勢逐漸減輕。吳又可也認為,面色令人厭惡,像是油膩,像是煙火熄滅後的熏黑,就是溫病的特徵。
誠至言也。予靜忝至理,溫病者厲氣也。神者氣之餘,色者神之標。亢厲之氣內受而為病,外現而為色,理固然也。臟腑精華畢陳於麵,人能望面部之色以知臟腑之病,而不能望臟腑之色以決生死之機,彼洞見臟腑,一望而決生死者,大部觀其外而知其內。使今之人理色脈而通神明,以為治病的把握,胸有成竹,奏效可以十全。
若從講病情不知望色,茫然以溫病為傷寒,將使病者含冤於地下矣。昔晉景公有疾,醫緩視之曰:「二豎入膏肓,不可為也。」醫緩洞見臟腑,寧非合色脈而忝詳耶?從古有諸內必形諸外,觀其外可知其內,能於色脈而忝詳之,斯不獨為治溫病之大綱,即以為治他病從大綱也可。
白話文:
誠心誠意地說,我對於溫病的至理有所領悟。溫病是由於外邪侵入引起的,而神氣是精氣的表現,面色則是神氣的外在徵兆。外邪入侵人體,使氣機亢奮,導致疾病產生,而這種亢奮的氣機也會反映在面色上,這是合理的推論。人體五臟六腑的精華都表現在臉上,因此,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面部顏色來判斷臟腑的病變,但不能單憑面部顏色來決定生死。那些能夠通過觀察面部顏色就判斷生死的人,大多是通過觀察外在表現來推測內在情況。如果我們能運用望色、切脈等方法,就能洞察病人的病情,從而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,提高治療成功率。
如果醫生不懂得望色診病,只把溫病當成傷寒來治療,就會導致病人含冤而死。以前晉景公生病,醫生緩視之說:「二豎入膏肓,不可為也。」醫生緩能夠洞悉臟腑,肯定也是通過觀察面色、脈象才得以判斷病情吧?古人說:「諸內必形諸外,觀其外可知其內。」通過觀察面色、脈象來診斷病情,不僅是治療溫病的重要方法,也是治療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