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杓元約

《溫證指歸》~ 卷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4)

1. 發黃

溫證發黃乃邪熱侵犯肝膽,非濕熱鬱蒸陽明可比。脈必弦數,口必煩,脅必脹,一身盡黃,兩目如金,小便如血,夜臥不安,舌尖紅赤。茵陳蒿湯倍大黃為端主,或增損小柴胡合溫膽導赤皆可選用。兼嘔者,橘皮竹茹湯加茵陳枇杷葉。如瘀血發黃,面色不榮,必多晦滯如煙薰狀,小便自利。

茵陳蒿湯加桃仁歸尾殭蠶丹皮梔滑之類,破瘀化熱為主。如兼濕熱,色亦黃多暗垢,舌白不渴,小便不利,以此為辨。茵陳五苓散或益元散加蒼朮白蔻之類,甚者理中湯加附子。如胸悶脅脹兼憎寒作熱,脈或弦長滑大,胎雖白必兼紅點。達原飲加茵陳梔滑之類主之。至於女勞黃、酒黃不在此例。

白話文:

溫熱症狀導致發黃,是因為邪熱入侵肝膽,跟濕熱鬱積陽明經不同。脈象一定弦數,口乾舌燥,胸脇脹痛,全身發黃,眼白泛黃,小便如血,晚上睡覺不安穩,舌尖紅赤。可以用茵陳蒿湯加倍大黃作為主要的治療藥物,也可以根據情況增減柴胡,或者用溫膽導赤的藥物。如果病人伴隨嘔吐,可以服用橘皮竹茹湯加茵陳、枇杷葉。

如果發黃是瘀血導致,面色不好看,像是煙熏過一樣,小便通暢,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桃仁、歸尾、殭蠶、丹皮、梔子、滑石等藥物,以破瘀化熱為主。如果病人兼有濕熱,發黃的顏色會比較暗淡,舌苔白,口不渴,小便不暢,就要區分開來。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或益元散加蒼朮、白蔻等藥物治療,嚴重的情況可以服用理中湯加附子。如果病人胸悶脇脹,伴隨畏寒發熱,脈象弦長滑大,即使舌苔白,也會有紅色點,可以用達原飲加茵陳、梔子、滑石等藥物治療。至於女勞黃和酒黃則不在此例。

2. 發斑疹

(附 葡萄疫、玳瑁溫、疙瘩、瓜瓤、捻頸、大頭、軟腳諸溫)

溫病發斑與傷寒迥別。傷寒之斑,寒鬱化熱,熱傷胃腑,或失表散,以致熱邪內郁,燔灼榮血,陰液盡竭,或失下,以致病邪內陷,故傷寒發斑,則為病。為溫病發斑,不拘輕重,無論紅紫,皆由熱毒聚於胃。胃為多氣多血腑,足以敵邪,力能化邪於肌膚之外,為斑為疹,故為病解況。

溫邪由里達表,非傷寒經邪傳變可比。常見患溫者,行能發斑發疹,邪向外化生,全者多。但斑疹一見,急須神解清化。輕者消;風敗毒倍殭蠶,加牛子、元參、石膏、浮萍。裡實者,加大;黃重者,大劑雙解,加犀羚、板藍、野菊花,重用石膏。如唇齒腫黑,口臭異常,或兼肉鑑瞤筋惕,邪不能出,急加生地、蚯蚓汁、絲瓜瓤,以透經絡之匿邪。有患畜血發斑者,斑形稜角,血必先畜而斑後見,於前法中加桃仁、紅花、蘇木之類。

白話文:

溫病發斑與傷寒迥別

溫病發斑與傷寒發斑截然不同。傷寒的斑點是由於寒邪鬱結化熱,熱邪傷及胃腑,或是表邪失散,導致熱邪內鬱,灼傷血液,陰液耗竭,或失於下泄,最終病邪內陷所致。因此,傷寒發斑,就代表病情嚴重。

