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4)

1. 濕毒治法

濕毒者,乃春夏之交,地氣發泄,人身陰氣素虧,不能上濟心火,故有此證。或咽痛,或喉腫不痛,但外腫甚則耳聾,俗名大頭瘟、蝦蟆瘟者,普濟消毒飲去升麻、柴胡,初起再去芩、連。三四日不退,便結者,加黃芩二錢、枳殼二錢。

璜按:此即東醫所謂流行性耳下腺炎。西醫所謂傳染病血蛇症也。春夏之交,流行頗盛,耳下腺焮沖腫起,面貌奇異,兩頰外聳,初起時惡寒戰慄發熱,身體倦怠,食欲缺乏,起嘔吐。初則耳下微腫,繼則咀嚼、開口,亦皆困難,耳下腺漸次腫脹,延至頰部頸項,則面呈異狀,此證西醫謂最危險者,不多見。東醫謂經十日至十四日,可望痊愈,但腫勢開廣,則愈期纏綿。

若腦內欠血,素日嗜酒,腦內微絲脈管,或迴穴為血團閉塞,則發譫語,易致殞命。治法,輕症用輕瀉藥,戒口,患處腫痛,用花士玲以止之。遇略重者,用了刀邊一釐七,水八錢開化,每四點鐘服一滴,加水少許,甚效。遇更重者,用金雞納霜四錢,顛茄膏五釐,和勻為丸十粒,每四點鐘一丸,甚效。

倘有譫語或血薄,與素嗜酒而致者,則以補身之品與麼啡酒、顛茄酒等藥亦佳。外擦以花士玲八錢,加播𣵪酸水五分或三四分和勻,雞毛擦之,日擦三四次,極妙。華醫服方,主普濟消毒飲。

加減普濟消毒飲,方見《溫病條辨》。

白話文:

[濕毒治療方法]

在春季和夏季交接之際,地氣上升,人體內的陰氣如果本來就不足,無法平衡心臟的火氣,就會產生濕毒的症狀。可能出現咽喉疼痛,或是喉嚨腫脹但不疼,嚴重時會導致聽力下降,民間常稱這為「大頭瘟」、「蝦蟆瘟」。在治療上,通常使用普濟消毒飲,但要去除升麻和柴胡成分,在初期甚至還需去掉黃芩和黃連。如果三到四天後病情沒有改善,且開始形成結節,應加入兩錢黃芩和兩錢枳殼。

進一步說明,這就是東洋醫學所說的流行性耳下腺炎,西方醫學則稱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。在春末夏初,這種疾病很常見,主要症狀是耳下的腮腺會發紅、腫脹,使得臉部形狀變得奇怪,兩頰突出。患者在初期會感到寒冷、畏寒、發燒,身體疲憊,食慾減退,甚至嘔吐。耳下腺先會輕微腫脹,然後連咀嚼和開口都變得困難,腮腺逐漸腫脹,蔓延到頰部和頸部,使面部呈現出異常的形狀。西方醫學認為這是極度危險的病症,但實際上並不常見。東洋醫學認為,如果病程持續十到十四天,病人有望康復,但如果腫脹範圍擴大,恢復過程會更長。

如果患者有腦部缺血的問題,平時又喜歡喝酒,那麼腦內的微血管可能會被血塊堵塞,導致胡言亂語,甚至死亡。治療方法上,輕微的病例可以使用輕瀉劑,並限制飲食。對於患處的腫脹和疼痛,可以用花士玲(一種藥物)來緩解。對於稍微嚴重的病例,可以用刀邊一釐七,溶於八錢的水中,每四小時服用一滴,再加少量的水,效果很好。對於更嚴重的病例,可以用四錢的金雞納霜,加上五釐的顛茄膏,混合均勻製成十粒藥丸,每四小時服用一粒,效果非常好。

對於有胡言亂語或貧血,以及因過度飲酒導致的患者,除了使用滋補品,還可以使用嗎啡酒、顛茄酒等藥物,效果也很好。外用方面,可以使用八錢的花士玲,加上五分或三四分的播𣵪酸水,混合均勻後,用雞毛沾取擦拭,每天擦拭三四次,效果極佳。傳統醫學上,主要使用普濟消毒飲作為治療方案。

對於加減普濟消毒飲的具體配方,詳情可參考《溫病條辨》一書。

2. 喉疫治法

陰虛之人易感溫毒,如白喉、赤喉、喉痹、喉蛾、喉風等症,惟有養陰清肺湯最為神妙。惟世人只知白喉忌表,必喉中生白,方敢用此方。殊不知赤腫均可用,以其功能養真陰清肺熱故也。尚有喉痛兼發寒熱,世醫謂之風火喉症。用防風、荊芥、山豆根、射干等類必致更甚。以養陽清肺加連翹、銀花、竹葉心服之,數劑痛熱均除矣。

