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天士

《南病別鑑》~ 卷下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)

1. 辨表分寒熱第一

書夜頭疼渾不了"先提清表分";

身熱脈浮邪在表,病症看來似一般,表寒表熱須分曉",點出眉目";

或有汗無汗,汗多少且莫管,只就脈浮中分出兩此綿",是最著眼處";

表寒浮緊或兼弦,表熱浮數兮或兼滑,表長與弦緩,寒者身疼慣怕寒",以上旁證之";

頻求衣被遮溫暖,熱者雖然也畏風,無風便欲開帷幔,寒不渴兮熱或渴,寒舌白苔熱黃澤,寒者口和熱口苦,寒減食兮熱能食,表寒散以辛溫味,表熱辛涼非一例,表寒切勿先消食,惟恐引邪入里去,表熱切忌用辛溫,變成燥熱為難治",以治法為收束"。

白話文:

書夜頭疼渾不了"先提清表分";

晚上頭疼得厲害,要先辨別是表寒還是表熱。

身熱脈浮邪在表,病症看來似一般,表寒表熱須分曉",點出眉目";

身體發熱,脈象浮,邪氣在表,症狀看起來很相似,但表寒和表熱要仔細分辨,才能找到病因。

或有汗無汗,汗多少且莫管,只就脈浮中分出兩此綿",是最著眼處";

患者可能出汗,也可能不出汗,出汗的多少也不必在意,關鍵是要觀察脈象,是浮緊還是浮數,這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地方。

表寒浮緊或兼弦,表熱浮數兮或兼滑,表長與弦緩,寒者身疼慣怕寒",以上旁證之";

表寒的脈象是浮緊,可能兼有弦脈,表熱的脈象是浮數,可能兼有滑脈。表寒的脈象長而緩,患者經常感到身體疼痛,怕冷。以上都是辨別表寒表熱的輔助證據。

頻求衣被遮溫暖,熱者雖然也畏風,無風便欲開帷幔,寒不渴兮熱或渴,寒舌白苔熱黃澤,寒者口和熱口苦,寒減食兮熱能食,表寒散以辛溫味,表熱辛涼非一例,表寒切勿先消食,惟恐引邪入里去,表熱切忌用辛溫,變成燥熱為難治",以治法為收束"。

表寒的人經常需要蓋被子保暖,表熱的人雖然也怕風,但沒風的時候就想把帳幔打開。表寒的人不口渴,表熱的人可能口渴。表寒的人舌苔白,表熱的人舌苔黃。表寒的人嘴巴感到和緩,表熱的人嘴巴感覺苦。表寒的人食慾減退,表熱的人食慾正常。治療表寒要用辛溫的藥物散寒,治療表熱要用辛涼的藥物清熱。表寒的患者不能先用消食藥,以免邪氣入里。表熱的患者不能用辛溫的藥物,以免變成燥熱,更難治療。

2. 辨表分虛寒虛熱第二

頭痛"表也";脈浮,或兼大兼弦,或兼數兼弦;按無力"虛也";表分虛同寒熱別表。若虛寒必惡寒,若進辛溫汗難出;若用辛涼必致汗多而近於亡陽矣。此下言服辛溫之後變象:氣擾翻教,身體麻,或大熱兮,或微熱,胸前微滿且欲嘔,口淡或渴或不渴。表如虛熱口亦淡,必兼微渴,思潤澤。

服過辛涼身反痛。此下是服辛涼後變象:舌形定現微苔色,不論大汗與無汗,但查熱勢加猖獗。兩症皆須補益。來寒加薑桂,宜用桂枝湯加耆術,甚則加人參、干炮姜之類。如血虛無汗加當歸、紅花,和其陰血。熱芩柴,宜柴芩歸芍、耆朮之類,甚則加人參。

白話文:

頭痛是表證;脈象浮,或者又大又弦,或者又數又弦;按壓脈搏沒有力量,這是虛證;表證和虛證,都需要根據寒熱來區分。如果屬於虛寒,病人一定怕冷,如果服用辛溫藥物,汗出困難;如果服用辛涼藥物,就會導致出汗太多,接近亡陽的狀態。

接下來講述服用辛溫藥物後出現的症狀變化:氣機擾亂,翻來覆去睡不著,身體麻木,或者發高燒,或者微微發熱,胸前略微脹滿,還想嘔吐,口淡無味,或者口渴,或者不渴。表證若是虛熱,口也會淡,一定伴隨輕微口渴,想喝潤澤的東西。

服用過辛涼藥物,身體反而疼痛。接下來講述服用辛涼藥物後出現的症狀變化:舌頭形狀一定會出現輕微的苔色,無論出汗多還是不出汗,都要檢查熱勢是否更加猖獗。

這兩種情況都需要補益。如果屬於寒症,要加生薑、桂枝,可以服用桂枝湯,加入黃耆、白朮,情況嚴重就加人參、乾薑之類。如果屬於血虛不出汗,要加當歸、紅花,來滋補陰血。如果屬於熱證,要加黃芩、柴胡,可以服用柴胡桂枝湯,加入黃芩、當歸、芍藥、黃耆、白朮之類,情況嚴重就加人參。

