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 (1)

1. 人參紫菀湯

治肺氣不調,咳嗽喘急,久不愈者。

人參,紫菀茸,桂枝,五味子,杏仁,甘草(以上各一錢),縮砂,罌粟殼(去穰,薑製,炒,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烏梅二個,煎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肺氣失調,引起的咳嗽、呼吸急促,而且久治不癒的情況。

使用人參、紫菀絨、桂枝、五味子、杏仁、甘草(以上各一錢),縮砂、罌粟殼(去除內部薄膜,用薑汁炮製後炒過,各二錢)。

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、五片生薑、兩個烏梅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後服用。

2. 五拗湯

治感寒咳嗽,肺氣喘急。

麻黃(不去節),杏仁(不去皮),甘草(生用),荊芥穗,桔梗(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咽喉痛者,煎熟後加朴硝少許。一方去荊芥桔梗,用枳實半夏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感受寒冷引起的咳嗽,以及肺氣喘促的症狀。

藥材組成:麻黃(不去節),杏仁(不去皮),甘草(生用),荊芥穗,桔梗(各二錢)。

服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後服用。若有咽喉疼痛,煎好後可加入少許朴硝。另一個配方是去掉荊芥和桔梗,改用枳實和半夏。

3. 玉液丸

治風壅,化痰涎,利咽膈,清頭目,止咳嗽,除煩熱。

寒水石(煅令赤,出火毒,水飛過,三十兩),半夏(湯洗,為細末),白礬(枯,碾細,各十兩)

上研和勻,用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,用淡生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玉液丸
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邪壅滯、化解痰液、疏通咽喉食道、使頭腦清醒、止咳、消除煩躁發熱。

使用以下藥材:

寒水石(煅燒至紅色,去除火毒,用水淘洗過,取30兩),半夏(用熱水洗過,磨成細末),白礬(燒枯,研磨成細末,各取10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混合,用麵糊調和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30丸,在飯後用淡生薑湯送服。

4. 玉芝丸

治風壅痰實,頭目昏眩,咳嗽聲重,咽膈不利。

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去皮),白礬(枯),天南星(米泔浸,焙),薄荷(以上各三十兩),半夏曲(六十兩)

上為細末,生薑汁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如痰盛燥熱,薄荷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丸叫做玉芝丸,是用來治療因為風邪壅塞、痰液積聚造成的症狀,像是頭暈目眩、咳嗽聲音沉重、喉嚨和胸膈不舒服。

藥方組成有:人參(去除蘆頭)、白茯苓(去除外皮)、白礬(燒過)、天南星(用米泔水浸泡後烘乾)、薄荷(以上各三十兩),還有半夏曲(六十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生薑汁煮過的麵糊混合製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三十顆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如果痰多且有燥熱症狀,則改用薄荷湯送服。

5. 鍾乳補肺湯

治肺氣不足,久年咳嗽,以致皮毛焦枯,唾血腥臭,喘乏不止。

鍾乳粉(碎如米),桑白皮(各二錢),肉桂(去粗皮),白石英(碾末),五味子,款冬花(去梗),紫菀(洗去土),麥門冬(去心),人參(去蘆,各一錢)

上除鍾乳粉白石英同為粗末拌勻,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棗一枚,粳米三十粒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治療肺氣虛弱,導致長期咳嗽,甚至皮膚毛髮乾枯、咳出的痰有血腥味且惡臭、氣喘不止的狀況。

藥材包含:鐘乳粉(磨碎如米粒大小)、桑白皮(各二錢)、肉桂(去除粗皮)、白石英(研磨成粉末)、五味子、款冬花(去除梗)、紫菀(洗去泥土)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)、人參(去除蘆頭,各一錢)。

除了鐘乳粉和白石英,將其他藥材磨成粗末混合均勻,作為一劑。加兩盅水、五片生薑、一顆紅棗、三十粒粳米,煎煮至剩下一盅的量,飯後服用。