養陰清肺湯

大生地(二錢),元參(四錢),麥冬(三錢),薄荷(一錢),炒白芍(二錢),粉丹皮(二錢),川貝(二錢),甘草(一錢)

痛勢重者倍用;發熱加連翹、銀花各三錢;火重者加胖大海(一枚)、竹葉心(二錢);大便閉結加枳實(二錢)、黃芩(一錢五分);小便短赤加澤瀉(二錢)、知母(二錢)。

璜按:喉疫乃急性之傳染病也,病情雖有輕重之各別,而傳染菌原為一種,此菌能令咽喉之嫩膜腐爛,發作疼痛,戰慄惡寒,頭部運動疼痛尤甚,按下齶角後部,則見一側或兩側之齶下淋巴腺腫脹,口腔黏液分泌旺盛,患者之聲音每帶鼻聲,檢查喉頭,腫脹潮紅而有汙穢灰白色之被膜,或斑紋,陷入聲管氣管,頸項諸核俱脹,呼吸困難,尿含蛋白,假膜潰爛則頸項益浮腫,呼出臭氣惡穢不堪,尤為重候。到此時機頃刻氣閉而斃矣。

治法近世發明之血清注射法,其效如神。惟過其時期,則難見其效,血清多注射於乳房下,或上腿前面外方之皮下。

注射血清後,須清洗其喉,用撒酸○.五至一.○,水五○○.○為灌洗劑;吸入劑,石灰水、蒸餾水,各一○○.○,上混合一次吸入。

含漱劑,鹽剝一○.○,水四○○.○,水制阿片越○.二,單舍二○.○,上混合為含漱料。

高熱撒曹一.,○至三.○,水一○○.○,單舍一五.○。上每二時服一食匙。

白話文:

[治療喉部疾病的療法]

陰虛的人容易感染溫熱之毒,例如白喉、赤喉、喉痹、喉蛾、喉風等疾病,養陰清肺湯是極為有效的藥方。但常人只知道白喉不能發汗,只有當喉嚨出現白色分泌物時才會使用此方。然而,事實上,紅腫的情況也同樣適用,因為這藥方具有滋補真陰和清熱潤肺的功效。

還有一種情況,喉痛伴隨發燒和畏寒,一般醫生會認為這是風火喉症。如果使用防風、荊芥、山豆根、射干等藥材,反而會使病情加重。應該使用養陰清肺湯,再加入連翹、銀花、竹葉心,服用幾次後,疼痛和發燒的症狀就會消失。

養陰清肺湯的配方如下:

大生地(6克),元參(12克),麥冬(9克),薄荷(3克),炒白芍(6克),粉丹皮(6克),川貝(6克),甘草(3克)

如果疼痛嚴重,藥量應加倍;若發燒,則需加入連翹、銀花各9克;火氣旺盛者,可加入胖大海(1枚)、竹葉心(6克);便祕者,應加入枳實(6克)、黃芩(4.5克);小便色黃量少,則應加入澤瀉(6克)、知母(6克)。

對於喉部疾病,它是一種急性的傳染病,雖然病情的輕重程度不同,但感染的細菌是同一種。這種細菌會導致咽喉的柔軟組織腐爛,引發劇烈的疼痛,畏寒,頭部運動時疼痛更甚。按壓顎後部,可以看到一側或兩側的下顎淋巴腺腫脹,口腔黏液分泌增多,患者的聲音通常帶著鼻音。檢查喉部,會發現喉部腫脹,泛紅,並覆蓋著污穢的灰白色薄膜,或者斑紋,延伸到聲管和氣管,頸部的淋巴結都腫脹,呼吸困難,尿中含有蛋白質。假膜破裂後,頸部會更加腫脹,呼出的氣息惡臭,這是病情危急的跡象。在這個階段,隨時可能因氣道閉塞而死亡。

現代的治療方法是血清注射法,效果神奇。但是,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血清通常注射在乳房下方或大腿前側的皮下。

注射血清後,需要清潔喉部,使用0.5至1.0的撒酸,以及500毫升的水作為灌洗劑;吸入劑則由100毫升的石灰水和100毫升的蒸餾水混合而成。

含漱劑由鹽剝10毫升,400毫升的水,0.2克的水制阿片,以及20毫升的單舍混合而成。

對於高燒,可以使用1至3克的撒曹,加上100毫升的水,以及15毫升的單舍。每兩個小時服用一次一茶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