而溫病發斑,無論輕重,也不管是紅色還是紫色,都是由於熱毒積聚於胃部所致。胃是人體氣血最充盈的臟腑,具有抵抗邪氣的能力,可以將邪氣化解到肌膚表面,形成斑疹,因此反而代表病情轉好。

溫邪從內部傳到外部,與傷寒經由經絡傳播的病邪變化不可同日而語。常見患溫病的人,會出現發斑發疹的現象,邪氣向外化解,多半能痊癒。但一旦出現斑疹,就必須及時清熱解毒。

輕症患者只需服用消風敗毒散,加入殭蠶,並添加牛子、元參、石膏、浮萍等藥材。如果裡證實熱,則增加藥量;如果黃疸重,則加大藥量,並用雙解法,加入犀角、羚羊角、板藍根、野菊花,並重用石膏。如果患者出現唇齒腫黑,口臭異常,或者伴隨肌肉抽搐、筋惕等症狀,代表邪氣不能排出,需要緊急加入生地、蚯蚓汁、絲瓜瓤等藥材,以透通經絡,驅散潛伏的邪氣。

若患者出現瘀血發斑,斑點呈現稜角狀,則說明血液先瘀滯,然後才出現斑點。在上述藥方中,需要加入桃仁、紅花、蘇木等活血化瘀藥材。

至葡萄疫,已在御纂醫宗金鑑發明,不贅。惟玳瑁溫,龐安常僅言其證,未備其法。又如疙瘩、瓜瓤、捻頸、大頭諸溫,悉屬溫毒肆虐,治法亦不外普濟消毒、增損雙解、大小清涼、清化等方,擇其對證施治。惟軟腳溫一證,必兼濕邪,加蒼朮於涼解方中,誠為合法。

白話文:

關於「葡萄疫」,《醫宗金鑑》中已經有詳細記載,在此就不贅述了。至於玳瑁的溫病,龐安常只提到了症狀,並沒有詳細說明治療方法。

其他像疙瘩溫、瓜瓤溫、捻頸溫、大頭溫等,都是溫毒肆虐所致,治療方法也大同小異,主要以普濟消毒、增損雙解、大小清涼、清化等方劑為主,根據實際症狀選擇使用。

唯獨軟腳溫這一症狀,必然伴隨著濕邪,所以需要在涼解方劑中加入蒼朮,這才是合乎醫理的治療方法。

3. 煩躁

溫證煩躁與他證不同,古人原有「煩為心,煩躁為腎躁」之說,在溫邪悉屬熱鬱,邪輕則煩躁,邪重則煩躁重,有一病即煩躁者,證現憎寒發熱,敗毒散;冬月九味羌活湯有傳變煩躁者,舌黃渴飲,身熱汗出,邪已到胃,增損雙解散,三黃瀉心湯加味,涼膈散選用。舌苔已黑,人事漸昏,邪入心包也,犀角地黃湯加羚羊牛黃,黃連解毒湯,紫雪選用。

白話文:

溫病引發的煩躁與其他病症的煩躁不同,古人有「煩為心,煩躁為腎躁」的說法。溫邪都屬於熱邪鬱結,邪氣輕則出現煩躁,邪氣重則煩躁加重。

如果患者一病就出現煩躁,並且伴隨怕冷、發熱的症狀,可以服用敗毒散。

如果是在冬季,原本服用九味羌活湯後出現煩躁,舌頭發黃、口渴想喝水、身體發熱、出汗,表示邪氣已經進入胃部,可以服用增損雙解散、三黃瀉心湯加味,或涼膈散。

如果舌苔已經變黑,神志逐漸昏迷,表示邪氣已經入侵心包,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加羚羊牛黃、黃連解毒湯、紫雪。

