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天士

《南病別鑑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中

2. 濕熱論

濕熱症胸痞發熱,肌肉微痛,始終無汗者,暑邪伏於腠理,內閉。宜六一散一兩,薄荷葉四五分,泡湯調下,即汗解。

濕熱發汗,昔腎有禁,此不微汗之病,必不愈。蓋既有不可汗者大戒,復有得汗始解之治法,臨症者當知所變矣。

濕熱症按法治之,諸症皆退,惟目瞑則驚悸夢惕,餘邪內留,膽氣不舒。宜酒浸郁李仁、薑汁炒棗仁、豬膽皮等味,滑可去著。郁李仁性最滑脫,古人治驚後肝系滯而不下,始終目不瞑者用之,以下肝系而去滯。此濕熱之邪留於膽中,膽為清靜之府,藏而不瀉,是以病去而內留之邪不去,寐則陽氣行陰,膽熱內擾,肝魂不寧,故用郁李仁以泄邪。必用酒浸者,酒入於胃,先走於膽也。棗仁之酸入肝安神,而制以薑汁者,安神而又兼散邪也。用藥至此,乃謂善於驅遺者也。

濕熱症曾開泄下奪者,惡候皆平,獨神思不清,倦語不思食,溺數,唇齒乾,胃氣不輸,肺氣不元,神大虧。宜人參、麥冬、生穀芽、川石斛、木瓜、生甘草、鮮蓮子等味。

開泄下奪,惡候皆平,正亦大傷,故見症多氣虛,此象理合清補元氣,若用泥滯陰藥,去生便遠。

濕熱症四五日,忽大汗出,手足冷,脈細如絲或絕,口渴,莖痛,而起坐自如,神清語亮,乃汗出過多,衛沖外之陽暫亡,濕熱之邪仍結,一時表裡不通,脈故伏,非真陽外脫也。宜五苓散去朮,加滑石、酒淬川連、生地、耆皮等味。

此條脈症,全似亡陽之候,獨於舉動神氣中得其情,噫,此醫之所以貴識見也。

濕熱症發痙,神昏,獨足冷,陰縮,下體外受客寒,仍宜從濕熱治,只用辛溫之品煎湯薰洗。

陰縮為厥陰之外合之足冷,全似虛寒矣,乃諦觀本症,無一屬虛,姑知寒客下體,一時營氣不達,不但症非虛寒,並非上熱下寒之可擬也,仍從濕熱治之,又何疑耶。

濕熱症初起壯熱,口渴,脘悶懊憹,眼讝語濁,邪蒙閉上焦,宜湧泄,用枳殼、桔梗、淡豆豉、生山梔,無汗加葛根。

若病退後,皖中微悶,知飢不食,是餘邪蒙繞上焦,法宜輕散。此則濁邪蒙閉上焦,故懊憹脘悶,欲閉者肺氣不舒也,時讝語者邪逼心胞也。若投輕劑,病必平除。云高者越之,用梔鼓湯湧泄之劑,引胃脘之陽而開心胸之表邪,從吐散一了百當,何快如之。濕熱症經水適來,壯熱口渴,讝語神昏,胸腹痛,或舌無胎,脈滑數,邪陷營分,宜大劑犀角、紫草、茜根、貫仲、連翹、銀花露、鮮石菖蒲等味。熱入血室,不獨婦女,男子亦有之,不但涼血,並須解毒,然必重劑乃可奏功。濕熱症上下失血,或汗血,毒邪深入營分,走竄欲泄,宜大劑犀角、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連翹、紫草、茜根、銀花等味。

熱逼而至上下失血汗血,勢極危而猶不即壞者,以毒從血出,生機在,是大進涼血解毒之劑,以救陰而泄邪,邪解而血自止矣。血止後,須進參耆善後,乃得。

濕熱症七八日,口不渴,聲不出,與飲食亦不卻,默默不語,神熾昏迷,進辛香涼泄,芳香逐穢俱不效者,邪入厥陰,主客渾交,宜仿吳又可三甲散,醉地鱉蟲醋炒。

白話文:

在濕熱病症中,患者感到胸口悶堵、身體微有發燒且肌肉疼痛,但始終不出汗,這是因為暑邪潛伏在肌膚間隙,導致內部閉塞。應使用六一散一兩,搭配四五分的薄荷葉泡製成湯,服用後即可出汗解熱。

在治療濕熱出汗的病症上,過去有禁忌,但此種情況,如果不讓患者微微出汗,病情可能不會好轉。因為雖有不可大量出汗的大戒律,但也有出汗才能痊癒的治療方式,臨牀醫生應該要懂得適時變通。

