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天士

《南病別鑑》~ 續集 (2)

回本書目錄

續集 (2)

1. 傷暑

傷寒與傷寒俱有熱,若作傷寒治則大誤。蓋寒傷營,熱傷氣。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,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,此為異耳。經云:「脈盛身熱得之傷寒,脈虛身熱得之傷暑。」治宜小柴胡湯。柴湯柴胡宜酌用,渴加知母石膏或人參白虎湯。天久淫雨濕,今大行蒼朮白虎湯。若元氣素弱而傷之重者,清暑益氣湯治之。

白話文:

[關於中暑]

傷寒和中暑都會有發熱的情況,但如果把中暑當作傷寒來治療,那就是大錯特錯了。因為寒氣會傷害血液循環系統,而熱氣則會損傷氣血。傷寒的人會感到外面寒冷且脈搏會浮而且緊,但中暑的人則不會感到冷且脈象虛弱,這就是兩者的差異所在。古籍提到:「脈搏強烈且身體發熱是因為傷寒,而脈搏虛弱且身體發熱是因為中暑。」治療中暑應使用小柴胡湯。在使用柴胡湯時,柴胡的用量應視情況調整,如果口渴可添加知母、石膏或是人參白虎湯。在天氣長期潮濕的情況下,現在普遍使用的治療方式是蒼朮白虎湯。如果原本體質就虛弱,且中暑嚴重的人,應該使用清暑益氣湯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