經汗下,表里俱清而仍煩躁者,陰液傷也,生脈散,六味地黃湯,吳氏諸養榮湯,楊氏大小復甦飲選用。或用汗解,清利滋潤,諸法不應而煩躁更甚者,當細驗舌胎,若黃黑胎中夾一塊白潤,是為夾水,或平素胸有痰飲,或未病時曾飲冷物,或初煩躁時過用生冷,或過用清涼太早,皆能停飲於胸膈胃脘之間,熱為寒伏,外不能達表,內不能傳腑,故煩躁轉盛,難怪驗舌之後,細按胸脅滿痛而軟漉漉有聲,再診其脈,右寸關或弦緊或緩滑,皆停水確據,當以蒼朮半夏萊菔先消其水氣,然後治其煩躁,遠銷不應者,甚者加醋炒芫花,不論舌胎有無黃黑而少腹或有痛滿處;但煩而兼小便不利者,即屬水氣,當以導赤瀉心,豬苓四苓益元利其小便,所謂心邪不從心瀉而從小腸瀉也。

白話文:

出汗後,表里都清除了卻依然煩躁,說明陰液受損,可以服用生脈散、六味地黃湯、吳氏養榮湯、楊氏大小復甦飲等。如果用汗法解表後,清熱滋潤,但煩躁反而加重,應該仔細觀察舌苔,若舌苔黃黑中夾雜一塊白潤,說明体内有水饮停滞,可能是平素胸中有痰饮,或平时喜欢喝冷饮,或刚开始烦躁时过度食用生冷,或过早使用清凉药物,这些都可能导致水饮停滞于胸膈胃脘之间,热被寒气所遏,无法到达体表,也无法传至脏腑,因此烦躁加剧,难以解释。观察舌苔后,再仔细按压胸胁,如果感到疼痛且软绵绵的有水声,再诊脉,右寸关脉或弦紧或缓滑,都说明体内有水饮停滞,这时应该先用苍术、半夏、莱菔等消水气,然后再治疗烦躁。如果烦躁难以消除,可以加醋炒芫花。无论舌苔是否黄黑,如果少腹有胀痛,也说明体内有水气,应该用导赤泻心、猪苓四苓等利尿,所谓心邪不从心泻而从小肠泻也。

4. 嘔吐自利

(附吐蚘呃)

嘔吐自利乃溫病中最善之候。何也?邪自口鼻吸入,先中上中二焦,胃不受邪,與邪相拒,在上則吐,在下則利,已具分消之勢。惟嘔有別。邪犯陽明太陰者,嘔有口氣者,屬溫證;無口氣者,屬雜證。不可遽用寒涼,使邪不能透。厲害傳化,雖時有肢逆脈沉,亦不可妄用溫熱,致增嘔勢。

甚有舌紫神昏,毒邪上犯清道,急當下之,即不嘔。若已發熱,舌白而嘔者,吳氏達原飲加半夏,有三陽證,兼三陽加法。如舌赤胎黃,又當兼神解太極,使表裡宣暢,其嘔即止。若嘔而煩渴,邪犯胃也。白虎湯、玉女煎加蘆根。若嘔而舌黃,胸有痛滿處,橘皮半夏湯夾實,加枳實、查麥、神麯。

白話文:

嘔吐和腹瀉在溫病中是好的預兆,因為病邪從口鼻吸入,先影響上焦和中焦,胃沒有受到邪氣侵襲,與邪氣抗拒,在上焦就嘔吐,在下焦就腹瀉,已經具有分消邪氣的趨勢。但是嘔吐也有不同,邪氣犯陽明太陰的,嘔吐伴有口氣的,屬於溫證;沒有口氣的,屬於雜證。不能急於使用寒涼藥物,會使邪氣不能透發。病情嚴重傳化,即使出現肢體厥逆、脈象沉的現象,也不能輕易使用溫熱藥物,以免加重嘔吐。

嚴重的情況下,舌頭發紫、神志昏迷,毒邪上犯清道,必須緊急下泄,即使不嘔吐也需要。如果已經發熱,舌頭發白並且嘔吐,可以使用吳氏達原飲加半夏,如果兼有太陽、少陽、陽明三陽證,就要加上三陽加法。如果舌頭發紅、舌苔發黃,就要配合神解太極,使表裡宣暢,嘔吐就會停止。如果嘔吐伴隨口渴,是邪氣犯胃,可以使用白虎湯、玉女煎加蘆根。如果嘔吐伴隨舌頭發黃,胸部有脹滿疼痛,使用橘皮半夏湯,加枳實、查麥、神麴。

