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天士

《南病別鑑》~ 續集 (3)

回本書目錄

續集 (3)

1. 傷寒合病並病論

趙嗣真曰:吾嘗疑合病並病之難明也,久矣。因始釋之。合病者,二陽經或三陽經同受病,受病病之不傳者也。並病者,一陽先病,又過一經,病之傳者也。且如太陽陽明並病一證,若並而未盡,是傳未過,尚有表證。仲景所謂「太陽未罷,面色赤,陽氣費,怫鬱在表,不得越,煩躁短氣」是也。

又當汗之,麻黃湯桂枝各半湯。若並之已盡,是傳過。仲景所謂「太陽證罷,潮熱,手足汗出,大便硬而有譫語」者是也。法當下之,以承氣湯。是知傳則入腑,不傳則不入腑。所以仲景論太陽陽明合病,止出三證。如前論太陽明明並病,則病則言其有傳變。如此三陽互相合病,皆自下利。

白話文:

趙嗣真說:「我曾經對合病和並病難以分辨感到疑惑,已經很久了。因此開始解釋它們。合病是指兩個陽經或三個陽經同時受到病邪侵襲,但病邪沒有傳遞的狀況。並病是指一個陽經先生病,然後病邪傳到另一個陽經,病邪繼續傳遞的狀況。

例如,太陽陽明並病這一證,如果並病尚未完全結束,就表示病邪尚未傳遞,仍然有表證。仲景所說「太陽未罷,面色赤,陽氣費,怫鬱在表,不得越,煩躁短氣」就是這樣。

此時應該用汗法治療,用麻黃湯和桂枝各半煎服。如果並病已經結束,就表示病邪已經傳遞。仲景所說「太陽證罷,潮熱,手足汗出,大便硬而有譫語」就是這樣。此時應該用下法治療,用承氣湯。

由此可知,病邪傳遞就會進入腑臟,不傳遞就不會進入腑臟。所以仲景論述太陽陽明合病,只出現了三種證狀。而論述太陽陽明並病,則說明了病邪傳遞的變化。

像這樣三陽互相合病,都會出現下利。」

仲景太陽陽明合病,主以黃芩湯。少陽陽明合病,主以承氣湯。至於太陽少陽並病,其證頭痛強痛,眩冒如結胸,心下痞,便當刺大椎肺輸肝輸,不可汗下。太陽陽明並病,已見上論。但三陽合病,仲景無北景強惡寒語句。雖別有口燥渴,心煩背微惡寒者,乃屬太陽證,而非三陽合病也。

三陽若與三陰合病,即是兩感,所以三陰無合病例也。

白話文:

仲景认为,太阳和阳明经脉同时生病,主要用黄芩汤治疗。少阳和阳明经脉同时生病,主要用承气汤治疗。至于太阳和少阳经脉同时生病,会出现头痛剧烈,头昏眼花像胸部闷塞,心窝痞塞,应该用针刺大椎、肺俞、肝俞,不能用汗法治疗。太阳和阳明经脉同时生病,已在上文论述过了。不过,三阳经脉同时生病,仲景没有提到“强恶寒”的症状。虽然有口干舌燥、心烦、背部微微发寒的情况,但这是属于太阳经的症状,并非三阳经脉同时生病。

三阳经脉如果和三阴经脉同时生病,就是两种病邪同时入侵,所以三阴经脉不会有同时生病的情况。

2. 傷寒別名

語無倫者曰譫語,實則譫語也。外語,大便秘,小便赤。

聲重曰鄭聲,虛則鄭聲,外語,大小便利而手足冷也。

下泄曰轉矢氣。

大便堅,小便利曰脾約。

大便如常曰清,便自調(或云自可);水穀不化曰下利清穀。

傷寒十三日曰過經。

陰病發躁曰陰躁,屬少陰。

手足逆冷曰厥(在陰厥陽厥二證);手足指頭微冷曰清(屬二陰);肌膚冷,或下利而發躁,無時暫安曰臟厥。

兩手無脈曰雙伏,一手無脈曰單伏。

男子病新瘥而婦人與之交,陰腫,小腹絞痛者曰陽易。女子病新瘥而男子與之交,裡急,腰胯連腹內痛者曰陰易。

白話文:

說胡話的人,稱為譫語,實際上就是譫語。譫語的症狀包括說外語、大便祕結、小便發紅。

聲音沉重稱為鄭聲,虛弱的人就會有鄭聲,也會有說外語的現象,大便小便通暢,但手腳冰冷。

頻繁腹瀉稱為轉矢氣。

大便乾燥、小便通暢稱為脾約。

大便正常稱為清,大便自如,水穀不消化則稱為下利清穀。

傷寒十三天稱為過經。

陰病發躁稱為陰躁,屬於少陰。

手腳冰冷稱為厥,有陰厥和陽厥兩種;手腳指尖微冷稱為清,屬於二陰;皮膚冰冷,或腹瀉伴隨發躁,無法安穩稱為臟厥。

兩手無脈稱為雙伏,一隻手無脈稱為單伏。

男子病癒不久,與女子發生性關係,陰部腫脹,小腹絞痛稱為陽易。女子病癒不久,與男子發生性關係,裡急後重,腰胯到腹部疼痛稱為陰易。

冬應寒而反溫,人暴感之而病者曰冬溫。

非時暴寒伏於少陰之經,咽痛,下利曰腎傷寒。

傷寒病二月至夏方發曰晚發。

發汗後身猶灼熱,自汗曰風溫。

中暑曰中暍。

感不時之氣而病,老幼皆相似者謂之天行(即瘟疫也);妄發濕溫汗者曰重暍(重暍者不治);汗後不為汗衰,謂之陰陽交死證也。熱煩身躁,太陰寸口脈兩沖尚躁盛,是陰陽交死,得汗脈靜者生。

