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瑞甫

《中西溫熱串解》~ 卷三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8)

1. 診腹下手法及驗輕重熱症決死生法

《秘傳》曰:診腹須先分別邪氣及元氣之動,按之浮而強者,邪氣也;沉而強勇而不澀滯者,元氣也。

候腹而動,應手者,大抵邪氣之動也。在鳩尾下、或右脅、或左脅,其動今日有而明日止,或移他處,或靜然止者,是邪氣離去也。遇此證當專補元氣治之。若按之腹勢,無維持之力而柔者,邪氣既去而元氣亦脫也,難治。

動氣止者,邪氣離也,左動轉於右,右動轉於左者,亦邪氣離也。可因邪氣之離,以定其死生吉凶。

凡腹部動氣不收束者,可慮動氣。浮散者屬虛,實者屬濕熱,微細者屬陽虛。能知得腹動者,可謂治術已入其室。

膻中大動,痰火壅盛,滯氣火鬱,或為吐衄之兆,其人必皮膚壯熱。

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所載,知死生之說,大要以脈然,腹候亦有一秘訣:醫按病人之腹,氣海丹田氣張有力,如中有物,是為元氣;氣海丹田不氣張有力者,元氣虛衰也,其病必重。若大病後如此者,必三十日內死。鳩尾下細筋見皮肉離者,必十四五日內死。腹動上迫於肋骨下者,七日死。皆是病中、病後之診也。假令人迎、寸口脈平和者,見此候亦不治。

邪氣祛後,腹之上下、左右平和而壯實者,生;邪氣祛後,脈靜而足下溫者,亦生;邪氣祛後,腹中累累如布袋盛小石者,死;邪氣祛後,腹中虛軟,如無物者,亦死。

璜按:腹診本我國舊法,二十年前東瀛亦頗重之,亦足以助診法所不及。蓋即按摩之遺意也。

小腸壞再歸熱,按其脾部,甚腫大,腰痛,腓腸痛,殆所必發。

璜按:脾部在左脅下,我國舊云肝部者非。

痧疹熱,脾亦多發腫,但多現神經症狀。熱瘧,脾腫尤多。

急性胃炎,胃部疼痛,發熱,嘔吐,腹部現澎滿緊張之感。

急性腹膜炎,惡寒、發熱,下腹劇痛,手壓更痛,嘔、渴、便秘,腹部膨脹。最險者,為膿毒熱侵襲全身。

慢性腹膜炎,嘔吐,便秘,食欲不進,下腹部現漸進之膨脹。觸診時,每觸知其肥厚,及粒粒之軟塊物,熱度為輕度。由結核性者,大抵現日晡潮熱。

白話文:

診斷腹部的手法和判斷輕重熱症以決定生死的方法:

《秘傳》說:診斷腹部,必須先分辨邪氣和元氣的動向。按壓腹部,感覺浮於表面且力道強勁的,是邪氣;感覺沉在裡面且力量強勁、運行順暢不阻滯的,是元氣。

腹部出現搏動,而且按壓時感覺到應手的,大多是邪氣的動向。這種搏動如果出現在鳩尾穴(胸骨下端)下方、或者右邊肋骨下方、或者左邊肋骨下方,它的搏動今天有,明天就消失,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,或者靜止不動,代表邪氣已經離開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專注於補養元氣來治療。如果按壓腹部,感覺腹部軟弱無力,沒有支撐的感覺,表示邪氣已經散去,但元氣也已經耗損,這種情況難以治療。

腹部搏動停止,表示邪氣已經離開。如果搏動從左邊轉到右邊,或者從右邊轉到左邊,也表示邪氣離開。可以根據邪氣是否離開來判斷病情的吉凶。

凡是腹部搏動散亂不收斂的,要擔心病情的加重。搏動感覺浮散的,屬於虛證;搏動感覺充實的,屬於濕熱證;搏動感覺微弱細小的,屬於陽虛證。能夠了解腹部搏動的變化,可以說醫術已經達到一定的境界。

如果胸口(膻中穴)搏動劇烈,表示痰火旺盛、氣機鬱滯、火氣鬱結,或者將要出現吐血、流鼻血的徵兆,這種人一定會皮膚發燙。

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記載判斷生死的方法,主要依據脈象,但腹部檢查也有一個秘訣:醫生按壓病人的腹部,如果感覺氣海穴(肚臍下方)和丹田穴(氣海穴下方)氣機鼓脹有力,好像裡面有東西一樣,這表示元氣充足;如果氣海穴和丹田穴沒有氣機鼓脹有力的感覺,表示元氣虛弱,病情必定嚴重。如果大病之後出現這種情況,病人必定在三十天內死亡。如果在鳩尾穴下方看到細微的筋脈浮現,而且皮肉分離,病人必定在十四五天內死亡。如果腹部搏動向上頂到肋骨下方,病人將在七天內死亡。這些都是在生病期間或者病後的判斷方法。即使人迎脈和寸口脈的脈象平和,出現這些情況也難以治癒。

邪氣祛除之後,腹部上下左右平和充實的,表示病人會好轉;邪氣祛除之後,脈象平和,而且腳底溫暖的,表示病人也會好轉;邪氣祛除之後,腹部感覺累累如布袋裝著小石頭的,表示病人將會死亡;邪氣祛除之後,腹部感覺虛軟無力,好像裡面沒有東西的,表示病人也會死亡。

我認為:腹部診斷本來是我們國家的傳統醫術,二十年前在日本也很受重視,它可以幫助診斷那些脈象無法顯示的疾病。這可以說是按摩醫術的遺留。

小腸疾病痊癒之後,如果再次出現發熱,按壓脾臟部位,會感覺腫大,而且腰痛、小腿肚疼痛,這種情況幾乎是必定會發生的。

我認為:脾臟部位在左邊肋骨下方,我們國家以前說的肝臟部位其實是不對的。

如果因為痧疹發熱,脾臟也大多會腫大,但大多會出現神經方面的症狀。如果是熱瘧,脾臟腫大的情況尤其嚴重。

急性胃炎,會出現胃部疼痛、發熱、嘔吐,腹部感覺脹滿緊繃。

急性腹膜炎,會出現怕冷、發熱、下腹劇痛,按壓時疼痛會加劇,並伴隨嘔吐、口渴、便秘、腹部膨脹。最危險的情況是膿毒熱侵襲全身。

慢性腹膜炎,會出現嘔吐、便秘、食欲不振,下腹部會逐漸膨脹。觸診時,通常可以摸到增厚的部分,以及顆粒狀的軟塊物,體溫會稍微升高。如果是結核性的,大多會出現午後潮熱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