若嘔而舌白,心下臍上悸,小便不利者,不水氣四苓散加半夏、木通,或益元散利之。若嘔而滿痛拒按者,大柴胡湯、凋胃承氣湯選用。若嘔而口苦,邪犯少陽,增損小柴胡湯。不寐者,溫膽湯。有乾嘔不止,舌乾口燥者,胃受火傷,竹葉石膏湯。若屢經攻下,嘔不止,而舌無胎,多汗心煩,中氣傷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嘔吐且舌苔發白,心窩和肚臍上方悸動,小便不順暢,屬於水氣停滯,可以服用四苓散,再加半夏和木通,或者服用益元散來利水。如果嘔吐且腹部脹痛,按壓時感到疼痛,可以選擇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。如果嘔吐且口苦,屬於邪氣犯少陽,可以增減小柴胡湯。如果嘔吐且失眠,可以服用溫膽湯。如果乾嘔不止,舌頭乾燥口渴,屬於胃火灼傷,可以服用竹葉石膏湯。如果反覆使用瀉藥,嘔吐不止,舌苔沒有白苔,並且出汗心煩,說明中氣受傷。

大半夏湯,或香蔻六君倉湯合定中湯煎汁頻服。若嘔甚,吐蚘利甚,便蚘,皆屬傷之象。甚則噦呃神昏,已蹈危機。經所謂臟敗者,聲必噦呃。證更危,尤當詳察。如聲自丹田而起,一則應下失,下熱邪傷陰,發為呃逆。調胃承氣湯佐益陰之品,加刀豆子、柿蒂,苦以降逆,或可十中救一。

一則真陰枯竭,腎不納氣,吸不至腎,呃聲頻頻,舌黑而神不昏者,緣邪輕正憊,歸氣飲最捷。加刀頭子、柿蒂,更妙。更有一種,多郁喜怒之人,或夾痰滯氣與邪搏,呃聲必從兩肋而起,雖呃至搖床撼榻,視舌或黑而肢不冷,當以散郁開氣化痰之劑,使邪氣宣揚,自有生理。逍遙越鞠、代赭、旋覆、四七,皆可選用。

不可以呃逆盡棄為不治之證也。

白話文:

服用大半夏湯,或香蔻六君倉湯和定中湯的藥汁,要經常服用。如果嘔吐得很厲害,吐出蟲子,拉肚子也很多,拉出蟲子,這些都是身體受到傷害的表現。嚴重的話,就會打嗝、打呃、神志昏迷,已經處於危險狀態了。醫書上說,內臟衰竭的人,聲音就會打嗝、打呃。病情更加危急,就更要仔細觀察。如果聲音從丹田發出,可能是因為下降失調,下焦熱邪傷了陰氣,導致打嗝。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加入益陰的藥物,再加刀豆子、柿蒂,用苦味來降逆,也許能救活十分之一的人。

也可能是真陰枯竭,腎臟無法吸收氣息,吸氣無法到達腎臟,所以不斷地打嗝,舌頭發黑但神志沒有昏迷,這是因為邪氣輕微,正氣衰弱,可以用歸氣飲來治療。再加刀頭子、柿蒂,效果會更好。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經常生悶氣、喜怒無常的人,可能伴有痰滯氣阻,邪氣交搏,打嗝的聲音會從兩肋發出,甚至會把床搖晃,舌頭可能發黑,但四肢並不冰冷。這種情況要用散郁開氣化痰的藥物,讓邪氣宣散,自然就會恢復正常。逍遙散、越鞠丸、代赭石、旋覆花、四七湯,都可以選用。

不能因為打嗝就認為是不能治好的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