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溫證指歸》~ 卷二 (11)
卷二 (11)
1. 諸小便
(頻數不利,黃赤黑多短少遺尿)
溫證中小便頻數,乃熱在下焦,宜用神解六一加軍治之。不利者,亦屬熱鬱初起在表,時頭痛發熱,小便不利者,熱入膀胱也。四苓豬苓合神解升降,選用東垣云:小便不利而渴者,熱在上焦,法當淡滲;小便不利而不渴者,熱在下焦,法當苦寒。此為可據。溫邪傳裡,大便閉而小便不利者,當先通大便,大便通,小便自利。此時疫為然,他證則否。時疫屢經汗下,小便不利者,陰竭也,生脈六味主之。少腹如鼓,則無救也。凡小便不利日久,下關不通,必反於上,往往嘔吐呃逆,噦阻涓摘,不能下咽,至湯藥不進者,死。用大田螺一個,麝香二分,同搗敷臍上,帛朿之,即通。古沃用蔥熨及井底泥敷少腹者,俱可,但不宜於陰竭之人耳。至溫邪初起,小便多赤黑,或兼黃色,熱甚則赤,熱入血分,蓄血則黑,即小便一證,可以驗裡熱之有無深淺。邪在表,小便黃,可用清化販毒加六一;在裡,色赤,可用雙解升降;如色黑者,當以逐瘀清熱為主,犀角地黃加大黃桃仁合神解清化,或大小清涼飲。如清涼大過,表裡無熱證而小便赤者,又當以升脾陽為主,不可寒涼。至溫邪屬熱,小便多者甚,少短少者恆多。如初起小便多者,乃熱邪未化,當以漬邪為主,神解升降主之。如屢經汗下,小便多者,屬虛也,益氣升陽為主,補中益氣湯、補陰益氣煎皆可。亦有腎虛小便多者,六味地黃湯加五味。濕熱下注,導赤六一,臺升降散。大抵未下之先,小便多者屬熱未化,小便必黃,必煩熱渴飲既汁。下後屬虛,虛則色必白,不渴不飲,氣虛寸脈不及尺,血虛尺脈不及寸,以此為辨。初起小便短少,熱在膀胱,宜大小分清飲、抽薪飲、升降六一加知柏芩連車滑之類。至遺尿,乃膀胱失約,急清其邪,遺尿自己清化合抽薪為主。若有燥結、胎黃、譫妄之證,可加大黃。甚者熱閉三陽,口渴異常急,宜白虎湯加殭蠶、生地、花粉,以解熱救陰為主,否則易成消渴。若神昏譫言,胎刺鼻黑,瘧結陰枯,小便自少,名屬不治,欲盡人事,惟以大劑養陰攻邪法,或可百中救一。
白話文:
【各種小便問題】
在溫病的情況下,如果頻繁小便且量少,顏色偏黃、赤、黑,或是出現遺尿的情況,這通常表示下焦有熱,應使用「神解六一加軍」進行治療。如果小便不順暢,同樣屬於熱氣鬱積。在初期可能伴有頭痛發燒和小便困難,這是熱氣進入膀胱的徵兆。使用「四苓豬苓」與「神解」,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。
東垣指出,如果小便不順且口渴,熱源在上焦,治療方式應選擇淡滲;如果不渴,熱源在下焦,治療方式應選擇苦寒。這是判斷熱源位置的重要依據。在溫病轉入內臟的情況下,如果大便堵塞且小便不順,應先通大便,大便通暢後,小便自然也會改善。但這僅適用於瘟疫,其他病症則不適用。
如果經過多次汗下後小便仍不順,這可能是體內陰液耗盡,應使用「生脈六味」進行調理。如果小腹像鼓一樣脹大,就無法救治了。長期小便不順,下焦不通,可能會導致嘔吐、打嗝等症狀,甚至無法吞嚥,直到完全無法進食,這種情況下,死亡的可能性很大。可以使用大田螺和麝香混合後敷在肚臍上,用布束縛,有助於通便。古時也有人使用蔥熨或井底泥敷在小腹上,但這不適合陰液耗盡的人。
對於溫病初起,小便顏色多為赤黑或黃色,顏色越深,代表熱度越高,進入血液後會使小便變黑。單從小便顏色就可以看出體內熱度的高低。在表面的熱度使小便顏色變黃,可以使用清化解毒和「六一」的組合。在體內的熱度使小便顏色變紅,可以使用「雙解升降」。如果小便顏色變黑,應以逐瘀清熱為主,可以使用「犀角地黃」、「大黃桃仁」與「神解清化」,或者「大小清涼飲」。
如果溫病屬熱,小便多的情況很少見,而小便少的情況則很常見。如果剛開始小便多,表示熱邪尚未轉化,應以清除邪氣為主,使用「神解升降」。如果經過多次汗下後小便多,表示體質虛弱,應以補充氣血為主,可以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或「補陰益氣煎」。也有因腎虛導致小便多的情況,可以使用「六味地黃湯」加上「五味」。如果是濕熱下注,可以使用「導赤六一」或「升降散」。
總體來說,在未使用下法前,小便多的情況表示熱邪未化,小便顏色必定偏黃,且伴有煩躁、口渴的症狀。使用下法後,如果體質虛弱,小便顏色必定偏白,不再口渴,不再需要飲水。氣虛的情況下,寸脈弱於尺脈;血虛的情況下,尺脈弱於寸脈。這些都是判斷的依據。
剛開始小便量少,表示熱邪在膀胱,可以使用「大小分清飲」、「抽薪飲」、「升降六一」加上「知柏」、「芩連」、「車滑」等。至於遺尿的情況,表示膀胱失去控制,應迅速清除邪氣,遺尿自然會停止。主要使用「清化合抽薪」。如果有燥結、胎黃、譫妄的情況,可以加大黃。嚴重的情況下,如果熱氣封閉三陽,口渴異常,應立即使用「白虎湯」加上「殭蠶」、「生地」、「花粉」,以解熱救陰為主。否則容易發展成糖尿病。
如果出現神志不清、譫語、胎動不安、鼻孔發黑、瘧疾、結陰枯萎、小便量少的情況,通常表示病情已無法救治。在這種情況下,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調理,使用大劑量的養陰攻邪法,或許還有百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救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