3. 辨裡寒第三

裡寒脈沉緊,或兼緩與遲,惡寒,骨節痛(五字是表證),表症似而非,胸腹滿痛,且欲嘔,或吐,或利,俱有諸,或熱,或不熱,手足指冷厥,喉有冷涎,苔白滑,或如豬腰,或茶褐,此宜桂枝湯去芍加乾薑,裡寒溫補是良方,甚則加桂附,可以復其陽。

白話文:

病人體內寒氣重,脈象沉緊,或兼緩慢,怕冷,骨節疼痛,雖然表面看起來像風寒表症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胸腹脹痛,想要嘔吐,或已經嘔吐,或腹瀉,這些症狀都伴隨出現,有的發熱,有的不發熱。手腳指頭冰冷發麻,喉嚨有冷痰,舌苔白滑,或像豬腰一樣,或呈現茶褐色。這種情況宜服用桂枝湯,去掉芍藥,加入乾薑。溫補裡寒是最好的方法,病情嚴重者可再加桂枝與附子,以恢復陽氣。

4. 辨裡熱第四

裡熱脈沉"主腦";數或緩滑以長,無論其神昏與清,無認其身熱與涼,唇焦齒黑,讝語現舌,短苔黑,或起芒裂破出血,反不渴,飲冷小溲長,或利清水,或便鞭,聲音洪厲,力氣強,狂發登高棄衣走否,且循衣而模床,面目或或不赤,其色垢"即不赤亦面垢";濁如薰黃,此宜芩連石膏類,甚則芒硝與大黃。

白話文:

內熱脈沉,主要影響頭部;脈搏數或緩滑而有力,不論神志昏迷或清醒,身體發熱或冰冷,嘴唇乾裂、牙齒發黑,說胡話、舌頭乾燥發黑、舌苔短而黑,或出現裂紋出血,卻不口渴,喝冷水尿多,或小便清澈,或大便稀薄,聲音洪亮有力氣,狂躁、爬高、脫衣服亂跑,並沿著衣物摸床,臉色可能不紅,但面容看起來很髒,呈現一種暗黃色,這時應該使用黃芩、黃連、石膏等藥物治療,嚴重時可以加用芒硝和大黃。

5. 辨裡虛寒第五

里若虛寒者脈必沉而緩"主腦";微細按無神,救之惟愁晚,手足常四逆,面色青黑黯,渴而不欲飲,但覺口中淡,惟喜極熱湯稍解,胸中滿,或嘔,或吐,或下利,或不便,心下悸,心煩喜躁,不思食,踡臥恍惚,每獨語,舌帶淡墨色,或如豬腰,或糙米,或白苔而潤,或無苔而燥,短縮不能伸,望之萎且稿,理中四逆,急溫之,否則神昏汗脫了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內部虛寒,脈象一定沉緩,這是因為寒邪侵犯了頭部。脈象微弱細小,摸起來沒有力量,救治起來非常著急,要擔心延誤病情。手腳經常出現四肢厥逆,面色青黑黯淡,口渴卻不想喝水,只覺得口中淡而無味,只喜歡喝極熱的湯水才能稍微緩解。胸部滿悶,或者嘔吐,或者腹瀉,或者便秘。心悸不安,心煩意燥,不想吃東西,捲縮著身體,神志恍惚,經常自言自語。舌苔淡而呈墨色,或者像豬腰,或者像糙米,或者白苔潤滑,或者無苔乾燥,舌頭短縮伸展不開。患者看起來萎靡不振,面色蒼白。這時應該使用理中湯、四逆湯等溫熱藥物,緊急救治,否則病人就會神志昏迷、汗出不止而亡。

6. 辨裡虛熱第六

欲知裡虛熱脈沉而數,按無力"主腦";身熱退不淨,口渴神恍惚,與湯測飲之,不與亦不討,有思食來食到便先飽,舌上略覺燥,得湯燥即好,或有微苔,或無苔,或淡紅色"淡紅色香岩行生,用炙甘草湯,謂津傷而氣無化液也,不可用寒涼藥";如桃腮,此為里分少津液,瀉心導赤佐生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想要判斷是否內虛熱,脈象會沉而數,按下去沒有力量,主要反映在頭部;身體發熱退不乾淨,口渴神志恍惚,喝湯測量喝水量,喝了也不覺得渴,也不想喝,想吃東西但吃一點就飽了,舌頭上稍微有點乾燥,喝湯後乾燥症狀就改善,可能舌苔淡薄,也可能沒有舌苔,或是舌頭呈現淡紅色,這時候就要用炙甘草湯,說明津液受損,氣機不足以化生津液,不能用寒涼的藥物;如果出現像桃腮一樣的症狀,說明內分缺少津液,就要用瀉心導赤湯佐以生脈散。