病瘥後發熱曰遺熱。

傷寒瘥後勞曰勞復。

傷寒瘥後食肉再病曰食復。

自亂無神氣曰無精。

吐利並作曰霍亂。

鼻出血曰衄。

熱病脈躁盛不得汗者曰陽極死證。

白話文:

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溫暖,人因此突然感冒生病,就叫做冬溫。

不應時節的寒冷侵入少陰經,出現咽喉疼痛、腹瀉,就叫做腎傷寒。

傷寒病從二月到夏季才發作,叫做晚發。

發汗後身體仍然灼熱,且自汗不止,就叫做風溫。

中暑就叫做中暍。

因為感受不適宜的氣候而生病,老幼皆相同,就叫做天行(也就是瘟疫);胡亂發汗造成濕溫症,就叫做重暍(重暍者不治);發汗後體力沒有恢復,就叫做陰陽交死證。身體發熱煩躁不安,太陰寸口脈兩側都浮躁有力,這是陰陽交死,如果能發汗脈象平穩則可生。

病癒後又發熱,就叫做遺熱。

傷寒病癒後勞累,就叫做勞復。

傷寒病癒後吃肉再次生病,就叫做食復。

精神恍惚,沒有神氣,就叫做無精。

嘔吐腹瀉同時出現,就叫做霍亂。

鼻子出血,就叫做衄。

熱病脈象浮躁有力,無法發汗,就叫做陽極死證。

陰獨盛而陽暴絕曰陰毒。

陽獨盛而陰暴絕曰陽毒。

咳逆曰噦。

乾嘔曰啘。

陽明與少陰合病,下利,脈長大而弦者曰負死證也。

大便堅硬曰鞕,溏曰鴨澹。

協欲飲水,水入即吐曰水逆。

心振寒而動曰悸(即怔忡之別名也);心中若有所失曰懊憹。

強發少陰汗則動血,或出口鼻,或出耳目,謂之下厥上竭,不治。

身振搖而動曰肉瞤。

臍下有動氣曰奔豚。

病在上吐之曰湧,病在下泄之曰利。

血曰營。

氣曰衛。

汗孔曰元府(即腠理也);手足搐搦曰瘛瘲。

二陽俱病曰合病。

先二陽俱病曰兩感(又曰雙傳);四肢病曰未疾。

白話文:

陰獨盛而陽暴絕曰陰毒 - 頭部陰虛過度,而陽氣突然衰弱,稱為陰毒。 陽獨盛而陰暴絕曰陽毒 - 身體陽氣過度,而陰液突然枯竭,稱為陽毒。 咳逆曰噦 - 咳嗽後呼吸困難,稱為噦。 乾嘔曰啘 - 幹嘔,無物可吐,稱為啘。 陽明與少陰合病,下利,脈長大而弦者曰負死證也 - 陽明與少陰兩經合病,出現下痢,脈象長大而帶有弦韌,這是預示死亡的症狀。 大便堅硬曰鞕,溏曰鴨澹 - 大便硬稱為鞕,大便稀稱為鴨澹。 協欲飲水,水入即吐曰水逆 - 感到口渴但喝水後立刻吐出,稱為水逆。 心振寒而動曰悸(即怔忡之別名也);心中若有所失曰懊憹 - 心跳快速且震顫,稱為悸;心中感到空虛或失落,稱為懊憹。 強發少陰汗則動血,或出口鼻,或出耳目,謂之下厥上竭,不治 - 強制發出少陰的汗液會導致血液運轉異常,可能由口、鼻或耳、眼流出,這被稱為下厥上竭,是危急的症狀,不接受治療。 身振搖而動曰肉瞤 - 身體震顫不停,稱為肉瞤。 臍下有動氣曰奔豚 - 下腹部有強烈的脈動,稱為奔豚。 病在上吐之曰湧,病在下洩之曰利 - 病症在上部導致的吐瀉稱為湧,在下部導致的稱為利。 血曰營 - 血液稱為營。 氣曰衛 - 氣息稱為衛。 汗孔曰元府(即腠理也);手足搐搦曰瘛瘲 - 汗孔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,稱為元府;手腳抽搐稱為瘛瘲。 二陽俱病曰合病 - 二陽經合病,即同時影響多個部位的疾病。 先二陽俱病曰兩感(又曰雙傳);四肢病曰未疾 - 在二陽經合病之前就已出現症狀,稱為兩感或雙傳;四肢出現的疾病稱為未疾。

厥而下利,當不能食,反能食者曰除中,不治。

目中不明瞭曰目中不了了(一曰病瘥);皮膚頑而不知有無者曰不仁。

傷寒陽病下之早,即為結胸,按之即心下,即心下痛為小結胸,不按自痛,連腹堅硬曰大結胸。若飲水過多,停結在胸肋間,無大熱而頭微汗出者曰水結胸。煩躁多而有結胸證曰熱實結胸,無熱而有結胸證曰寒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昏迷並且腹瀉,應該不能進食,但卻能進食,這種情況稱為「除中」,不予治療。

眼睛看不清,稱為「目中不了了」(也稱為「病瘥」);皮膚變得麻木,感覺不到冷熱,稱為「不仁」。

傷寒陽證如果過早使用寒涼藥物,就會導致「結胸」,按壓胸部時,會感到心窩處疼痛,這種情況稱為「小結胸」。如果沒有按壓就感到疼痛,並且腹部堅硬,稱為「大結胸」。如果喝水過多,積聚在胸肋之間,沒有發燒,但頭部微微出汗,稱為「水結胸」。如果病人煩躁不安,並且出現結胸症狀,稱為「熱實結胸」;如果沒有發燒,但出現結胸症狀,稱為「寒結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