對於濕熱病症,若按照正確的治療方法,大部分症狀會消退,唯有患者在閉眼休息時會驚悸、做惡夢,這表示殘餘的邪氣仍留在體內,膽氣無法順暢。應使用酒浸泡郁李仁、薑汁炒棗仁、豬膽皮等,利用其滑利特性以去除邪氣。郁李仁的滑利效果極佳,古人用於治療因驚嚇後肝臟系統滯滯不暢、始終無法閉眼的情況。使用郁李仁可幫助肝臟系統排除滯留物。由於膽腑為清淨之地,只藏不瀉,因此即使疾病已去,體內殘留的邪氣仍無法排出。患者在睡眠時,陽氣運行於陰,膽熱內擾,肝魂不安,因此使用郁李仁來泄邪。必須用酒浸泡,因為酒進入胃部後,首先會走向膽。薑汁炒棗仁的酸味能安撫肝臟,安神同時又可以散邪。使用藥物到這種程度,才稱得上是善於驅除殘餘邪氣的高手。

對於曾接受排汗和排便治療的濕熱病症患者,所有不良症狀都已緩解,唯獨精神恍惚、說話乏力、不想吃飯、頻尿、嘴脣和牙齒乾燥,這顯示胃氣無法正常運作,肺氣虛弱,元神大損。應使用人參、麥冬、生穀芽、川石斛、木瓜、生甘草、新鮮蓮子等成分。

排汗和排便治療雖使所有不良症狀都得到緩解,但也對身體造成重大傷害,因此常見氣虛的症狀。此時應採取清補元氣的方式治療,如果使用固滯陰藥,可能會遠離生機。

對於四、五天後突然大汗淋漓,手腳冰冷,脈搏細弱如絲,或甚至摸不到脈搏,口渴、頭痛但能自由坐立,神智清醒,言語清晰的濕熱病症患者,這可能是汗出過多,導致保護身體的陽氣暫時喪失,濕熱邪氣仍然凝結,一時之間表裡不通,因此脈搏隱藏,但並非真正的陽氣外脫。應使用五苓散去掉茯苓,加入滑石、酒淬川連、生地、黃耆皮等成分。

此處的脈象和症狀全都類似陽氣喪失的徵兆,但從患者的動作和神態中,我們可以推斷出真相。這就是醫生需要具備識別能力的原因。

對於出現痙攣、神志不清,腳冰冷、生殖器收縮的濕熱病症患者,這可能是下體受到外部寒冷影響,應繼續以濕熱治療,使用辛溫成分煎煮成湯進行薰洗。

生殖器收縮、腳冰冷的現象,看似是虛寒所致,但仔細觀察,患者並無虛弱症狀。由此可知,這是下體受寒,一時之間營氣無法流通。因此,此症狀不僅不是虛寒,更非上熱下寒,應繼續以濕熱治療,毫無疑問。

對於初期出現高熱、口渴、胸悶、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的濕熱病症患者,這是濁邪遮蔽上焦的症狀,應使用湧吐法,使用枳殼、桔梗、淡豆豉、生山梔等成分。如果沒有出汗,則加入葛根。

若在病癒後,腹部仍有輕微悶脹感,雖有飢餓感卻不想吃飯,這是殘餘邪氣遮蔽上焦的症狀,應使用輕微散熱法,這是濁邪遮蔽上焦的症狀。

胸悶、想閉上眼睛,這是肺氣無法順暢的表現;時常胡言亂語,這是邪氣逼近心包的表現。如果使用輕度藥物,病情必然會緩解。根據「高者越之」的原則,應使用梔鼓湯等湧吐法藥物,將胃脘的陽氣引導出來,打開心胸表面的邪氣,讓邪氣從吐散中完全消除,這樣的效果最快最好。

對於正值月經期間,出現高熱、口渴、胡言亂語、神志不清、胸腹疼痛或舌苔消失、脈搏快速的濕熱病症患者,這是邪氣侵入營分的症狀,應使用大劑量的犀角、紫草、茜根、貫仲、連翹、銀花露、新鮮石菖蒲等成分。熱氣進入血室的情況,不僅發生在女性身上,男性也會出現,治療不僅要涼血,還需解毒,必須使用大劑量藥物才能奏效。

對於上下失血或汗血的濕熱病症患者,這是毒邪深入營分,準備從各處洩漏的症狀,應使用大劑量的犀角、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連翹、紫草、茜根、銀花等成分。

這是因為熱氣逼迫導致上下失血、汗血,病情非常危險,但尚未立即致命,因為毒邪從血液中產生,生命仍在。應大量使用涼血解毒的藥物,以拯救陰氣並排除邪氣,邪氣消除後,出血自然會停止。止血後,應進一步使用人參和黃耆等成分,以確保康復。對於七、八天後,口不渴、不能說話,即使給予飲食也不會拒絕,沉默不語、神智熾烈、昏迷的濕熱病症患者,使用辛香、涼泄、芳香、逐穢等方法都無效,這是邪氣進入厥陰,主客混雜的症狀,應參考吳又可的三甲散,使用醉地鱉蟲、醋炒等成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