7. 辨假虛寒第七"實熱內伏也"

脈沉細兮,或緩長,出則遲兮,入則疾"主腦";或伏筋骨,按有力"沉實也,本宜下";口中不渴,舌燥短"邪入營,往往不渴,四逆謂熱深,厥亦深";不但身涼且四逆,神昏讙語,口目動,狀若驚風作痙厥,或利清水"熱瀉";可不便解下,或如爛桃色,人事不知,歌且哭,身輕偏自能起立"大證據";或吐蛔蟲,口舌苦辣,小便行時長且赤,此是虛寒假證,現應須解毒和涼膈。

白話文:

脈搏沉細而緩長,外出的時候慢,入的時候快,這表示病在頭部;或脈沉伏在筋骨之間,按下去有力量,說明是實證,應該往下治療;患者口不渴,舌頭乾燥短小,這是邪氣入侵營氣,往往不渴,四逆是指熱邪深在內,厥證也深;不僅身體冰冷而且四逆,神志昏迷胡言亂語,口眼歪斜,像驚風發作痙攣抽搐,或排泄清水狀的糞便;不方便解大便,或大便如爛桃色,神志不清,又哭又笑,身體輕飄但能自己站起來;或吐出蛔蟲,口舌苦辣,小便排泄時時間長而且顏色赤紅,這是虛寒假證,現在應該解毒和涼膈。

8. 辨假實熱第八"虛陽上浮也"

脈浮而大或洪數,無奈按之全不見"主腦";任他熱勞如燎原"浮大洪數卻是熱象,按之不見全是虛證,然邪盛之脈亦有按之不見,教師不可不慎也";真底實板已先現,苔白或黑短不燥,或如豬腰或米糙而目俱赤,為戴陽譫語發狂,手足躁或有汗兮或無汗,從臥只求並中蹈,舌腫唇齒出血,渴飲湯水常不絕,內是真寒外假理中八味合生脈煎成冷飲代茶湯,庶幾虛火歸源,得誤服芩連增躁渴"變成死證";庸醫到此休饒舌。

白話文:

脈搏浮而大,或者又急又快,按下去卻完全感覺不到,這是腦部有問題的徵兆。雖然脈搏浮大急快是熱症的表現,按下去感覺不到又是虛症的表現,但邪氣盛的時候,脈搏也可能按不到,老師們不可不慎啊。如果脈搏真實在而堅硬,舌苔白或黑、短而乾燥,或者像豬腰一樣,或者像米糠一樣粗糙,而且眼睛發紅,這是陽氣虛脫導致神志不清、發狂的表現,手腳躁動,可能出汗也可能不出汗,只能躺在床上,想要翻身卻很困難,舌頭腫大,嘴唇和牙齒出血,口渴想喝水,而且一直喝不停,這是真寒假熱,內虛外熱,要用理中八味合生脈煎成冷飲代替茶水,希望能讓虛火歸位。如果誤服黃芩連翹,反而會加重躁動和口渴,變成絕症。庸醫到此就不要再胡說了。

9. 辨渴第九

渴症須分寒與熱,熱者脈數而口舌"主腦";身熱汗出喜冷飲,或兼湯下百杯可"大證據";此宜花粉與川連加味參同伴白虎。虛寒而渴者,脈必細兼遲,即教洪且大,終是數而虛"主腦";渴喜極熱湯,稍溫便嫌冷,有時思得水"大證據";仍復不能飲,此宜生脈中姜附辛以潤。

又有汗下之後亡津液,生津之品始為得,不宜涼藥不宜溫"生津為主";何況諸多辛與熱"此非口渴乃口乾濁,屬實熱干為虧,當生津如酸甘化陰之類"。

白話文:

口渴的症狀必須區分寒熱,熱渴者脈搏跳動頻繁,口舌乾燥,腦部也會受影響。身體發熱、出汗、喜歡喝冷飲,或是喝很多湯,這些都是熱渴的明顯證據。這種情況適合用花粉、川連等藥材,加上人參,搭配白虎湯來治療。

虛寒而渴者,脈搏細弱且緩慢,即使看似洪大有力,實際上也是虛弱無力。他們喜歡喝極熱的湯,稍微溫一點就覺得冷,有時會非常渴望喝水,這些都是虛寒而渴的明顯證據。但他們往往又喝不下水,這種情況適合用生脈散,加入生薑、附子等辛溫藥物來滋潤。

另外,汗出之後體液流失,就需要滋陰生津的藥物,不適合涼性藥物也不適合溫性藥物,重點是要生津。更何況,很多辛辣和溫熱的藥物,並非針對口渴,而是針對口乾舌燥,屬於實熱乾燥引起的津液虧損,應當服用酸甘化陰類的藥物來滋陰生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